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三顺
(没有心情就是好心情)
发表于 2007-10-6 21:15
显示全部帖子
借楼主的帖子汇聚一下日本行见闻思点滴录供大家参考,不知您是否觉得被打扰?:)
事先声明:我的观点也未必全正确。我说“好”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没看到“不好”的一面;我说“不好”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没看到“好”的一面。但只有无数个体视野中的点滴“真实”才能汇集成概率上、整体上的“真实”。
*出国参展、出国考察有没有必要?
出国参展能够拓宽外销,对于外向型的企业是很重要的。德国法兰克福礼品展每年都是一席难求。政府一直鼓励企业出国参展,财政补贴力度很大。
华交会大阪展目前知名度还不高,人气还不旺,但它是第一个正式的、中国主办在境外的展览,还是很不容易的,很有意义的。2006年是第1届,2007年是第2届,以后可能改成每2年1届。
[花絮:每次撤展时,也是比较杂乱的时候。在国内,为了防止展品的丢失,都要凭“出门证”出门。可是在大阪,无需这手续;而且低价展品运回去不合算,所以经常就随便处理了(也有一老板,扔了一展台的没什么秘密的自带展品,倒跑到日本超市买了10万日元的样品回去研究)!这时会有人专门来占展品,推着带多层搁架的移动小货车,那架势还真够专业的!都是留日华人,深谙此道。
楚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孔子曰:“人失弓,人得之”;老子曰:“失弓,得之”。仍存在于天地之间,何必在乎谁得了呢?经过收展品者的收集、分拣和转售,能减少资源浪费。]
出国考察也是很有必要的。尽量全方位地体察目的国的国计民生、风土人情,对日后正确的决策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政府组织、企业出资的这种,更是无可指摘。
窃以为:靖国神社也可以去看看的,但千万不能参拜,也不能以官方身份。赌场和红灯区也可以去体察一下的,但千万不该用公款,而且最好是白天正儿八经地公务洽谈,晚上的业余时间去看看。
*概述日本(非宣传帖。抵制日货和“决不去那地方”的同胞可以略过该篇,“那地方”的风景也确实比不上咱中国):
日本,正式名称为日本国,一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西临朝鲜半岛和日本海,东面则是太平洋。“日本”这个词的名字意思是“朝阳升起的地方”,而不是......
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徙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
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行政区划上,日本被划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
北海道 (1) - 北海道
本州 (34)
东北 - 青森县 - 岩手县 - 宫城县 - 秋田县 - 山形县 - 福岛县
关东 - 茨城县 - 枥木县 - 群马县 - 埼玉县 - 千叶县 - 东京都 - 神奈川县
中部
甲信越 - 山梨县 - 长野县 - 新潟县
北陆 - 富山县 - 石川县 - 福井县
东海 - 岐阜县 - 爱知县 - 三重县 - 静冈县
近畿 - 滋贺县 - 京都府 - 大阪府 - 兵库县 - 奈良县 - 和歌山县
中国 - 鸟取县 - 岛根县 - 冈山县 - 广岛县 - 山口县
四国 (4) - 徳岛县 - 香川县 - 爱媛县 - 高知县
九州 (8) - 福冈县 - 佐贺县 - 长崎县 - 熊本县 - 大分县 - 宫崎县 - 鹿儿岛县 - 冲绳县
这么着说吧:日本的国土大约中国的1/25,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人口2006年约1.27亿人(预计2050年降为9千多万人,那是后话了)。
但是通常你比较中日两国的主要城市,你会觉得日本很安静、中国很拥挤。中国的人口不就是日本的10倍左右吗?可是中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密集分布于东部地区了!
