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小学数学竞赛-奖励冰激凌卷-圆满结束

小学数学竞赛-奖励冰激凌卷-圆满结束

如何给数学竞赛命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前些天为了准备2007年小学数学总决赛,我们出了一张选拔卷,但是没有什么人响应,也就作罢了。

昨日看echooooo提出的六年级试题,略有感触。

这里把我准备的小学竞赛卷作为附件提供给爱好的小朋友,答案直接这里短信或者邮件yunxiu@yeah.net

作为娱乐,奖励前两名如下:第一名 哈根达斯冰激凌卷100元,第二名 哈根达斯冰激凌卷50元。

答卷截至本周五(7月13日)晚24点。

前两名这里公布网民后,短信告知地址,奖品下周三前快件送达。成绩相同者以答案送达时间先后排列。

以诚信为原则,大家下载后自我监考,时间120分钟。
对象:2007年9月初一同学,或者更加小的同学。

可能有些家长的电脑没有安装math符号,计算题显示不正常,这里补充如下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4 00:18 编辑 ].

附件

小学数学测试.rar (22.75 KB)

2007-7-9 09:59, 下载次数: 287

111111.jpg (31.96 KB)

2007-7-9 11:02

111111.jpg

TOP

里面新题不多,计算部分大家可能认为“超纲”。
计算题直接参考的2006年全国小学奥林匹克总决赛-计算题,因为本来是作为这个比赛配套的,所以直接引用了两题。.

TOP

回复 #3 echooooo 的帖子

欢迎!
做好以后,答案直接发给我们就可以了。

老猫老师:每道题分数一样,不照难易排列。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9 10:15 编辑 ].

TOP

这些题都有小朋友一听马上就明白的解答,主要是考思想。.

TOP

回复 #9 wsh6151 的帖子

欢迎!
有一点不严密,忘记补充了:分数相同的以交卷时间早晚排列名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亮妈 于 2007-7-9 10:40 发表 \"\"
报告老师,第3题有数字14,2,43代表啥?
我看了,没有这些啊,排版正常。.

TOP

是不是word版本问题?还是没有安装math符号问题?题目是这样的:

3、1+11+111+...+(100个1) 这个和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多少?

mathtype下载地址:http://www.mydown.com/soft/245/245544.html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9 11:29 编辑 ].

TOP

电脑要安装mathtype才能完全正常显示。没有安装的,参考我上面附了截图。

mathtype下载地址:http://www.mydown.com/soft/245/245544.html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9 11:30 编辑 ].

TOP

题目对的.

TOP

回复 #37 老猫 的帖子


答案收到后我们都会有回复确认,如果12小时内没有收到我们的确认,请告知。.

TOP

回复 #39 ninomami 的帖子

可能安装的时候,你没有注意看注册码,应该有的。

Jessie_Shi:喜欢自己思考是好习惯,好学生的问题一般都很难,老问老师可能被误解为故意给老师难堪。这样的小孩,稍微点拨就可以了,以中长线的角度看最后取得一流成绩的都是独立思考能力强的。
我听说到了高中阶段“强人”基本上都是“单干”了,老师很少能辅导得了了。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0 11:07 编辑 ].

TOP

呵呵,今天下午一直开会,没来得及看。
谢谢大家批评,的确其中新题很少,在二楼已经说明。计算题2、3、4是后来加的,完全照搬2006年全国小学奥林匹克决赛的计算题部分,当时考虑是作为2007年小学奥数决赛训练使用,主要目的是提示大家需要记住这些公式,因为去年考了。
应该是券,不是卷,谢谢红老师。.

TOP

比赛圆满结束,大家基本上都采取了短信的方式寄来了解答,仅一位使用了email。
优胜者是:
第一名:PL721
第二名:baifly

请上述两位尽快告知邮寄地址、电话,以便奖品顺利寄达。
Jessie_Shi、wsh6151、echooooo、阿黄也完成的非常出色,与前两名相差甚少。

小朋友们答题的统计结果参考下面的统计表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第5题最为简单,选手们都答对了;
其次是第4、6、10题,正确率超过80%。
最难的应该是第3题、第12题,选手们无人答对。
有两位选手对全部问题做了解答。

特别要指出的是,老猫老师的两点预言都成为事实:
1)第一名果然是90分;
2)第10题比较容易,大多数同学都给与了正确的解答。
这充分体现了猫老师对目前学生的数学状况很了解,教学经验极其丰富,题感异常准确。

第三题解答如下,12题需要一定的讲解,以后有机会再讲吧。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4 08:21 编辑 ].

