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soo-goo
(佛罗里达州的高中)
发表于 2008-9-19 08:49
显示全部帖子
原文——
培训班名目繁多害苦学生
15位名誉校长为本市基础教育“诊脉开方”
新闻午报 2008-09-18 08:29:49
本报讯 教材还没出版,参考书已经“满天飞”;学生一不小心骨折了,校方就规定“下课一律不准出教室”,这种种怪现状让教育界的老前辈们直呼“看不懂”。昨天,15位上海市中小学名誉校长第一次聚集一起,与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沈晓明面对面座谈,给本市的基础教育“诊脉开方”。
曾经是苏步青教授“副手”的姚晶校长,虽然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仍时刻关注上海的中小学教育。姚老比较过美国、德国的数学教材后认为:“现在的数学教科书,把以前好的东西都弄丢了。”比如,他当年教学生正负数时有一句口诀——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可教材一遍遍改版后,这些优秀的老传统都消失不见了。“现在都讲究什么计算机教学,殊不知,逻辑推理、想像力同样重要。”在姚校长看来,如今教材“分包”编写、然后再征求意见,导致教科书失去生命力,学生创新能力日益下降。
“我听说有个小学生一学期考了9次外语。”对于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等级证书,名师于漪坦言,这完全是赚家长的钱、害学生的童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有后劲。”学生为什么要参加那么多社会上的“比赛”?在于漪看来,无非就是想进个好学校。可是,做题目绝不等于求知,孩子在不该学的时候学得太多,到了该学习时反而提不上劲。“所以,还是恢复‘小升初’考试,宁可考一考,用这把统一标尺来杜绝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
据悉,为表彰这些教师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的功绩,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从今年起,对15位上海市名誉校长颁发终身性奖励补贴,每人每年6000元。从1985年起,本市在普教系统先后命名了一批名誉校长,为全体校长树立了学习楷模。他们大都七八十岁了,但对教育的执著、热心依然,有的仍在上课,有的经常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记者|沈晓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