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楼lulisa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7-1-27 19:30
显示全部帖子
转载
---女儿学琴历程
女儿四岁半,学琴已半年,半年前,我和她爸爸在果果该学什么乐器的问题上考虑再三,觉得刚琴的造价太高,且没地方放,还是小提琴比较经济,又可以随身携带,于是“异想天开”地给女儿报了班,从此刚满四岁女儿便踏上了这条艰苦的“不归”路。说“不归”是因为我了解自己既然决定让她学就不会放弃,果果一岁多时我教她的第一个成语就是“半途而废和有始有终”。后来我常想,一个孩子,一个生命在诞生之后,到底是谁来决定她(他)的命运,安排她(他)的一生呢,人常说命运是由自己把握的,可实际上父母却在根本上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区性带女儿上课的第一天,我问老师小提琴是不是很难学,因为对于我和她爸爸而言,不论是小提琴还是刚琴,我们的了解都只限于电视和一些音乐会上的观看,我是个非常喜爱音乐的人,但却不懂音乐,只是固执的认为一个人懂得音乐生活会更快乐。老师说小提琴是乐器里最难的一种,我听了心里咯蹬一下,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对乐器多了解一些就轻率的决定。但又安慰自己别人能学好的我女儿一定能,只要我做 多努力就是了。于是开始认真的带果果学琴,练琴,从每天5分钟开始,到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果果的拉琴噪音每天对我的折磨与日剧增,而我的耐心却与日剧减,教训她的声音从心平气和到历声喝斥,每次训完她我心里都会很自责,觉得我们强迫她做这么艰苦的事情,而孩子却没有任何选择或反抗的能力。这到底是应该还是不应该?但我又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让孩子觉得这件事太难或做不好就不做了,这样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会有不好的影响,于是我告诉果果(实际上是在安慰自己)“要坚持,做事情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有好的结果”,果果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她就会跟我说“妈妈我都出汗了手都酸了可是我还在坚持”,每当这时,我心里都有一丝丝的难受,但是我只能亲亲她,夸她真棒。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一手拉着女儿温暖的小手走,一手提着小提琴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对她说“果果你一定要好好的练琴,将来长大了,在你孤独的时候,快乐的时候,都可以自己拉出好听的音乐陪伴你,多好。”果果天真地抬起小脑袋望着我说“妈妈,在我孤独的时候要是忘记带小提琴怎么办呀?”我说没关系,只要你心里有一把琴就会快乐。
春节后,我给果果找了个一对一的老师,上过两节课后,老师说果果的悟性非常好,是难得的好苗子,嘱咐我要好好培养,我倍受鼓舞,对果果的要求也更严格,练琴的时间也由半个小时逐渐增加到一个小时,果果开始磨磨蹭蹭的讲条件,有时甚至边拉边眼泪汪汪,我毫不为之所动,认为所有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应该叫逼出来的。
老师有个儿子在音乐学院学刚琴,有次去学琴碰巧他在家,给果果表演了一段非常精采的演奏,回来后我问果果,是小提琴好,还是大哥哥的刚琴好,果果不假思索的说她的小提琴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拉小提琴更辛苦,辛苦拉出来的曲子就更感动,感动才好听。我望着她半天才说“妈妈已经被你感动了”。我真的被女儿的话感动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懂得辛苦的意义,我这个做 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但小提琴这种乐器真的是太难了,首先拉琴的姿势就很累,每天要站上一个小时不说,胳膊举得会很酸,因为她小,掌握不好正确的姿势,所以混身叫劲。其次它不象刚琴每个音都是固定的,它的音准完全要靠长时间练习的熟练成度来掌握。半年后的现在,果果的琴声终于可以不那么刺耳了。可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难了,她经常拉不好,我就要在她旁边不时的提醒她老师的要求,说多了她就会很烦,跺着小脚说让我别再说她了。可她烦我更烦啊,我的烦的因为自己不懂这种乐器而心里没底。女儿很会察言观色,看到我不高兴就会放下琴站到沙发上给我捏背,按摩,我说妈妈不累,果果辛苦了,只要你把琴拉好,妈妈就高兴了。于是又把她哄下来接着练,接着不停的叨唠她。有一次她拉着拉着边拉边流泪,我只好把她抱过来问她果果为什么哭啊,她边哭边伤心的说“妈妈你总是不高兴,我都给你按摩了你还不高兴,妈妈你知道你这种行为是什么吗?”我问是什么,她说“是白眼狼”,我诧异极了,问她“你知道什么是白眼狼吗”,她说“就是别人对你好,你不对别人好”。我和在一旁看书的先生惊愕得目瞪口呆,没想到我在女儿心里竟然有了这样的印象,虽然她说过后就擦擦眼泪到一旁玩去了,一会我再问她“果果妈妈好不好”,她又会不假思索的说“好”。但这句话在我心里向打翻了五味瓶,难受极了,我不会对女儿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将来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因为我真的不能确定这样做到底是不是真的为她好,这么小,四岁多啊,每天回到家连玩的时间几乎都没有,我们要认几分钟字,读一会书(是她自己阅读),练一个小时琴,最多能再看上半个多小时的电视就要准备睡觉了,就这样,我还有好多内容没有时间安排呢,比如做数学题,画画,背诗。可是不这样,将来怎么办呢,现在所有的孩子不都是这样逼出来的吗!果果2岁半做的智力测试智商就是148分,语言能力超过5岁的孩子,她现在每周上一小时的学琴课都不会精力不集中,阅读水平已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标准,人人都夸她聪明,这些都是我所谓的教育成果,但在这背后,我们负出了多少辛苦努力,孩子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呢,现在换来的竟然是女儿对我如此的平价—白眼狼,那以后呢?!我听说过很多因为学琴孩子对父母很仇恨的故事,但也听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女孩羡慕别人会拉琴,会跳舞,可她自已没有什么特长,她对老师说,都是我妈,小时候让我学这学那可什么都没学完,她把她什么都学成的责任全归罪于她的妈妈没有教好,没有坚持下来成了她 错误,我很怕前者,但更怕后者。孩子呀,妈妈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你们理解天下父母心呢。
女儿最近爱唱的一首歌叫“天下的妈妈都一样”,我就使劲给她解释这首歌的含义。可她总是噔的一对懵懵懂懂的大眼睛望着我,哎,但愿女儿长大后能真正理解,也但愿所有的孩子都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天下的妈妈都一样。
噢,对了,现在我们每天练完琴后我都会用特温柔特温柔的语气抱着她说一句“宝贝,妈妈爱你”,希望她不再说我是白眼狼。
看到后面有点心酸,孩子苦了,我们家长怎么了,到底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