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诚邀考王他爸进来!大家一起来讨论: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孩子的学习变得快乐一些?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08-1-15 09:51 发表 \"\"
砖头抛了这么多,考王玉咋还引不来?
哎呀,我中学板块去得多,没主意到这个帖子。
很多家长都说得很好,先支持一下。.

TOP

搬块大砖头

看了各位聪慧的爸爸妈妈的帖子,感慨颇深。作为一个过来人,相比WW上的大部分家长,我在孩子教育上所花的心思是有差距的。之所以结果比较成功,可能也有运气的成分吧。
我们经常会说“因地制宜”,我们对下属企业的指导也是“一企一策”,同理,对孩子,我们要“因孩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正如阳光妈妈所说:“任何方法都是以自己的孩子为基础。适合自己的未必适合别人。”因此,我说的只是一般感受。
1、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有效率的学习。学习之不快乐、甚至成为负担,相当大的原因是课业过重。人都是有惰性的,天生自觉、勤奋的孩子少之又少。大量的作业压向孩子,挤占玩乐的时间,如何快乐得起来?但是,孩子们不得不完成过量的作业,所以,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幸运的是,我们做到了。当时我和我弟弟住在一起,他的女儿比我家孩子大一岁,同样的作业,她每天做到十点半,而我儿子只要做到七点钟左右。集中精力做一小时作业,比懒懒散散做三小时作业的效果要好得多,而有大量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就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孩子终生受益。上外附中有个女孩掌握了5门外语,应该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经营你的孩子,让孩子有兴趣地学习。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产品,我们要倾注精力去做的,不是让孩子学得更多,而是学得更好。
经营是多方位的。小学阶段,是产品的设计和前道加工。我一直说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对家长来说,还有金钱有限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合理分配资源,即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学习的项目。适合的项目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适量的学习才能保持孩子的兴趣。所以,不要让孩子学习不适合他的项目、不要强迫孩子过量的学习。我们开头是学画画的,学了两个月,发现他没有兴趣,就转向围棋,一直学到中预、玩到高一。他有兴趣,就能学好。
经营是分阶段的。这是一个工艺、流程的设计,是节奏的把握。我们从围棋起步,三年级加入了奥数,五年级寒假拿到了业余五段,立马放下,集中攻奥数,拿到上外附中面试通知后,临阵擦枪搏英语。我的感受是,证书不要多,但要过硬。如果我们又要学奥数、又要学围棋、又要学书法、乐器、等等、等等,孩子就会抵触、就会失去兴趣、最终失去效率。就像俗话说的: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沪谚)。
3、欣赏你的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俗话说:瘌痢头倪子自家好。家长经常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的孩子,我们也经常听到家长们谈论孩子那些被放大的优点,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当着孩子的面多夸夸自己的孩子呢。欣赏你的孩子,就是不仅发现他的优点,而且要利用他的优点,激励他的信心。我们不能老是搀着孩子,因为他终究要独行,即使我们还不得不搀着他时,我们也要设法“偷懒”。刚上WW 时我有一个帖子:没有不偷懒的孩子、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如何既省力、又把孩子教育好呢。我的办法是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责任心,让他自己往前进路上奔:一年级时,成绩稍好一点、听话一点,就能当上小队长了。于是,我就说:你是小队长,要为小队的同学做榜样呀,应该是小队里成绩最好的呀。他当然听得进去,后来一步一步引导他为班级争光、为年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只要敲打敲打,他就像装了发条一样自己往前奔了。因为,他知道,要对小队负责、对中队负责、对学校、家长负责。孩子一旦进了轨道,一般不会出大的问题。
4、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发展往往会有距离。如果我们经常把自己的担心、着急传递给孩子,往往会形成对孩子的压力,成为他的心理负担,从而造成负面影响。2003年,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孩子高考考了561分,在当年,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我回家对孩子说起这个事,他当即回答我:不要要求我考这么高的分数,但520分我是一定会考到的(复旦的分数线)。其实,孩子就是反感我对他施加压力,尽管我只是羡慕这个分数,随便一说而已。高三开学后,孩子得到了复旦大学的招生承诺,那时他对我们说:其实,我在高二时就不想参加高考了,就想通过竞赛保送复旦。我想,或许当年那个561分给他造成了额外的压力?
“让我们孩子的学习变得快乐”,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学习动力问题。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兴趣,为自己、而不是老师、为家长学习,才能感受快乐。我们在职场打拼,如果不是为了五斗米,而是为领导的业绩打拼、为他人的晋升打拼,我们会快乐吗?尽管我们在背米,但整天被逼着干不乐意干的、不胜任的、味同嚼蜡的活,我们会快乐吗?噢哟,俗了,俗了。就此打住。
.

TOP

两个相关的帖子:
http://ww123.net/baby/thread-4420972-1-1.html
http://ww123.net/baby/thread-4411203-1-1.html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上面罗罗嗦嗦一堆是对付小屁孩的。
当时我们教育孩子也没有什么清晰的思路,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回过头来理一下,拉拉杂杂、断断续续的,也参与讨论吧。
曾经想写一个系列贴,去年小升初阶段被砸后,不敢动了,怕担“晒孩子”的罪名,呵呵.

TOP

回复 59#连妈 的帖子

回复 56#sxm 的帖子
昨天下半夜回帖的,今天继续。.

TOP

从娃娃抓起,为孩子打造一个出色的未来!


与各位家长共勉
.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妈妈 于 2008-1-16 12:33 发表 \"\"


我觉得,老师的话不一定全对的,最了解孩子的还是父母。
对,这个老师说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xm 于 2008-1-16 09:16 发表 \"\"
晒了你一家,造福千万家,该晒还得晒.

