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老师当众批评了,孩子哭了。。。。。。。

引用:
原帖由 dong 于 2006-8-11 18:54 发表
如果这位老师了解这位品学兼优的性格,不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她,而是通过和家长及学生本人的交流,正确引导孩子,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悲惨的结局了,一位好学生就这样被牺牲了,不可惜吗?所以对学生的批评要因人而异, ...
天哪,有谁真可以天之娇子到这个地步?如果说任何批评都得单独进行,那您来试试看.我不相信有哪个高素质的老师真能做到决不当众批评学生.像我本人,那些后进的孩子有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会好好奖励.但如果是个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做错事了,我会更严厉地批评.因为,1.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对班级管理有好处.2.让好孩子知道,老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自己应该做得更好.
  说到可惜,我觉得没什么可惜的,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正因为从小没有这样的经历,导致心理脆弱,可以说,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如果再晚几年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情况更严重了.难道你认为一个人真能一辈子不被人当众批评吗?
  当然,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讲究尺度,讲究艺术,这对于当教师的人来说确实是一项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ericmama 于 2006-8-11 19:49 发表
抱歉,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我的言辞有损于教师形象,我再次抱歉。我并没有自认为是很优秀的教师,真的有许多东西要学。所以诚恳接受庭庭妈妈的批评。
  不用抱歉,作为你的同行我很理解你.当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产生不满,因而发生牢骚也属正常.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她的言论我也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人,是情感动物,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今天你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批评了一批人,明天我也可能出于要帮助孩子进步的目的而批评了一个人.
  当然,批评只是一种手段,但既然是人,难免犯错,也难免会受些批评.作为家长(我也是家长),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何和老师进行沟通(不要在人多的时候询问孩子的情况,可以用电话沟通.或者压低声音,把孩子支开,让老师意识到你对此的敏感,他也不至于再大着嗓门批评你家孩子了).作为教师,我看了这个帖子,觉得压力很大.毕竟是教育人的工作啊,一言一行都可能很无意地改变别人.确实应该谨言慎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lele0016 于 2006-8-11 23:29 发表
很精辟的帖子,非常值得一看。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儿园或学校里能够过的开心,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等等,现代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越来越重,对老师的 ...
你孩子在哪家学校,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这个老师可以下岗了.我呆过的几个学校从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我认为你可以考虑转学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庭庭妈妈 于 2006-8-13 23:41 发表

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我想指的是我吧。
我重新看了一下我写的帖子,我觉得这个帽子好象大了些。有些地方措辞是不太温柔,但就算攻击也是针对LZ写的这位老师。我本人对教师怀有崇高的敬意(更 ...
请您首先看清楚我所表达的意思,再看一下我所用的标点:引号.它在此处的作用1.并非真实
2.引用(庭庭妈妈的话:老师一点责任也没有了吗?所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应该加强师德方面的教育!为什么老师现在的待遇很高,老师只是个糊口的工作吗?现在的老师是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另一位教师的回话:庭庭妈妈:我今天是在就事论事,不希望你进行任何人身攻击。如果我的言辞让您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任何误解的话,我道歉。)
  因此,您不必自己套上帽子
  其余的意思,我之前已经表达清楚了,不再赘述(此贴只是对回应的回应)
  另外,想补充说的是,我的那位同行之所以站出来说话,并非是维护老师.只是帮助家长在面对此类现象发生时该如何直面它(我看过这位老师不少发言:客观、有理、有椐).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在旺网上都热心解答家长的各类提问(多在中小学阶段).用我自己在别帖上的一句话说明原因:希望让一部分家庭的教育先"富"起来,之后带动更多家庭( 有些冠冕堂皇).因此,虽说是工作之余,没有酬劳,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尚,只是本着教育工作是份良心活这种意识在规范着自己的言行.  事实上,真让我们这种人看到那种糟透了的老师,我们会骂得比谁都凶,心中的愤慨会更浓重(丢人哪).因此,之所以我们都认为孩子应该学会面对批评,是因为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而应该......(不再引用前几帖的话了)
  .

TOP

,到底是育儿论坛,即使观点各不相同.也不会出现在某些论坛中常见的谩骂\诋毁,大家的言谈都较理性.
其实,作为教师,我来此论坛的目的:
1.为了更好地教子 
2.帮助一些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疑惑的家长.
还有一点便是:了解家长的心理,促使自己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这种讨论对于我的第3项目的是有帮助的.

我看完了所有回帖,其实大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教师的批评应该讲究艺术,孩子的心灵应得到呵护.我们双方并非处于辩论的两方.
但是,出发点稍有不同.家长们站在心疼孩子,希望孩子少受罪的立场上发表评论.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站在孩子已经受到了批评,你该如何处理的角度来发表评论.
因此,我对你们的话是同意的,当然,因为之前在没有看完全帖的情况下,对一些家长的"前言"理解不够,说话语气确实不够理性,我道歉

不好意思,我还要再说明我之前的一个观点:;“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
赏识教育本就是周泓提出的,而他正是运用了这套理论把自己的残疾女儿培养成材了.所以一度其大红大紫(我老公的一批朋友也参与了他的造势运动).可经过不少人的课题研究,发现同样的方法在正常孩子身上效果相当不好,甚至还有些负面作用。因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业内同行对这套"赏识教育"是嗤之以鼻的(对不起,我并非不尊重周泓先生,相反我认为其是一名伟大的父亲,我个人极其崇敬他,但对象确实不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