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老师当众批评了,孩子哭了。。。。。。。

这个情况是家长经常碰到的。我个人意见是,家长和孩子一样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孩子如何面对批评,可能您的孩子比较好,平时很少听到这样的评价,很伤心。这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教育孩子上课时要思想集中,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批评指正是很正确的,爸爸妈妈与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否则,你只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了丝毫对老师的不满,以后孩子对老师就会有逆反情绪,这种情绪不光光是对舞蹈老师,还会带到上小学、中学。
      那位老师的确对这么小的孩子的心理可能没有掌握得非常透彻,做法欠妥当,但我们是无法左右别人的做法的。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你还准备告诉她的领导、同事,批评需要柔和,注意方法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对别人善意的、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批评,要敢于面对,敢于接纳。一开始的小情绪我们可以安慰一下,但立场要非常明确:老师是对的。(因为我看这位老师批评的内容没有不妥,完全对孩子有利),我想你的孩子会更健康地成长。.

TOP

回复 #5 宝宝妈咪 的帖子

上学了都是这样的,连批评都承受不了,还能指望她其它什么吗?现在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TOP

那这些孩子有的碰壁了.外界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多多调整自己的心态吧..

TOP

或许有道理。但我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因为是男孩,我的孩子比较调皮,老师跟我说的时候,我特地把孩子叫到旁边一起聆听,老师跟家长说的目的无非就是让你回去教育,但我要让孩子知道,我今天因为他的过错和他一起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回去后谈心教育的中心就是为什么要面对批评,因为你做错了。别人批评你是因为他爱你,他想帮助你,想让你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学生。所以面对批评并不可怕。作为一个男孩子,长大了你就是一个男人,今天你连老师的批评都无法接受,长大怎么样保护自己的母亲,怎样撑起一个家庭?想争取表扬,挽回自尊,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的。

        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能敢于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面对批评就是挫折,当他第一天与人交往的时候,就是最初的接触社会;当他第一次面对批评的时候,就是最初的面对挫折。家长适当的保护可以理解,但适当的放手也是必须的。越晚放手,孩子就越晚体会到真正的道理。这是我在美国进修儿童教育的时候受到的启发。

      千万不要去问:老师说的对吗?因为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孩子和老师产生矛盾,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作解释,但绝对不是判断老师的对错,往往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在家长面前无法真实地传达老师的意思,很多语言调换了自己个人的看法,容易带来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TOP

先说说国外的教育。国外的教育就是这样处理,而且比我们严厉。在美国,他们小学和中学的校园里都有多间独立很小的小教室,大的可以坐十个人,小的仅能1个学生在里面,为那些不完成作业、犯错不改的学生准备的,要他们面壁思过,是不允许上课的。虽然教室的利用例很低,但惩罚措施大家有目共睹,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意味。要放在我们这里,这个老师第二天就不要来上班了吧。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变得老师连批评都要瞻前顾后了,有些变味了。教育制度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的家庭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学会自立。条件再优越的家庭,孩子4、5岁就要和大人一起给院子除草,冬天下雪要给院子和道路铲雪。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去面对。他们的家规非常严格,不能做的事情永远都说“不!”所以我也不知道所谓的“国外教育”是什么样的,我在那里生活过,切身体验过,深入家庭和学校研究过,感受很深。我们自认为的国外教育实际并不如此啊。
       这不是否认了“表扬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非常赞赏“表扬”,他会让孩子产生无比的自信。从教十几年来,我发现如今的孩子比以前教的学生更自信,还记得与我们学校的外教交流中他们无意流露出,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更自信,自信得让人可笑,趋于自负;而中国的老师太会表扬,让人无法理解的表扬造成了中国孩子的自负。我愕然!我们是不是要真的回过头审视一下自己呢?
      话扯远了,今天讨论的是面对批评,今天我的角色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批评才是做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呀。  作为家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师怎么做,而是遇到问题我们自己如何解决!要求别人怎么做或对现有的教育一味地抱怨、指责,这样的想法永远是被动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改正才是主动的对策。而教师的教育方法、批评方法我们是无力也无法改变的。

[ 本帖最后由 ericmama 于 2006-8-11 15: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 于 2006-8-11 13:25 发表
在国外提倡的是微笑教育。可是国外的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和应 ...
“微笑教育”?您指的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两种教育都不是这样的。对不起,可能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我指的是美国。您这个国外指的是哪里呢?
      顺便推荐一下余世维教授的培训课程,虽然是企业主管培训,但其中说到多个国家的教育方法问题,非常精彩。.

TOP

回复 #25 dong 的帖子

这绝对不是老师的原因。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事情会精神崩溃?而有的人就不会。这还是个人的问题。如果没有今天的老师,可能明天致使她崩溃的原因就是领导或者同事。一样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绝对两样的。.

TOP

回复 #26 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难道让孩子面对批评就是不尊重孩子吗?千万不能走入误区。教育孩子当然要看性格,老师也是一样的。但如果外界真有什么风雨,我们总不能永远帮他们撑伞吧,就算是再内向的孩子头顶上仍是同样的一片天空。还是要教他们如何自己撑开雨伞,勇敢地在风雨中行走。.

TOP

回复 #28 庭庭妈妈 的帖子

你说的很对。你家的这位长者说的也很好,而且非常令人尊敬。我的家庭也是教育世家,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大学教授。也许是家庭氛围的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很重视。作为一名教师,我并不认为家长的无理会左右我的教育方法。我也有很多毕业的学生,他们也和我一直有着联系。他们升学了,高考了,甚至谈朋友都来找我参谋。我的第一届学生结婚了还邀请我去。我想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学生家长寒心的。
      参与这个讨论,我一直强调的是批评是存在的,而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面对。今天我参与这个讨论,身份是家长,而作为家长,我觉得家长需要做的是配合学校积极教育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在不知道教师在自己孩子身上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仅因教师的批评而指责呢?我作为家长认为,是不能够这么做的。
      庭庭妈妈:我今天是在就事论事,不希望你进行任何人身攻击。如果我的言辞让您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任何误解的话,我道歉。.

TOP

回复 #30 dong 的帖子

可能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不同的人在上面画不同的画,当然结果两样。如果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我是让他勇敢面对,那么他会逐渐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果我和他一起推卸责任,认为老师做错了,那么他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会认为是别人的问题。.

TOP

抱歉,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我的言辞有损于教师形象,我再次抱歉。我并没有自认为是很优秀的教师,真的有许多东西要学。所以诚恳接受庭庭妈妈的批评。.

TOP

.

TOP

走了几天,没想到这里热闹如旧,气氛真好。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看看每个帖不无道理,角度不同,但观点大同小异。往往一个人封闭在自己的观点中,有些钻牛角尖,还是眼光放宽一些,多多吸收别人的意见,因为大家的见解都是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精华,千万不可小视。让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吧 。希望有机会能在更多的育儿方面与大家探讨,受益匪浅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