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周作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海淘生涯

乡下人,觉得周作人海淘的这些都不属于必需品。

TOP

回复 7楼夕拾朝花 的帖子

农村很少吃糖的啊,乡下人通常有盐就可以了。三年自然灾害是没经历过,但我七零后,小时候家里真的几乎不需要白砂糖,过年除外。猪油也属于锦上添花,平日里根本用不到。记得老爸做过“忆苦饭”给我吃,真心没有一滴油,就撒点盐花,我是吃不下去,但过去乡下人就是吃这个的。对农民来说,周作人心心念念的这些东西,都是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须。不过哪怕是这样,也从没听说那时候有饿死人的,上海农村。因为不管怎么样,种地的总有粮食嘛,没有白米总有洋籼米,再不济也有山芋土豆野菜啊。想不通怎么就能饿死人呢,看到好多文章说某处饿死人多少多少,总是觉得很奇葩。

[ 本帖最后由 chgtq 于 2016-4-22 11:17 编辑 ]

TOP

回复 9楼秋贝 的帖子

是啊,农村总归有蔬菜有粮食,又不是真的有大灾。上海农村也是要上交粮食的,日子是很苦,可是没到饿死人的程度。我们那个村,即使是苏北逃难来的一家人,也把孩子都养大了。江南人家,哪里不能找一口吃的。

TOP

回复 11楼梦回故里 的帖子

这个不清楚,可是政府难道会专门照顾上海?比如人家亩产三百斤交三十斤,上海只要交十五斤?自然环境不好的地方才会少交吧,产出少的地方拿什么交。我瞎猜哦,是不是有的地方浮夸风特别厉害,上报的产量远远超出实际,那么好了,交粮食的指标也相应提高,为了交出这些公粮,只好自己饿肚皮。上海人么,比较不那么革命,不肯放卫星,反而养活了自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