6楼肖肖妈
(还是在家好啊)
发表于 2010-4-19 07:46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3#grey 的帖子
入春以来,回龙观社区网“集采地带”里有一个集采项目一直居高不下。集采的对象不是瓷砖或婴儿纸尿裤,而是位于乡下、大约100平方米的一块菜地,以999元的价格得到这块菜地一年的使用权后,就可以自己种菜、自己摘、自己吃。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家庭在位于昌平区白浮村的那片菜地里建起了自己家的菜园子,这些家庭不仅来自回龙观,还有学院路、燕北园的。
记者随后调查发现,现在住在新型小区里的居民流行起了去郊区种菜,把翻地、撒种当成新的健身放松方式,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老人热衷于重拾农耕梦,孩子则被家长带去亲近土地。
上周日,回龙观居民孙兴带着妻子、女儿和岳父母一起开车来到自家菜地———位于昌平区白浮村北京林学会苗圃内的一块二分大小的菜地,为全家人两周前种下去的菠菜、西瓜和草莓浇水施肥。孙兴是和邻居们一起在社区网上“集采”到这块地的。今年春天,北京林学会将闲置的100多亩实验田划分成600多个100平方米见方的耕地,开始分块出租,并为租地的家庭提供工具和有机肥,以及黄瓜、西红柿、草莓、菠菜等种子,另外还有3名农学博士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没想到一下子就租出去100多块。
林学会负责这项业务的张强告诉记者,租菜地的人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城里人,“但不少人连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顶多是他们的父母以前干过农活”。而且,几乎所有家庭都是带着孩子来的。
孙兴的女儿刚5岁,自从两周前跟姥爷一起亲手把青豆的种子撒进土里,这块菜地就成了她的牵挂,一到周末就催父母快去。“我们在菜地里忙活时,她就在一边和泥、抓蚯蚓,玩得可高兴了。”孙兴告诉记者,岳父母年轻时在农村劳动过,退休后闲得慌,一听女婿说可以在乡下租菜地就马上报了名。两位老人每周末搭女婿的车去菜地,平时女儿女婿上班了,就自己坐公交车去,是全家在菜地里最卖力气的。
由于担心有些家庭不能坚持,北京林学会还提供“活期委托”照料菜地的收费服务,但张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人申请这项服务,而且菜地里的第一批菠菜已经快要收获了。
乡下菜地吸引来城里人的并不只这一块。在小汤山的吕各庄村,一位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租下的蔬菜大棚,已经成了她的邻居们每逢周末的度假胜地。这位网名叫“马齿徒增”的博士住在天通苑,每逢她的蔬菜大棚里要播种了,或者有成熟的蔬菜水果要收获了,她就在社区网上发出邀请,请邻居们来一起劳动,每次都得到热烈响应。网友“近邻”已经带儿子童童去三次了。“我跟马齿徒增学了好多知识:胡萝卜的种子要跟沙土混在一起后撒进地里;童童呢,他在那儿第一次看见活的蚯蚓!”“近邻”和天通苑的很多妈妈一样,把去蔬菜大棚劳动当成孩子亲近土地、接受劳动教育的最好机会,“至少他知道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