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通常被认为是“死火山”。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
福乎?祸乎?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日本的岛屿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三月至四月是春季,五月至九月初是夏季,九月至十一月是秋季,十一月底至二月是冬季。盛夏至初秋常受台风侵袭。
*我眼中的经济发达国家:
经济总量比较大;
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较均衡(以此为标准,中东产油国家虽然富得流油,也称不上经济发达国家!);
生产技术力比较先进;
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第三产业比较发达,而且服务收费还不是廉价的。如泰国旅游地区的服务产业也比较发达,但总是看游客脸色的味道,所以搭不上发达国家的边。
*妄评中日国民性:
日本民族是一个忧郁的民族。日本人最喜欢樱花,因为花开时极美丽、绚烂,可是,没几天,花瓣就凋零如落英缤纷。睹此美景转瞬即逝,很多日本人在每年4月份都会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有个专用词叫啥?我忘了。
我想,可能因日本地震、台风、火山什么的自然灾害很多,过去人抗争自然的能力很弱,所以被自然灾害折磨得七零八落时,岂不是永远觉得朝不保夕而心生悲哀?
另一方面,日本民族(他们自称“大和民族”)的性格也有“坚忍”的一面。“大和魂”、“武士道”之类大家都耳闻过的。而古代一些凶悍的矮脚流寇流窜到我国沿海,烧杀劫掠,在我国古代就称为”倭寇“。
现代,撇开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不说,前首相小泉比较强悍,但在日本民众中的声望是很好的,至今余威犹在,因为他在任时把日本的经济带上去了;而安倍首相9月12日突然辞职,语焉不详。人是一直很虚弱,吃稀饭、打点滴,可是民众很不能理解他的作为。他辞职后第三天起,就没人去医院探望他了!
现如今,日本人对自然灾害基本上应付自如,国力也很强盛,所以日本的年轻一代大多很开朗、友好!而且,他们现在个头也很高了,吃牛奶吃的:)。大多数日本年青人不知道本国首相是谁,可是对世界上的几个独裁者,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毛泽东等,反而耳熟能详。
当然,他们现在又有一个噩梦了:全球温暖化!每天放个公益片:全球变暖了,海水上涨了,婴儿摇篮都漂在洋面上了!
所以这迫使着这个岛国上的民族对环境很负责。树是不砍的,生活崇尚简朴、不浪费。以前一直以为“日本人要求高”,其实他们的“要求高”是指一定要达到标准,产品一定要合用,而不是不必要的奢靡!日本的产品质量很好,外观很雅致,可是并未浪费资源在过度的包装上!而你们看看中国以前的“天价月饼”,过度包装到骇人的程度了!
中国过去以”天朝之国“自居,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任潮起潮落,什么满清灭明啊,什么日寇入侵八年啊,最终还是消融了入侵力量,我自岿然不动。所以中华民族的哲学和道,不是一般外族人以”术“所能攻克得了的;当然,现在中国很多事还是很让人着急的。
有些中国朋友与日本人打交道多了,觉得日本人很虚伪、口蜜腹剑,也许是对了一部分。因为跑出来做商贸、做投资的日本人总是人精,是些想法比较多的人,而大多数日本老百姓确实是很谦恭有礼,大多数不是装的,而是本性使然。他们在这个岛国上休戚与共,对别人的服务总觉得应该表示衷心的尊重和感谢。当然,对日本人了解比较深的人说,日本人最会反省,几乎每天反省,但他们反省的目的是如何超越别人、以保证自己不再败!
日本各行各业都很职业化,着装整齐,尽职尽守,感觉每个人都是日本这个社会机器的一个铆钉一样。他们做事很认真,所以产品制作很精细,这是举世公认的。
中国商品经济以来,很多中国人“私我”急剧膨胀,社会责任是摆在第二位的,能有点社会良知已属不错了。
中国人的一句口头禅是“马马虎虎”,有点模糊学的味道。模糊学有时是要得的,但泛化了就要不得了。日本的基础设施设计科学、结实耐用;中国的设施是装上去马相很好、坏得很快,于是敲掉重装,周而复始。
另外,一个小例子就是: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的玩具大多是粗劣的,大人们不以为然:小孩的玩具嘛,玩玩就扔了,讲究个啥?可是人家日本孩子从小玩的就大多是质量很好的玩具!从小就潜仪默化地要求高质量了!
