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学习啦,这么热心的BBMM们。.

TOP

哈哈,谢啦,007。
下周末把“做纸盒”这个游戏在我家开展。.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8-12-4 12:28 发表 \"\"
关于奥数班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现在基本上我们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如果把孩子送到奥数班,这个奥数班仍然是采用跟学校类似的题海战术来教学的话,那么这个奥数班上的就没有意义,反而有害 ...
您理想中的奥数老师找到了吗?? 找到了共享一下啊。我儿子同是3年级。
我是一直想让儿子去学奥数,不为奥赛成绩来学,但,外面的奥数班似乎没目标一致的。
如可能,是否可以找几个不为奥赛成绩而学奥数的同学,再找个老师,没有压力,不为成绩来教。.

TOP

回复 2610#hxy007 的帖子

精彩啊!.

TOP

回复 2708#ccpaging 的帖子

先问个歪题,
如何能将图片发上来?.

TOP

RE:CCAPING 减法算式

昨天小M作业只用半小时做完,我就把这里看来的这道题写在小黑板上给他做。
因为不想让他觉得今天作业做得快,老妈就给加任务。我渲染了气氛, 和他描述了WW网上大家讨论激烈的场面。但没做任何关于题目的提示和引导。
我并用了激将法。
我:“小M,WW网上有位数学专家说他儿子三年级,用了半个小时才把这道题解出来的。我估计你做不出。”
小M同学信以为真,眼睛咕噜直转。但一声不吭,估计是不服气。
大概是激将法起了作用。
小M用不到2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解答如下:



我本来也希望他试算啊,最后引出设未知数的。看他写出答案,我赶紧问:“快给我讲讲,我怎么没看懂?”(说老实话,确实一下子没理解他算式的意思)
他说:“48-8=40, 就是被减数+差=40, 我先给被减数和差一人分一半,就是40÷2=20, 被减数和差相差8,被减数肯定比差大,8÷2=4, 那么20+4=24就是被减数,20-4=16就是差。”
我听他说的也有道理。但想想,如果减数是单数,那怎么能除尽呢?
于是:“我问,那减数如果是7怎么办呢?就不好一分为二了呀!”
小M答:“我也能分,就先给他分半个,再分半个。把半个记在心里。”我没太懂他的意思。

当我还在考虑是否真能分时,小M已经跑去和爸爸下围棋了。我左思右想不对劲,还是发到这个经典的帖子上来。给专家们看看,帮忙分析一下。
小M的解答,似乎和你们的几种解题方法都不匹配,CCAPING & HXY007请帮忙分析小M的解题思路?路子对吗?

由此,我的思考如下:
1.数学学习,条条大路通罗马。结果是对的,说明罗马是到了。至于走哪条路,大概的区别就在于看到的风景不一样吧。
2.每个孩子,确实思路和情况不一样。作为家长,要因势诱导,但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这个能力。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数学专家或教育专家。
3.再想个似乎不该我想的,现在学校的老师为什么就不能承认这样的方法不同?(将下次发帖,说明小M的老师不能容忍孩子方法的改变)
4.盼望能有社会教育机构,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受教育机会。

[ 本帖最后由 xiaomg 于 2009-9-23 14:18 编辑 ].

TOP

回复 2731#ccpaging 的帖子

感激!
和你不光学数学,还学发帖!呵呵。.

TOP

回复 2734#ccpaging 的帖子

虚心接受CCPAGING的建议。
我确实正在为孩子能这么快做出来答案,有点洋洋得意呢。

今晚完成作业,继续讨论。.

TOP

回复 2736#ccpaging 的帖子

拜读了!感触很大:
一切行动,皆由目的使然。
我在用心思考,陪孩子学数学的目的.......

TOP

减法算式,继续

晚8:30,家,小黑板上昨晚写的内容还在。
我想去搞清,小M到底是对这个题是怎么考虑的。

我:“小M啊,妈妈还是要和你学习一下昨天的问题,帮我讲讲吧。”
于是,他兴趣来了。
小M:“你说吧,哪不懂?”非常骄傲,大概是我平时表扬他太多了吧。
我:“48-8=40,这个我认可,没有问题。你昨天告诉我,40就是被减数和差的和,题目里面也没说呀!”
小M:“你看呀!减数是8。”边说边指小黑板上的那句话。“他们3个 加起来是48,扣掉一个,不就剩下2个了吗!”“老妈,你不是在装不懂吧!”(大概我平时在他面前表现得太聪明了!这点也要改。我赶紧让他觉得我理解了。)
我:“OH,OH. 我忘了看第一句话了。那没问题了。“
我又问他,被减数和差为什么就相差8,他又开始怀疑我是懂了装不懂。
讨论一番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此:
被减数和差的和是40,被减数和差相差8。为什么要用40÷2=20,  8÷2=4
小M说:“40÷2=20, 我是先给被减数和差各分一半。然后再把8分一半一半。”
我:“那如果我分,我会把8分成3和5,被减数20+3=23,差20-5=14,这样他们也是相差8呀!”
小M急了:“那可不行,你得必须保证20是被减数和差的中间那个数,你这样分,20就不是他们中间的那个数了。”
我:“那为什么把8分成3和5,20就不是被减数和减数中间的数了呢?20不是也在23和14中间吗?”
小M:“我的意思是说,20应该是被减数和差正中间的数。必须要把8平分,才能平衡。要不然,20就不在正中间了。”

小M是小三,他不知道平均数的概念。他说的正中间,就是平均数?平均数在数射线上就是在2个数的正中间!!
实话实话,我不知道我们的讨论如何继续下去了。

于是,我转移话题:“小M啊,数学上,解决问题都有很多方法的。你想想看,如果不用这个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来做这道题呢?”

