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猜单词
NEW!
注册
登录
帮助
旺旺网
»
高中(和初升高择校)
»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起提问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有
321
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1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18 13:41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水之形 的帖子
您的贴总能引人静下心来思考。
旺旺大多数贴属于战术贴,您的贴则属于战略贴。
家长们今天讨论各种学习方法,择校途径。其终极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未来有一个好的生活模式。
同意您的观点“出人头地容易,身心健康不容易,幸福不容易。这其实是比出人头地更高的一个目标。”
您提出的是精神层面的课题。
精神往往依托于物质。所以我经常思考: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好呢?
选择职业,实际上是选择生活方式。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我的职业应该属于听起来还不错的,介于工程与艺术之间,但是需要经常加班,我职业带来的加班生活方式是我不喜欢的,所以我仅仅因为生活方式的原因变得不喜欢我的专业了。这恰恰是我在选择专业时没有考虑的问题。
我同事的孩子高考选专业,她对我的专业极有兴趣,我对这位考生讲了专业的利弊,也谈到了生活方式。18岁的孩子体会不到忙碌生活方式的困扰,还是凭着兴趣选了我的专业。我心里真不愿她重复我的老路。
不好意思,您的贴原本是讨论生活态度,我想到了职业选择,有些跑题。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18 13:48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2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18 14:06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水之形 的帖子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您这个问题,可能是成年人都难以参透的课题。
我猜,也许,哲学家,宗教人士,会有完整的答复。
善于思考的人,总会在人生的某个年龄反复探寻这个问题。
所以,像爱因斯坦,牛顿,等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在他们探求世界达到顶峰时,都走近了宗教?
四十不惑,也许说的是经过生活历练的人,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新的答案。而不再纠结于以往的升学,分数,职业,金钱,地位?
您能提前想到这个问题,可见是一位智者!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18 14:13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3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19 09:56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9#水之形 的帖子
好的,以后就称呼小水。
我习惯称呼有修养的人“您”,无关乎年龄。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孩子的年龄来看我应该大你十来岁。
谈到培养孩子做人,总是惭愧和淡淡的哀愁。孩子总会是有缺点的,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缺点的映射。每当看到孩子身上有我缺点的影子时(性格上的,习惯上的),心里非常难过自责。在这世上,上大学要高考合格;找工作要毕业合格;甚至工作之后还要考资格证书;唯独做父母,没有预先的考核?!实际上做父母是天下第一大重要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却让很多人自以为合格稀里糊涂地上任了,这当中也包含我自己。
有人曾对我孩子讲:长大了要好好报答父母。
我在旁边暗想:我是个不合格的家长,凭什么让孩子报答呢?.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4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28 21:0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75#水之形 的帖子
一直关注这个贴,开始还能提一些问题。后来楼主和爸爸妈妈的发言越发精彩,我都插不上话了。
在这个帖子尚未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之前,先一条一条地把我这个大人给教育了。
反省自己的许多选择,都是随着众人的惯性,又有多少是自己理智思考抉择的呢?
所以好奇楼主从大学辞职后,是做全职妈妈了?还是换其他职业了?我猜测楼主是暂时给自己一个自由思考的时段,伺机做出定位更准确的选择?
我总想先辞职,留出2月到半年的自由真空期,再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却总也下不了决心。要顾及的因素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28 21:10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5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29 20:43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79#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你的直言。
我想辞职的原因,是因为不喜欢工作带来的生活方式。我的专业,现今有点像大跃进时的火爆。客户老板都不会给一个科学的工作时间,永远是加班赶工,粗制滥造。想做细也可以,那就干脆住在公司,除了吃睡全身心投入。我同事有这样的,让孩子住校或全托。
实在不喜欢加班的生活方式,其实对专业本身还是有些兴趣的。自己也闹不清这算不算是想逃避。至于客观因素,经济上问题不大,也不打算做全职太太,修整一下找一个清闲的职位,收入减半。或者把我的资格证书挂靠到某公司,不用上班也能拿到现收入的三四成。
预想一下,困惑可能会有两方面:其一,收入减少,总觉得是没有尽全力挣钱养家,对家人似乎没有尽职;其二,现在工作的圈子大家合作多年,工作的默契相处的随意已经自然得像空气。离开这个圈子,也就断了人脉,年岁大了到哪里也不会再建立这样自然的人际关系了。
我会把你提醒的几个为什么一一自问,多做假设。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29 21:00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6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0-31 18:01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302#水之形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的开导。
你教给我的是选择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谢谢你。
仔细想了想,我对希望新生活的实现有一定的把握,实现新生活的条件具备了。
似乎又明白我想要的最完美的境况是:就在原公司,申请降职降薪,减少工作量,获得正常休息时间,其他一切不变。这种自己提出降职降薪的做法,老板同事肯定会猜测我对公司不忠另有图谋,或认为我脑子有病。因为在我公司,有低职务低工资,但绝无低强度。
如果做全职太太,把资格证书挂靠出去,收入是现在的三四成,家里正常生活没啥问题。但是我不愿意脱离社会,每天在饭桌上如果能和孩子聊聊职场的感受,对他也是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我不想缺少这一块。所以想辞去现在这个公司,找一个收入低而清闲的工作。
当然,收入减少也会影响一部分生活。比如,如果我想发起全家出国旅游,老公嫌浪费,我可以说是由我的高收入换来的,他无话可说;收入减少后,恐怕类似出国旅游这种高消费就由不得我的性子了!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31 18:09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7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1-5 11:42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336#水之形 的帖子
说得真好!