我认为,我们中国人是比日本人更有创造性的,可是千万别用在“小聪明”上!
现在,有些中国人贼胆大,有毒食品啊、假药啊什么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国人活得好没有安全感!可是在日本,吃东西吃出问题真地可以找店家的!所以日本人做事很规矩!再比如说,产地是中国,他决不会骗你是日本,他最多使个小花招就是MADE IN JAPAN印大点,MADE IN CHINA印小点、印隐蔽点!
在日本,也很安全。你的相机放在餐桌上跑开去,再回来,它还在那里;你的行李放在大堂底楼,你放心,第二天它仍在那里,没人拿。也许,我们是花了很多资源去防范犯罪,而发达国家是严在惩戒犯罪!四两拨千斤!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的淳朴古风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我们人人努力。
*游:
首先,只有春季和深秋自然风景才能好点。4月看樱花烂漫,10月份起看秋叶斑斓?
虽然日本有近70%的林地,而且他们基本不砍伐本土的树木,所耗用的大量木筷、木碗等基本从中国进口(足见日本的自私,可是中国人也一直肯为了几个小钱砍自己的树木呀!),但树林总是绿森森的,不见新绿,非常单调,而且树木一般胳膊粗吧,古木并不是很多的。
所以9月初的绿森森让我看得发闷,我甚至疑问他们有没有“间伐”这一说。9月7号的台风好像帮了点忙,台风扫经处,几层楼高的树木成片倒下,部分道路也变得很危险,被封闭了,给交通也增加了很大的麻烦。呵呵。
日本大多数草木是疏于修剪的,路边、河道边经常是杂草丛生,不知是从他们的审美来看是野趣呢,还是缺乏人力?当然,有个度,就是不横曳到路上。所以,并无实质上的不良影响,很经济、很省人力哦,只是看着荒凉。东京都内草木是普遍精心修剪着的。
而且日本平时很少看见花,大概还是因为花比较难伺弄?
所以日本的景色一般较显凝重。而中国的自然风景更壮丽!更变幻多姿!
并且,在日本,一般游客总是被远远地隔离在景物精华的外面!无论自然景物还是人文景观,那还有什么大意思?不过,人家那保护自家“宝贝”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温泉泡泡是很舒服的,一直有滚烫的活水进出,体质一般的泡个一刻钟就快晕汤了。不过有的温泉旅馆是将温泉水引到楼上的,我的最理想的境界是露天而浴,一边是温泉水汽腾腾,一边是周边群山环翠,呵呵。
咱中国也有很多很好的温泉,不是吗?咱们开发得好一点,泡温泉不一定非要跑日本。
*食:
在日本,餐饮所占费用比例还是不小的。上班族一般一顿花个1200能吃个饱;花个2000日元就能吃得过得去了,有很多选择;而盖交饭(日语写不出来,就是读做“DONG”的),最差的600日元也有,不过很难碰到哎(而日本小餐馆普遍地常年招工,一般800~900日元/小时的薪酬)!哦,麦当劳汉堡套餐只要290日元!
如果自己烧饭,大约2000日元/天能应付过去了。日本的鸡制品、内脏、海鱼的头买来很便宜的,而内河鱼基本没人吃!
不过,日本的男人,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大多数人是在小酒馆里三五成群地小酌到很晚才回家的。这无疑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也加强了日本人同事间、朋友间的联系,无怪乎日本人的企业归属感很强、团队意识很强:)
大阪的特色小吃是章鱼烧;
京都的果子,即面或糯米制的各色点心,也久负盛名!
而日本的餐饮精华我认为是鱼生、寿司!鱼生是厚厚的,绝不如国内的、异化了后的是薄薄的一片!口感清新回甘,而且吃了绝不会闹肚子,因为是海鱼,而且质量有严格的控制!