小M:“好,我再想个别的办法。”
停顿10秒后。
“我用48÷8“小M似乎很兴奋。
天啊,我听了,真是没方向了。如果是以前,我会马上否定。但这次,学习了专家们的思想。我没有制止他。随便在书架上拿了个本子。说:“给你,写在这上面吧!“
于是,有了下面的答案。


接下来又是一番讨论。.

TOP

减法算式,继续。 1=8?

看见他居然把结果计算出来了,我又快要激动了。
差点忘了CCPAGING的教诲----“不把做题的速度快或者慢作为评价的标准”不把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唯一的标准”。
于是我把激动掩饰起来。
事实是:如果说小M昨天的第一种方法,我有些懂了装不懂。但这次是,我确实是真的不懂。不但不懂他的想法究竟来源于哪,单纯就他列出的算式,我也一点都不理解。
这下好了,我可以做真学生了。
我:“小M,你这是啥意思啊,我怎么一定都没看懂。答案是对了,估计是蒙的吧“
小M:”我的方法就是把数变小,好凑。”
我没说话,因为,不知道如何提问。
他看我没反应,就自顾自地说起来了。
“我先用48÷8=6,就是把8看成一份,一共有6份。6-1=5,剩5份。1就是那个减数8,刚好是1份。被减数和差一起就是5份。2+3=5,被减数还是要比差大吗,所以被减数就是3份,差是2份。”
我努力理解,一言没发。
他再一次强调:“我就是把数变小啊!”
我有一点点理解了,问:“那被减数和减数加在一起是5份,为什么不分成1+4=5呢??”
小M:“你看呀!他们要相差1呀!”一边说,一边把上面算式6-1=5上面的1,用笔圈出来了,把2+3=5上面的2,3也圈出来了。然后说:“这里的1就是那个被减数8呀!”

对于,2×8=16差,3×8=24 被(减数),1×8=8减(数),我就没再问小M为什么了。因为我觉得,他的份的概念表述得已经非常清楚了。
9:00PM了,洗澡睡了。

分享我的2点想法:
1.孩子是不走寻常路的。孩子的思维受的约束确实是少。作为大人的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把8看成一份来解决问题。
2.从此,我一定学着尊重孩子的思维和想法。任何最初看来是多么荒诞不经的想法(48÷8=6,最初在我看来,没任何意义),都可能是一个发现的开始。

思考还有很多,留给我自己慢慢去想吧。.

TOP

回复 2741#ccpaging 的帖子

谢谢指点。
今晚有空,回家继续减法算式。

提到数轴,也就是小一,小二一直学过的数射线。
这到让我想起了以前练习卷里面做过这样的题目。
24和16的中间数是(       )。
难道是受这种问题的启发?倒过来思考,就是知道了中间数,再去找2边的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9-24 13:51 发表 \"\"
  老师,我好像听懂了。
  这么不拘一格的解题思路,小M的老师怎么不会欣赏反而不加容忍涅?到底小M的老师说啥了?
老师什么都没说啥,只是一个红叉叉。老师不能容忍,也是我自己揣测瞎说的。看来我是说重了,一定让别人误解了。我得赶紧去把帖子改了。希望老师能原来我,语文不好,表述不清楚。

无论如何,还是说说我揣测的根据吧。

2年级的时候,学用小棍,小球,组成正方体。
经典的题目是:

(用小球,小棒画一个残缺不全的正方体)

问题是: 缺_____个小球, ______个小棍。

小M老师要求,数出图画上的小球数,假设是A,缺的小球就是8-A; 数出图画上的小球数,假设是B,缺的小棍就是12-B.并要求必须把算式列在图的旁边。
一次,我看小M的考卷,填写数字正确,老师在旁边划了个“×”并用红笔写着“算式呢?“ (注意:题目本身并没有要求列算式,只是老师要求的)
我就问小M,你不用算式,怎么能知道缺几个小球,几个小棍呢?
小M的回答:“我要看的,这就是个立方体,如果图上缺的少,我就把缺的补上。我就知道缺几个了。要不然,那么多小球,小棍,我数得眼睛都花了,还会数错。如果图上画的少,老师的方法还挺好的。”
我一听,当然赞成小M的做法。
于是,小M想了个方法,骗老师。他用自己的方法把缺的小球、小棍数好,填上。然后,倒推个算式,写在旁边给老师看。

看CCPAING说帖子中数哦:“希望Alex能够明白,面对一个数学问题,首先是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

我现在的问题是,小M是否在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数学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