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本市小学低年级将降低学习难度

新华网上海频道6月15日报道:上海市教委日前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07学年度课程计划》,要求从2007学年起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计划》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初中各年级的课外作业,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5小时以内完成;高中各年级的课外作业,绝大多数同学能在2小时内完成。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

    据《文汇报》15日报道,《计划》提出,全市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各区县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全学区、全区(县)性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于语文、数学,其它学科只进行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初中除语、数、外学科可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以外,其他学科只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

    中小学校调整并增加体育活动课时,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平时在每天下午课后至下午5时前,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和校园体育活动。

    要确保高中生每学年不少于3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小学生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其中课程计划内课时安排每学年至少2周,其余应在寒暑假、双休日或放学后完成。.

TOP

真能做到吗?

多希望真的可以做到啊,这样孩子有时间课外阅读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TOP

上海:小学新生设“学习准备期” 在全国属首次

上海市教委在昨天(22日)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上宣布,在小学新生入学初期安排2—4周的“学习准备期”,让刚进入小学的新生有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缓冲期”和适应小学生活的平稳体验“过渡期”。

  小学设置“学习准备期”,旨在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放慢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这是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进行幼小衔接,保证新生健康和快乐成长而采取的新举措,在全国尚属首次。

  据悉,“学习准备期”中,语、数、外、音、体、美、信息科技、科学与技术及品德与社会等“学科课程”实施将于2007年秋在全市全面推开。“综合活动”的实施将于2007年秋在上海市50所“课程改革试验研究基地”小学一年级先行试验,2008年秋在全市推开。为此,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办公室组织人员编写了各学科和“综合活动”实施意见,指导“学习准备期”的开展。

  作为完善中小学课程方案的先行部分,上海市还将调整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课时、内容与要求。

  同时,市教委提出,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2007学年起调整本市中小学的作息时间,小学与初中(寄宿制学校除外)分别实行上午8:15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不得提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

  另据介绍,此次中小学作息时间的调整,是在卢湾区、虹口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试点“推迟集体教育活动时间”基础上,经过调研由市教委确定的。.

TOP

如果大纲减低要求的化,这一切还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要求大纲不减,估计就是逗你玩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