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我为什么买房子投资

我为什么买房子投资

有个很简单的观点,买房子投资是为了货币保值升值,可是在特殊非常时期,很多人会质疑。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擅长理论批评,只好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朴素的投资理财思想,说明一下自己为什么要买房投资。
我本来认为房地产是很高深的学问,不敢碰。可是,有一天,听说,二百年前,美国曼哈顿只值几个美分,还没人要,我震动了。
20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妈妈喜欢有钱存银行,当然那时候钱很少,有个100-200元就存了。可是,那时候利息很高,最高的时候有10%。
后来又有了买国库券什么的。
那时候物价也涨得不快,虽然是在涨的。我18岁进复旦的时候,4毛钱可以吃一顿有荤有素的饭了。
可是如今不同了。
如今只要是生活必需的资源年年涨。买斤蔬菜,都是2-3元,冬天的时候,菠菜曾经8元1斤。
我们的公交车、地铁、水、电、煤,哪样不涨?
而这时候,银行的利息也低了,甚至收利息税了,年息只有2%都不到。还跟不上物价涨的速度,我这必要存银行让自己的货币贬值吗?
妈妈去世的时候,给了我存了一辈子的钱,14万。这14万,现在我只要1-2年就可以挣到,可是她挣了一辈子。
她从工资只有10多元开始存钱。从1分、2分开始积累。
我拿到的是她的血汗,很沉重,但这份沉重给岁月的贬值抵消了。
我可不想像她那么傻。她为了省4分钱的电车费,那时候会选择步行。为了省几毛钱,可选择坐月票到远点的地方吃午餐——1碗辣酱面。
在吃用方面,我不会虐待自己。因为我知道,今天不用,明天更不值钱。
我也不会买股票,因为看到那么多的大户被消灭了,我害怕这种风险。就像我同事说的,股票跌了,连废纸都不留下1张。房子跌了,随便我养鸡养鸭。
我也不会去买保险。看了很多朋友,买保险的时候,代理人说得花好稻好,可是真正生病或者需要赔付了,那些代理人就不见了。然后就是搬出很复杂的你看不懂的条款,说,正好你生的病不在赔付之列的话。真的可气!
纵然这是偏见,可是看到保险公司的人收入都那么高,想想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就知道了。
《理财周刊》经常有叫人如何理财的文章,有很多建议是不错的,但有的建议是买保险。我不当回事,因为提这种建议的人不是银行的就是保险公司的。而这刊物的赢利本来就和银行、保险公司有密切的关系。很多金融机构有理财服务,有所谓的理财专家,对我来说,他们狗屁都不是。
怎么办呢?只有房子最安全了。就算房子不涨价,每年我收收租金也是好的。何况,房子从长期看总是保值升值的。
法国房价7年涨了1倍,应该是正常的。我国处在发展中,尤其是上海这几年发展很快,房价涨幅比国外大应该是正常的。我觉得房价每年至少应该涨10%左右,这是正常的,其实房子不涨就是跌了。可是,前2年,上海的房子变成了炒作的工具,使之的价格严重透支了未来几年了价值。所以,国家出台政策进行调整也是应该的。
从另外方面看,房价如此之高,也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投资工具,社会保障缺乏的体现。
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养老机制、失业机制、医疗保障,我们为什么要买几套房子去保值?
这就是我的朴素的房产投资观。尽管我买了几套房子,但我从来不卖房子,所以我绝对不是炒房者,像我这样的投资者有很多,特别在上海。中产阶级有个3-5套房子太多了。
忽然想起家庭报盛老师的话:“我出租1套房子,每月收租5000元,就像家里有个儿子在挣钱一样。这儿子只需要一次性投入,然后就不烦你了。特别的听话,比亲生儿子都听话。亲生儿子培养他到大学毕业,未必能够挣那么多钱。挣了钱还不一定都给我,大多数反过来要我付出。”
有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乱世佳人 于 2006-8-16 16:11 发表
和万科老总王石的关于房价的理论有相似之处。
这是我博客里的文章哎,我经常喜欢写教育、房产投资和美容方面的文章,有机会多交流 。博客在:
http://blog.sina.com.cn/m/wangshuxin.

TOP

引用:
原帖由 Toby 于 2006-8-19 21:26 发表
刚看了你的BLOG中关于房产投资的经历,觉得你真有眼光,几年房子就增值那么多, 同时觉得自己理财很失败. 我在97年时在市中心买了一套50多万的房子用于结婚,过了那么多年,我们家还是只有这一套房子. 在00年后房价下跌 ...
我也有个同学在他拿着很高薪水的时候突然决定去美国留学,花了积蓄60万(那时候60万可以买联洋的三房二厅了),2-3年后他回来了,钱都用完了,重新拼命地工作,当然收入是很高的。如今还在到处看房子,打算卖了他父母在杨浦的房子,然后加点钱,买联洋150万以内的三房。
其实有得必有失。或许多年以后再看,你的出国经历让你有了更多的收入。而我们现在,新的赚钱潜力已经很少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