日本的蔬菜和水果比较贵的,水果经常就是糖水水果,极腻味(其实他们有的地区本土产的水果,如葡萄、桃子什么也很好吃,但大概很难覆盖全日本吧);蔬菜品质很好,白菜什么的清脆可口,能嚼出菜蔬的天然风味!
日本料理就是花色繁多,每样就一点点,色、形、味皆追求极致!我最腻里面的“天妇罗”,一片菜叶、一片茄子、一片洋葱,单独地裹着什么炸得金黄的,摆在小碟里当然好看、不走形!乡人说:稻草在油里炸过也好吃呢!可是,现在的健康饮食观念不是“非油炸”吗?:)
日本的豆腐比国内的内酯豆腐细腻、紧致一点,是冰在冰水、冰块里的!一大早就那么冰冷地吃,就着酱油。日本的酱油也很好。而中国,古老的酿造技术不知绵延了多少年,如果用良心去做,难道会做得不如日本吗?
纳豆也尝试了,据说极营养啊!那粘稠的丝能拉几十厘米而不断!那味道呢,好象没有打倒我;不过,我也没有为了营养再尝第二次。
日本人早上就吃干饭,粥是给体弱或生病的人专备的。可能,以前爬山路肚里没点干货是不行的呢!:)
*住:
同样是标间,东武酒店比新大谷酒店房间小一点,也许是东京地价更贵吧?也不影响使用,并且设施上东武更新些。我个人更喜欢东武,因为上网费是500日元/天,而新大谷是840日元/天。
和式旅馆(塌塌米)也住过一晚,体验了传统和式建筑的素朴(空间非常节约)。日本人爱清洁也许和以前睡塌塌米有关吧?进门就是塌塌米,是自己的床铺呢!
日航丰桥店也住过,有点陈旧、不洁。是否航空公司的连锁酒店都不太好?缺少竞争呢?丰桥那地方相对较偏,居民无论男女,均面色黧黑、表情木呐、嘴唇厚而上翻,很呆头呆脑的山民样子。听说,有些中国姑娘嫁给日本偏远地方的农民,照我看,丰桥这地方的人种真是不够好看呢!和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时尚男女差之甚远。
日本酒店一般无论级别高低,设施都比较齐备。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细节有:衣柜、鞋柜内都有活性碳片之类的吸除异味;房间内自设电子闹铃和准时打进来的自动电话闹铃,确保了客人不会误点、误事;洗手间内电话、广播、背景音乐都接入了(东武的洗手间内音乐效果超好)......我觉得这些基础设施要到位,这样客人才感觉方便、有帮助。国内很多酒店装潢很豪华,却经常没有贴心地考虑到客人的实际需要。
一般规律:太旧的酒店容易有不洁感,所以酒店隔几年就须重新内装过,这样客人感觉才好点。
*行:
长途交通应该首选新干线(高速铁路);但很多观光客行李比较粗笨,不便乘新干线,所以不得不乘旅游大巴走高速公路(日本人自己戏称为“常速公路”。我看,通常也不拥挤的,但日本司机开车比较谨慎),通常所花的时间是乘新干线的双倍,而且有时因灾害天气会有更长时间的延误。
高速公路沿路的服务站和国内规模差不多,里面设施也很完备,甚至有卖彩票的。我想提一下日本公共场所中的卫浴系统。首先,龙头全是感应式,而且很灵光(中国和谐号动车上的感应龙头好像不大灵光);厕位布局很合理,考虑到种种需要:年轻的母亲带进小男孩的,或带进需要抱着的幼儿的......都有不同类型的厕位,确实很方便无忧。
东京、大阪市内都地铁交错纵横,出行很方便。
日本摩托允许双载大概几年了?当时开禁时,哈雷族(不是“飞车族")很高兴,第一次载上心爱的爱人在夜晚的高速上狂奔,让爱人分享飞车的乐趣。
另一个我比较惊讶的是:日本地价最贵的地方 - 银座大街上,旅游巴士允许停留,甚至是长时间的!是2x2的车道,即使2边各有1车道断续地停着旅游巴士,剩下的各1车道仍然在有序地通行,并没有堵起来!因为没有争抢!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中国搞的是步行街,可是跟步行街相交的横马路没办法不通车呀!
