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雍福会》

《雍福会》





来到雍福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只有半车宽的大门,并不显眼的红墙灰瓦毫不招摇,墙上写着不大不小的“雍福会”三个字和The Yongfoo Elite的英文名,正楷字与英文摆在一起,已经在告诉访客,这是个中西合璧的场所。下方的浮雕是中国古代常出现的“蝙蝠莲花图”,“蝠”与“福”同音,因此蝙蝠在我国文化中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而莲花也是传统的吉祥图案。大门旁边还有个老上海风情的招牌迎风招展。还未进门,低调、古典与时尚的奢华感已经迎面扑来。

穿过锈迹斑斑的绿色铁栅门,沿着一条小径走进雍福会,两侧栽种的冬青和松柏把院内景致遮的严严实实。走出小径,一棵巨大的雪松昂然而立,由于快要到圣诞节,树上挂了许多银色的铃铛和彩带,显得很漂亮。后来与汪先生聊天时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在雍福会,树的栽种要看属性,一草一木均渗透着古今、东西各异的文化气质。


雍福会的主楼就在旁边,是个典型的上海老洋房,小小的入口依旧低调,像是到了旧上海某大户人家的公馆。正门上匾额写着“聚德堂”,意为德才兼备德在先。推门而入,湖蓝色的雕花墙布与上方的铜制西式顶灯发出的黄色光晕让这个不大的门厅充满奢华的味道。门厅左边有一个壁炉,壁炉上方则是匾额,上面是刘墉的真迹“履无咎盦”,意为放松一下,自由自在。匾下放着清乾隆十七年吉日造的香炉。经过西式吧台,转向左边,就到了一楼的主用餐区域。

[ 本帖最后由 小猫宝宝 于 2010-3-12 12:58 编辑 ].

TOP

甬道的尽头是一幢西班牙风格的两层洋房,没有看出什么其他的特别,只是惊讶,怎么在这样的外国建筑的门楣上,居然挂了一幅中国的匾额,上书“聚德堂”三个字,似乎还那么贴切,合情合理。

    进得门去,在一座典型的西洋壁炉前,安置着一个大圆桌,这是让等座的客人休息的,黑漆剥落的圆桌,黑漆剥落的椅子,在幽暗的光线下试图还原古老的日子。壁炉上方挂着的是刘墉的题刻:“履无咎盦”,在这里落座,你会体验到大户人家拘谨的时光。

    藏身在偏僻的永福路上,两旁古木参天。雍福会主楼,原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座两层楼老式洋房,也就当年英国领事馆旧址。几经辗转,最后在一个名叫汪兴政的名士手上精心策划重建,才有了今天的全新模样,俨然已成为一家博物馆式的高档花园餐厅。

    第一眼看见雍福会,一位来自华尔街美国富商忍不住惊叹:“它正是我想像中会在上海找到的东西!”

.

TOP

说起上海本帮菜到了如今,演变成海派上海菜(改良上海菜)和按老法做的经典上海菜,也叫“本帮菜”或者“传菜”。老上海都知道上世纪初,“传菜”最有名的大师傅叫陈伯荣。
雍福会的总厨丁永强就是陈伯荣的弟子。
.

TOP

雍福会的庭院就是金木水火土的聚合:金——长廊墙壁上的金箔;木——庭院里的参天古木;水——鱼池;火——水帘后的烛火;土——庭院的草地。。。
这五个元素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为了创造出五行生生相克的感觉。水帘后的烛火又引出了“水火相容”的概念,意思就是在雍福会,即便是最不和谐的元素也能相安无事。

在雍福会可以吃到上海顶有名的炒咸菜
更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自酿酱油
真的
勿相信么去吃吃看就晓得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猫宝宝 于 2010-1-27 17:33 编辑 ].

TOP

门厅走廊匾额“履无咎(庵)”是乾隆年间刘墉所书,
字苍劲清俊。匾下清乾隆十七年吉日造的香炉咋一看颇似现代浴缸。千万别以为是台湾作家画家哈~

一楼大堂对联“东鲁雅言诗书达礼;西京明训孝弟力田”上的字都是用琉璃烧制而成,然后镶嵌在压缩板上,行书间的细小连笔都没有一根断开。
一楼到二楼楼道口对联“蟠桃已结瑶池路,玉树交联阆苑香”乃一贺寿联,出于清代,专献给大户人家的主人。。。。


出门有大水缸,流动的水取上海话中“财”的口彩。水缸另一边的舞台“六艺堂”值得一看。有二看,一是在主楼的二楼阳台远眺,清代长廊、木雕饰顶、清书法家杨逸的墨迹尽收眼底,看长廊后面围墙外的建筑就如同自家的风景,感慨于“借他人景为自己景”的妙处;
二是近观细节,那条长廊从浙江东阳像积木一样,拆下来,每一个构件写上编号,耗上半年时间,在上海重新组装。红色大门原为某宗族祠堂之门,与长廊相配让人有推门观景之欲,门两侧有金色墙壁纹枝蔓图案,大富大贵之相。紧接着西藏风格的布墙。

真是无处不风景的饭店呀。。。。

六艺堂侧是菜香书屋,“三味”太少,又用得烂了,不如取个“菜香”,倒也质朴可爱。
说是书屋,却独独少书,不过别急。细细看来有不少好东西。
上世纪60年代的Gucci绿色真皮沙发,清代圆八仙桌红色桌布,一对明“福禄寿”太师椅,明二进小姐闺床,绘有红楼故事的木门……这么些东西,拆开看样样精品,拼在这菜香书屋,也竟相安无事。据说一些在上海二三十年代生活过的“老克勒”坐在壁炉边大赞有“回到当年”之感。当年的上海到底什么样,我们无法追回,但是至少能够体会,主人这份设计的精巧。其实原本,追求的就是感觉,还原的也只是感觉。

这就是我们喜欢的上海的味道,难以还原却耿耿于怀的老上海的味道。。。

.

TOP

回复 7#ROBYN 的帖子

还可以
侬买件衣裳的价钿
但是味道好,腔调浓。。。.

TOP

回复 11#ROBYN 的帖子

勿要搞好哇
凡是刚上海话的,没会员卡也可以进去的
7饭呀,有啥好神秘来西啊.

TOP

冬天坐勒外头晒晒太阳
.

TOP

夏天嘎么,要坐到里头去匍空调
否则么猛子忒接滚来~

.

TOP

回复 13#ROBYN 的帖子

侬上趟刚的喜欢草头圈子,拧家做的勿够红,红的又忒咸
有机会尝尝递家人家的
好酱油做的圈子,米道是勿大一样的~

一份草头圈子,配一份上汤芦笋,再来份枣泥饼,一份两面黄
吃到米道吃了环境,价钿还是可以的。
真的点了老西多,吃勿忒,还要8管家抢白一句,忒没劲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uixuet 于 2010-3-10 17:30 发表 \"\"
伊艾乘机港,侬炒菜额米道老早就超古饭店来。
个记彻底么戏唱了
确实,我也越来越喜欢在屋里厢7饭了,受小R同学的影响,外头。。。危险来西个
搞得我是面包蛋糕天天做,小菜自家烧,撒度的~.

TOP

回复 60#甦 的帖子

侬推荐的我一定要去7的
而且我自家是做勿来本帮菜的,云妈晓得的,我的红菜做勿红,只红烧排骨就成了红“少”排骨。。。嘻~.

TOP

回复 62#甦 的帖子

感动色忒我了。。。
其实呀,侬帮阿拉定一只火车车厢位置,我就老开心了~
从车厢向房子看好象比从大玻璃向车厢看,感觉好,大概是朝向的关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