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想学中医\有兴趣参加学中医互助小组的妈妈看过来!

短你了,我也打算下周去看课表的,蒋老师要大吃一惊了,一下过来这麽多旁听的。.

TOP

惭愧惭愧,先学了一点点而已,大家一起学多有劲哪,开心还来不及呢.

TOP

建义大家几个人选同一门课,到时有事不能来上课的,叫同伴录下来,这样容易坚持下去,否则几节课不来,听不懂了更不易坚持,如果大家平时排得出时间的话,平时白天上课容易坚持,想上的是否一起去选课,商量一下.

TOP

同意CHIRISTY,想走近路反而走了远路,先把中心思想的东西学通,才能触类旁同,否则越搞越糊涂,个人以为入门看黄帝内经和易经都不太合适,因为偶也看过,越看越糊涂,除非悟性极高,真是不希望筒子们把偶兜的圈子再兜一遍.

TOP

哈哈不好意思,其实学中基就是学一个工具,就是你说的桥梁,其他桥梁我还不知道:),(很想知道哎,小房间快点开出来),让专家先用浅显的语言把中医这个庞大深奥的体系简介一下,否则一下子看经典,又是古文,又是中医理论,不把你看个一头雾水才怪。后面会有《医古文》,《经典导读》等课,可以引导道读经典的路上,上学期我选了《医古文》,满有意思的,可惜有事缺了不少课,关于经典的重要我是非常赞同的,只是偶们现在看不懂啊,学这个真的很花时间,好在日积月累,没有功利目地,没有压力。
也许,如果有老师专讲经典也不错,不过蒋老师哪里没有.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uomuyao at 2005/8/29 12:59:
中医基础书里面有张表格,就是五行五色五味及其其他对应的五脏及其他,大家可以先把这个背出来,以后用的时候对应起来很方便也非常实用,大家先弄清楚自己学中医是需要什么,我把讲座表弄好发给大家反正不化钱,听听无妨 ...
这位BB或MM是专业人事哎,多多指教,讲得有道理,课表给我们看看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