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关于围绕竹园中学招生论辩的思考

关于围绕竹园中学招生论辩的思考

      事情已经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反思。在小升初的问题上,我们很多家长心力交瘁,有些火气实属正常。静下来仔细想想,当时是有些不够冷静。如果能够像现在一样心平气和地谈论问题多好!
有些东西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没有必要再留下来了。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9 16:07 编辑 ].

TOP

这个板凳留着,我还要续呢。
说句老实话,某些人想中伤竹园,实际上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帮了竹园的忙了。现在这些帖子连Google都能搜索到了。详细的内容和缘由我会在续文中提到。我也从中获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8 01:05 编辑 ].

TOP

原先我还想写两部分内容:
二、事情背后的深层原因
主要谈谈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由此引发的升学竞争低龄化问题。
三、我们的反思
主要谈谈家长们应如何摆正教育子女的心态以及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撞问题。
既然我的帖子一出来又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一天的点击率居然达到近千人次,我不敢再发了。尽管后面两部分内容不涉及到任何学校和个人,也没有任何调侃的语言,而是纯粹的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TOP

回复 #36bmliu 的帖子

我和竹园使者私下用短消息交谈过,也表明了我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法,现在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实际上在赞扬竹园中学的人里面一个“托”都没有,那些批评竹园中学的人里面也没有一个是“托”。那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就是我在第三点中想论述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家长们的一种焦虑心理引起的。特别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产生这种焦虑心理。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9 00:25 编辑 ].

TOP

回复 #42孩子娘 的帖子

我开这个帖子,原先是打算引起在小升初问题上的有关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讨论。这些天来浏览了这么多的帖子,也作了一些记录。发现有部分BBMM的观点很有探讨的意义。特别在事情初始阶段、中期、以及后期,所反映出的不同态度,很值得我们深思。撇开政策之类的官方原因,我们自身对事物有哪些认知偏差?大家一起来探讨,各抒己见,让我们可以在对待小升初、或以后的初升高问题上首先树立一颗平常心,能多作一些理性的思考。
后来发现这个帖子在一天之内又达到近千个点击率,怕又会形成争辩的平台,所以先作了编辑,等以后考虑成熟了,重新发过。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30 08:5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