附件

结果统计.JPG (9.33 KB)

2007-7-14 00:16

结果统计.JPG

第3题.JPG (16.5 KB)

2007-7-14 07:31

第3题.JPG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07-7-14 08:50 发表 \"\"
正喝着牛奶,忽然想到12题怎么做了。
要让所有的线的交点都在圆环内,且在内圆内和外圆外没有交点,就可以了。容易证明。
牛奶是好东西。
.

TOP

根据大家提议,我们把选手正确率低于50%的几道题解答如下:

7、甲乙两人在一个长为50米的游泳池两端同时下水游泳,甲、乙两人速度分别为35米/分钟、15米/分钟,问从出发开始半小时以内,两人在游泳池内遇到      次。
解:第一次迎面相遇是50/(35+15)=1分钟,以后每过100/(35+15)=2分钟相遇一次,所以半小时内迎面相遇共15次;第一次甲从背后最上乙是50/(35-15)=2.5分钟,其后每过100/(35-15)=5分钟追上一次,所以半小时内从背后追上共6次。合计遇到21次。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4 16:31 编辑 ].

TOP

8、若相同汉字表示相同数字,不同汉字表示不同数字,则在等式:“学习好勤动脑×5=勤动脑学习好×8”中,“学习好勤动脑”表示的六位数最小是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4 16:29 编辑 ].

附件

第8题.JPG (22.13 KB)

2007-7-14 12:26

第8题.JPG

TOP

直线分圆环是从看到了2005年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选拔题:“在平面上画一个长方形能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如果画三个长方形,那么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的时候想到的。其实这类问题的解题思想都是一致的,最基本的类型就是"n条直线把平面最多分为多少部分?"

12、请问用9条直线最多把下面的阴影部分分成       部分。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4 16:28 编辑 ].

附件

12.GIF (10.24 KB)

2007-7-14 16:27

12.GIF

TOP

引用:
原帖由 桃之夭夭 于 2007-7-14 21:34 发表 \"\"
第八题不用这么复杂,应该从理解上来解答。因为甲速度比乙快,所以甲是主导方,通过思考可以发现,无论追上还是迎面遇到,甲每横渡一次泳池会且只会遇上乙一次,半小时甲一共游了1050米,即21次横渡泳池,所以遇 ...
解答非常巧妙!
这个解答当甲半小时游的距离不是50的倍数的时候,需要对余数进行讨论,这往往比较难讨论清楚,而且当一次相遇发生在游泳池边的时候也要另外加以讨论。我们提供的解法,更加有一般性。
但是这种做法在遇到追上正好在游泳池顶端的情况时,也就是从背后追上和对面相遇的数据发生重复的时候,需要把重复的次数给去掉,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2006年“我爱数学夏令营”的接力赛第4题。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5 07:56 编辑 ].

TOP

第9题正确率正好50%,所以开始没有提供解答。
9. 解 :设这份资料共A页,单份复印费为P1,23份复印费为P2,则P2=20P1。
Ⅰ)A>300
P1=300×15+(A-300)×10
=10A+1500
P2=300×15+(23A-300)×10
=230A+1500
=20P1=20(10A+1500)
∴30A=19×1500, ∴A=19×50=950
Ⅱ)A≤300,23A>300
P1=15A
P2=300×15+(23A-300)×10
=230A+1500
=20P1=20×15A
∴70A=1500,无解。
Ⅲ)23A≤300,P2=15×23A=23 P1>20 P1,无解。
∴A=950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7 11:15 编辑 ].

TOP

关于12题,和宽度没有关系,肯定是能够画出来的。
就比如2005年业余学校考了这样的题:三个矩形把平面最多分为几部分。作图也是能做的,只是要大一点,不然看不清。主要是学生能够理解“思想”很重要,思想理解了,题目也就不难了。
前天和三升四的几个小朋友讲了这些问题,令我意外的是十多分钟都理解了,而且能举一反三了!现在小孩接受能力很强!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7-17 11:16 编辑 ].

TOP

图如此好看,怎么画的?
我几何画板的使用一直处于初级阶段。.

TOP

很多情况下,人的大脑总是走得更远、更超前一点。
天文物理学中的著名例子,人类发现的好几颗星星,理论都走在了前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