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ZT :奶奶的政治智慧

何 帆

  奶奶住院了。在这个寒冷的春天,她的生命如同一片秋天的树叶,渐渐的卷曲、干枯。我是奶奶拉扯大的。这些天,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带我的情景。那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奶奶在老家,又得带娃,又得下地。早上,她用锄头挑着一副箩筐,前头放着我,后头放着午饭,再加一块石头,就到了地头。田边有一个小小的土坡,我在土坡上跑上跑下。奶奶锄一会儿玉米,就会不放心的喊一声:“孩儿,你在哪儿呢,干啥呢?”我就回答:“奶奶,我在这儿呢,我在上山下乡呢。”

  奶奶一生坎坷。在她爷爷的时候,家道中落,奶奶一家成了贫农。为了讨一个好生活,奶奶嫁到了我家。虽说我们家行医为生,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是我爷爷患有小儿麻痹,是个残疾。奶奶到我家不到两年,刚生下我父亲,爷爷就不幸去世了。奶奶一心要把这个独子养大,几乎守了一辈子寡。她这一生,抗日战争、大饥荒、文化大革命,所有的灾难,一个都没有落下。日本兵来的时候,她已经怀孕三四个月了,但是自己仍浑然不知。在极度的惊恐之中,她和叔伯兄弟们一起逃跑,半人高的土墙,一下就蹦下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爸爸还是个愣头青,在北京读大学,全中国的串联。兵荒马乱的,奶奶感到很不安全,就从我三爷爷那里过寄了一个姑娘,于是,我就有了个姑姑。

  奶奶从来没有上过学,但她是我们家族中智商最高的。几十年前的日子,比如我妈妈是那天怀的我,我周岁之后是哪天和她一起坐火车,从我妈妈工作的广东信宜县回到河南老家,她都能清清楚楚的记得,而且既记得阳历,又记得阴历。她小时候,家里没法供女孩子上学,她每天送弟弟去学堂,然后自己站在窗户下面偷听,回家之后,她弟弟的作业,经常是她帮着做的。奶奶自己学会了读书看报。我上大学时参加了一次法学讨论会,带回来的会议论文放在阳台上,她没事通读了一遍。有一次说起找工作的事情,她把其中一份厚厚的法规选编拿出来,翻开给我解释:适用的是这一条优惠政策。年老之后,奶奶每天坐在电视机旁看新闻联播,如老僧入定,眼睛半睁半闭。有一天,我爸爸指着新闻里面刚刚出狱的纳尔逊·曼德拉,考我妈妈:“你知道他是谁?”我妈还在犹豫,奶奶在一旁说:“曼德拉”。

  当初,和奶奶闲聊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她,经历了这么多政治运动,再遇到一次,该怎么办最好。史铁生在一篇中篇小说中曾经写到:一个知识分子在文革时出门,遇到一群红卫兵小将。小将们把他拦住,问:“你是保皇党还是造反派?”他随口说:“保皇党”。结果这是一群造反派,遭了一顿毒打。再往前走,又遇到一群红卫兵,还是问他是保皇党还是造反派。他赶紧改口说是造反派,结果这是一群保皇党,于是又遭一顿毒打。再往前走,又遇到一群红卫兵,还是问老问题。他马上立正说:“我们是属于同一个战壕里面的革命战友。”显然,这个故事的结局低估了革命小将的智商。我很好奇,像我奶奶这样的,遇到政治运动,会有什么自我保护的经验。奶奶告诉我:“当政治运动来的时候,别人叫你一起走,你就马上答应:‘好,走。’爽快的拔腿就走,然后,你慢慢的慢下来,装作系系鞋带,等到到终点的时候,你就会和大部队的人们在一起。”

  我很惊异于奶奶的答案。事后琢磨了很久,发现这或许就是一个风险回避者能够采取的最优策略。冲锋在前,或是坚决不合作,这都是理想主义者或知识分子的表演,或是政治投机者的赌博。假设政治运动成功,那么你先做积极分子,再做一般群众,总是会得到一些好处的,预期收益会大于先做落后分子,再做一般群众。假设政治运动失败,那么你最后已经是一般群众,预期收益和先做落后分子,再做一般群众是一样的。

  每当政治运动到来的时候,长着政治屌的人们都异常的勃起。政治是政治动物们的游戏。但像我奶奶这样的百姓,却要跟着每一次政治的腥风血雨担惊受怕。他们只是一些蝼蚁,除了苟延残喘,别无他求,却往往是政治运动中最无辜的受害者。我读到的政治学著作,无不摆出妙计在胸、指点江山的睿智,还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想要出售的焦虑,可是谁曾关心过蝼蚁们该在政治斗争中如何生存下来呢?

  我的一位朋友长年研究农民问题。他有一次问上访的农民:“如果你们到上头告状,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对解决你们的问题有帮助吗?”农民回答:“这要看你告的那个家伙后台硬不硬。”他又问农民:“要是那家伙的后台很硬呢,你们是不是就不告了?”农民回答:“接着告。我们会把状纸,送到每一个衙门的门口。”我的研究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博士朋友被弄糊涂了:“别的衙门又不管你们要告的事情,你们把状纸送到哪里有什么用呢?”农民狡黠的一笑:“总有一天,我们的状子会送到一个想整他的人的手里。”

  蝼蚁自有蝼蚁的政治智慧。.

TOP

引用:
原帖由 lucy1201 于 2010-6-18 09:09 发表 \"\"
能看卢梭作品的人本来不多,看得懂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都是一等一高智商的人,咋火气还这么大呢,看不懂。
飘过....
看过卢梭不等于看懂卢梭,看懂卢梭也不代表自己就能活用卢梭。研究卢梭的学者也多数把“卢梭”当饭吃而已。再说了,哪怕卢梭复活也未必继续坚持《爱弥尔》表述的观点。
中国的应试教育最大危害,就是读书不是用来修养身心而是用来“斗争”的工具。读了2本圣贤书,放眼望去就皆妖魔鬼怪了。这才是教育的悲剧。
这一点,我支持楼主,因为他更坦率。.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6-22 02:44 发表 \"\"
如果这个“国内读者”是在为孩子择校,则学校以考试“择生”未必有错。
还是考王厚道,所有的选择都是双向的。
如果只有单方面的选择权,不如称为选妃。偏偏参与选择的都想当皇帝,这样矛盾就激烈起来。.

TOP

黄的作品在2000年左右其实很风靡,很多学校的校长、老师人手一册《素质教育在美国》。
我印象中素质教育的名称由来及后期官方统一称谓口径与黄的这本书关系很大。.

TOP

有选择代表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其实来之不易。至于因为自由而影响心态则是个人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