小水好像对任何话题,都能谈出规律性的见解。
我也逐渐明白,小水之所以学业优秀,与她的拎出重点归纳总结能力直接相关!
小水的许多观点,都让我感同身受。也仅仅限于在小水说出来后,我在后面频频叹服共鸣而已。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这种思考能力。
我非常希望我和我的孩子也能拥有这种抓规律抓重点的能力。
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8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1-8 17:21
显示全部帖子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1-5 17:16 发表
,回来一看,你把我夸得跟朵花似的
。
长时程记忆对综合能力有帮助。长时程记忆越好的,就越容易对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
你这个说法很新鲜。
我一直以为综合思考能力是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从来没意识到与记忆力有关?
“长时程记忆”这个词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是否指,对某一类理论或文章长时间多种类广泛记忆,自己思考归纳,总结出结论?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吗?.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9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1-8 19:4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383#水之形 的帖子
噢,谢谢!
看来我自己长时程记忆能力不强。
原来自以为理化学得不错。最近孩子物理化学都开课了,听他随口说一些概念,我才发现自己脑子里只剩一些对原理的模糊理解,具体的定理公式甚至概念都已支离破碎。
我的一位同事记忆力特别强,他几乎能背诵出所有初高中的理化公式,所有数学公式,甚至公式发明人的名字。都是同龄人,差异真是大呀!我猜,这20年来他应该没有复习过,全凭少年时的记忆呢?
这应该是天份吧?同样炒股,其他同事仅记得少数热门股票的代码。就这位男同事,凡是他关心过的股票,代码总是脱口而出。我原以为他是个股迷专门背诵的,现在看来是人家天生的。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1-8 19:49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0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1-14 22:4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11#水之形 的帖子
关于大学里是否一定要谈恋爱,我还是有顾虑的。说一下我大学班上的情况,不知是特殊还是具有普遍性。想听听各位爸爸妈妈的高见。
我上学时八十年代中期。回想班上,一半同学木讷死板(但学习还是蛮聪明的),不成熟的青涩,完全是高中生的延续暂称之为A类;
另一半同学灵活成熟,会穿衣打扮连表情都比别人丰富,像是社会青年暂称之为B类。
先是B类同学开始谈恋爱。
记得我们是9月10日新生入学,到10月1日秋游时,班上已经出现了两对,才20天哪!班上的人还没认识全呢!
A类同学认为太不可思议太随便太不浪漫了!
A类习惯了传统教育,看过的爱情小说,也是那种蒸馒头一样要酝酿要含蓄要矜持很长时间之后才眉目传情的题材,他们认为那才是浪漫。
B同学们的恋爱不长久,也就半年功夫,基本一拍两散。但是B同学们很快又开始新的感情生活。到毕业时,B同学们有的已经谈了3,4次恋爱。
A类同学恋爱较晚,一般是入学半年之后才开始,
保持的也长久些。有些A直到毕业也没谈过恋爱。
我们年级2个班60人,毕业后成眷属的2对。20年过去,这2对现已离婚。
毕业20年,小节一下,好像A同学们(尤其A类女生)的家庭普遍稳定些。
20年来班级聚会过几次,总结如下:
A类女生事业家庭稳定,变得会打扮,外在形象比在学校时漂亮了。
B类女生家庭不稳的多,更加爱打扮,却感觉是逐渐凋零的花朵,远不如当年。
男生的形象与AB无关,只与现在的成就有关。
事业有成的,哪怕当初是个角落里的傻小子子,也变得意气风发,成功带来的自信流露着稳健和帅气;
事业无成的,哪怕当初是个活泼伶俐的帅哥,却变得迟疑温吞,或冷言冷语或随声附和眼神中透着落寞。
所以,我认为大学谈恋爱,女孩以少为宜,男孩无所谓。
不好意思,在此议论我的同学,向他们赔罪!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1-14 22:50 编辑
].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1楼
rrjmm
rrjmm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11-17 19:2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41#toboyMM 的帖子
是的。
我们班还有这种现象:凡是曾经恋爱过的B同学,多少有些藕断丝连。每次同学聚会,总有些不自然。
有的B类女同学还在曾经恋爱的男生面前争宠?!
而A类同学就没这种情况,散了就散了。至少表面上死水一潭很严肃。
不知这种现象在别的学校可有?.
金币
3231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
初中(和小升初择校)
情感生活
美食家
帮帮忙
历史
自由市场
会计天地
教育杂谈
竞赛考级
摄影
上海话
爱乐
小学(和择校学)
园丁联盟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广告设置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