*商:
京都:果子
东京秋叶原:电器
台场:适合于日本小白领的销品茂
浅草寺前街:买些小东东
新宿:比较嘻皮的地方,不过药妆店很多
银座:日本最贵的地标地带,其实也不过尔尔。Haier的广告也做到了银座
另外,各景点的纪念品都工艺不错,定价也合理,游人一冲动就有了购物的欲望。而国内在旅游品市场上有质量粗陋、定价畸高的现象。
日本的消费税是5%,只有境外客凭护照可以在免税店办理免税(消费一万日元起办)。
* 娱:
歌舞伎表演和相扑在日本相当于“国技”了,自然有可圈点之处。
电视真人秀节目有时投资好像蛮大的,有时也比较出格,恶作剧得别人哭笑不得。
棒球好象也是日本国民普遍喜爱的一项运动。大阪和东京市民的互相不屑,有点类似于中国上海人和北京人的互相掐架。如果一个家庭是大阪女人和东京男人的组合,又都是棒球爱好者,那么一个是阪神队的拥趸,一个是巨人队的拥趸,则平时温和相处的一对儿很可能在看这俩队比赛时翻脸相向呢!:)
阪神队难得战胜巨人队的那次,大阪市民高兴万分,平时衣冠整齐的那些先生们有的西服仍在身,高呼“万岁,阪神队万岁!”从桥上跳进道冢川中!道冢川水本来有点污染了,据说大阪市政府准备治理这条河,为的是让那些先生们下次能跳进干净的水中。这当然是笑谈了。
我有次看到影剧院门口,众多年轻的追星族在兴奋地等候他们喜爱的明星出来。剧院的工作人员中有三、俩帅小伙儿以一种欣赏热情民众的态度彬彬有礼、满面微笑地适当地维持着秩序。队伍虽不能像部队阵列一样,可是还是像队伍的,比较有秩序。再想想国内,娱乐界人士一方面离不开追星族的支持,一方面又视他们如洪水猛兽,推搡,紧张、戒备的眼神令追星的过程多了几分不应有的不愉快。
所以,中国娱乐界的人士和追星族的素质还应更高一点,这样大家才能享受到更多愉快。
感觉日本民众参与户外运动和体育运动比较多。中国现在中小学的身体素质教育还是陆续在提高的,老年人锻炼的也比较多,但中青年忙于工作,普遍透支着身体。虽然现在不再是尚武的时代,但是,我们绝不要做“东亚病夫”!
*衣:
不太讲究的话,你关注一般的品牌服饰,你会发现:同样的衣饰,可能在发展中的中国标价还要比在发达国家的标价高!
日本近80%的日用服饰来自中国,所以很多人已经不看是否是MADE IN CHINA的了,只问自己喜不喜欢?
*点滴回顾告一段落。不会为旅游再去了,不过也许会为赚钱而再去。.
附件
-
大阪城.jpg
(153.98 KB)
-
2007-10-6 21:15
-
天守阁.jpg
(120.52 KB)
-
2007-10-6 21:15
-
日本_京都_金阁寺.jpg
(177.33 KB)
-
2007-10-6 21:15
-
日本_富士箱根伊豆公园_大涌谷.jpg
(121.49 KB)
-
2007-10-6 21:15
-
日本_富士箱根伊豆公园_芦之湖畔.jpg
(108.91 KB)
-
2007-10-6 21:15
-
日本_东京_皇宫外.jpg
(126.15 KB)
-
2007-10-6 21:15
-
日本_东京_皇城二重桥外.jpg
(122.56 KB)
-
2007-10-6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