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高兴
(......)
发表于 2004-12-19 13:03
显示全部帖子
秦俑驾临上海, 唐代最好的金织品露面上博
今天凌晨,经历舟车劳顿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第二批85件国宝终于风尘仆仆抵沪。 此次运抵的国宝和数周前运抵的第一批国宝,将于本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此次运抵的国宝中,有70多件法门寺密藏珍宝、两件稀世彩绘秦兵俑、一幅最新出土刚刚修复完毕的唐代壁画《车马出行图》等。其中法门寺珍品中等级最高最珍贵的5件丝 绸织物已于昨天上午“乘火车”抵达上海,这些代表唐代金织品最高境界的金织品在博物馆“短暂露面”。
其中,70多件法门寺地宫珍宝和一幅唐代壁画前晚7时起通过专业货运从陕西出发,一路高速公路但最高时速限制在80公里以下。
除了公路运输之外,为供奉佛祖舍利的捧真身菩萨定制的5件“大红罗地蹙金绣”由于不能受到震动和颠簸,由法门寺馆长亲自押运“乘火车”来沪。而世上仅出土4件彩绘秦兵俑中的两件跪射俑为将所受震动和路途时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特别享受到空运的优待。
金丝织衣:唐代金织品的最高境界
密藏在法门寺地宫里的珍宝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而这次除了佛祖舍利外,拥有世界之最的珍品几乎倾巢而出。
这次来沪展出的法门寺珍宝中等级最高、最为珍贵的是为“鎏金珍珠缨络装捧真身菩萨”定制的5件“小衣服”,不仅由法门寺馆长亲自护驾,而且被供奉在保证恒温恒湿的特制容器内,一路由专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这些小衣服名称分别为大红罗地蹙金绣半臂、袈裟、案裙、拜垫、襕。
昨晚,褪去两层厚厚的泡沫塑料,玻璃容器中薄如蝉翼的大红罗地蹙金绣织物仅亮相10分钟就被匆匆收起。
法门寺馆长韩金科介绍,1987年法门寺地宫内出土的700多件唐代皇室丝(金)织物如今只有这5件完好如新,它们代表了唐代金丝织物的最高境界。绛红色丝绸上的金丝线细度在0.01到0.06毫米之间,比发丝还细。韩馆长表示这种传统工艺已经失传千年,现在的工业水平都达不到这个精细程度。
秦朝武士:威风凛凛矗立上博
为迎接国宝展出,昨晚8点,几周前随第一批国宝抵沪的8件秦兵马俑首次开箱验货。
一个硕大的蓝色集装箱内,钉着20根超大螺丝钉的木板被拆卸,一尊196.2厘米高的无头将军俑被“五花大绑”在定制的木框中。将军俑的背部和臀部都有厚厚的衬垫。
将军俑的头部被工作人员从另一个垫了四层海绵的包装盒中取出,被带着手套的专家极其缓慢地安置到将军俑的身上。于是,一个头顶鹖冠、身着双层长袍、外披鱼鳞铠甲的威严武士现身记者眼前。
这尊高级军吏俑站立于战车后,大气凛凛不容侵犯,神态从容却不张扬,又相当精确地符合人体结构特征。
将军俑被6名工作人员费力地平躺在板车内搬运到一楼展厅内营造出的秦兵马俑坑内,“一二三……”几次大吼之后,大汗淋漓的工作人员终于将这个彪形大汉安置到他在上海的新家中。据悉,这次展出的10尊秦兵马俑坑包括高级铠甲军吏俑、立射俑、跪射俑、御手俑、车马、彩绘跪射俑、文官俑等,是有史以来秦俑在上海最重量级的一次汇集。
昨天到今天凌晨,《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第二批86件(组)国宝抵沪。这批国宝将和第一批运抵的国宝于本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此次运抵的国宝中,有79件(组)法门寺密藏珍宝、两件稀世彩绘秦兵俑、一幅最新出土刚刚修复完毕的唐代壁画《车马出行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