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家庭] 都是经济危机惹的:选择阿姨,还是选择婆婆?----最终选了婆婆.

看了大家的想法,也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也经历过:自己带孩子,阿姨带孩子,老人带孩子。几个不同阶段。
遇到许多问题,也经过许多思考。
我的结论是:
中国提倡妇女都解放,都工作,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不知是否有搞社会学的BBMM做过统计?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妇女婚后全员工作地国家站百分之多少呢?
我认为不超过30%,如果我猜错了,请您指正。
妇女工作,就会有社会压力,孩子压力,甚至阿姨压力,老人压力。与人相处。就会有差别有压力。
这种压力会潜移默化为妇女的焦虑,这焦虑会传递给丈夫,孩子。
我出国不多,但是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观察各国人的精神面貌。
为什么欧美人,成年人单纯得像大儿童?而中国的成年人总是一副老谋深算的苦相?
因为欧美人几乎都成长在亲生母亲带大的温暖环境,快乐单纯。
没有阿姨的阳奉阴违,没有父母与祖父母复杂关系的熏陶。
他们从小用不着看大人颜色,用不着周旋于复杂的成人关系之间,得到的是直接而真诚的爱!
甚至到了成年,他们也不用处理所谓婆媳关系,翁婿关系,保姆关系。
但是,他们照样创造着先进的社会价值,因为他们一直快乐单纯。
您可能会担心,妇女全职在家,丈夫在外是否会花心?外面都是男人,他跟谁花心呢?
何况,严密的法律条款会周全地保障全职妈妈的权力。
丈夫工作一天回家,看到的是一桌可口饭菜,快乐的孩子,微笑的妻子,整洁的房间,多温暖的家啊!
中国的丈夫工作一天回家,看到的是同样辛苦下班的妻子,也许要亲自动手做饭,也许阿姨做好了饭,也许老人做好了饭,但是要担心一下阿姨是否认真洗了青菜;或平衡一下老人要请老朋友来家聚会,而妻子喜欢家里情境的问题;孩子犯了小错,老人认为是妻子的遗传,妻子认为是老人说话尖刻;妻子无笑脸,老人让你表态!。。。。。。
谁还认为中国人的生活质量高呢?
我们经常看到欧美人到四五十岁还神气活现!看看布什,普京,一溜小跑地登上转机!我们的男同胞呢?四十岁,眉宇之间早已丧失了英武之气!虽然脸上也会带着客气的微笑,但那笑容绝不灿烂!
我们的女人就更是痛苦,坐在办公室,一边承受竞争压力,一边惦记孩子如何如何。
回家后琐事一堆,经常无暇顾及原本漂亮的面庞。还经常怨妇一般向丈夫抱怨生活得不满。
亲手将丈夫推向他年轻漂亮的女同事!
所以我观点是:完善法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妇女生子一律不工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