考王他爸,你家孩子寒暑假是如何自己安排的?你列出要求布置任务吗?进行检查和考核吗?
暑假计划是大计划的子计划。在小学阶段没有作特别的安排:
1、围棋增加了一次,三大一小。安排了打谱、复棋。
2、奥数由少科站安排,好像也增加了。
3、制定了“好宝宝”守则。因为放假有空闲,我们管不住他,协商制定了“好宝宝”守则。回家后让他对照着复述一遍一天的活动。四年级不再搞了。
4、四年级暑假安排了16次“张思中英语”培训。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安排的唯一一次外语培训。正如培训班老师说的——终身受益。
总的思路是暑假要充实一点,但不剥夺孩子放假的权利,所以相对还是比较空闲的。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7 00:19 编辑 ].

TOP

回复 59#连妈 的帖子

“考王BB, 知道考王是很聪明的,你是否碰到过他觉得我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就可以考高分, 所以学习不是特别努力, 有点松松垮垮的现象, 你是怎样处理的, 又是怎样培养他的勤奋精神的?
我家现在碰到了这个问题,儿子成绩不错,可是不是门门功课全班第一,但是老师经常反映学习态度不端正,今后后劲会没有的(这是老师的原话)。 虽然他读书是轻松的,4年级了,一般作业也是7点前就完成了,好象学习没负担, 成绩总分在第二到第六。围棋,EF英语, 游泳也是他喜欢的。但是超级不爱做作业,每天的作业是在我请的退休老师的监护下完成的。我一出差,必定拉下作业(假装漏抄等等小伎俩)。  他们老师也跟我说,需要探讨象这类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1、老师的话说反了。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成绩不错的孩子,恰恰是今后有后劲的。因为这样的孩子聪明、有潜力;而十分努力的孩子,已经展示了他最好的状态和结果,这就很难期望他再有什么飞跃(除非方法上有重大改变)。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成绩的差异反映了他的专注程度和努力程度。专注,就是他的心思是否在学习上。上外附中的强人很多,我的孩子不是最聪明的;上外附中努力的孩子很多,有的简直是读书机器,我的孩子没有他们努力。区别在于,我的孩子比聪明的孩子努力一点,比努力的孩子聪明一点
2、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自身条件(性格、爱好等)有差别,外部环境(学校、家长、同学也有很大差别),你家这样的类型,关键是要启迪他对学习的兴趣。有一次我在小范围说,我们的孩子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立马被孩子打断,他说,我反感“责任心”,学习是为了兴趣。其实兴趣是基础,责任心是境界。在我们的教育中,围棋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411234&extra=page%3D2%26cycleid%3D178
3、勤奋精神是很难培养的,一般来说懂事了,就会努力一点。勤奋是境界,是心理层面的,好奇是本能。教育孩子有一个启发好奇心、激励好胜心、培养责任感的递进的过程。小学阶段,有一点聪明、加一点好胜心(上进心)、加一点好的方法,应该就不错了。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7 00: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连妈 于 2008-1-16 12:50 发表 \"\"
对呀对呀, 阳光MM总结的好,我就是想培养孩子这股子钻研的精神。有这股子劲的话,将来干事业怕什么呢?

老实说, 大道理也沟通过不止一次,每次谈完话,他好像全醒悟过来了,可是过了几个星期,又开始拉作业了, ...
阳光妈妈说得很好。聪明的孩子应该加点“料”。关键是你加什么料。他要糖,你给辣,口味不对。口味是可以变的,但需要诱导。诱导就是让他产生兴趣。
我们没有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用他的话说是一路玩到高二的。大量时间是看喜欢看的书、看电视。1998年暑假看世界杯,可以看到下半夜。中预(98年)开学不久,有一堂作文课,题目是“我喜欢的一首歌”。同学们在构思时想到了校园广播热播的一首歌。为了引用歌词,有人哼了起来,一时间教室里形成了“大合哼”。90%的孩子写了了这首歌。我孩子写的是一首世界杯主题歌——“我们是冠军”(原文是英语)。1998年上外附中第一次采用自荐加面试的方法,6000人报名,1500人面试,录取120人;足球是团体项目,冠军实际上是一个冠军团队。用“我们是冠军”来形容上外附中的新生,师生都很认同。当然,文章的核心是冠军的责任。
.

TOP

回复 72#连妈 的帖子

回复 73#cshi2 的帖子
什么是“对孩子要求高”?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哪位妈妈来出出主意?比如海豚训练法?当时我们有较高效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要学围棋,不得不抓紧时间做回家作业,他喜欢围棋,所以就抓紧了。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连妈 于 2008-1-17 09:27 发表 \"\"
很感动考王爸爸半夜的回贴,我觉得为何WW网上那么多人想听你的建议,源于你的责任心和热心帮助人品格。
确切地说,我家没有考王。我们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中考、高考,以后也不会去考研究生。他只是经历了一些测试和比赛。因为我过去在某高考论坛偶尔用这个ID登录,结果在WW注册时偷懒,没有另外想一个ID。
受MMs的启发,我继续补充我的观点:
1、开智要趁早。“有一种说法:只有让他慢慢长大,到懂事的那天”。果真如此,那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家长很急。男孩子懂事晚,在现在的应试体制下,女孩子平均比男孩优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人预测:2040年后,中国将是“母系”社会。他们的依据:现今的教育制度,现今的高考制度,多年来高考的题型,现今的教师队伍……还有,貌似会成真的中考比例问题,等等。这些如果不改变,以后,“醒”得比较晚的男孩子都被拒在高中门外,将来当现在大中城市目前缺失的“蓝领”。一向比较会读书的女孩,将来都是“白领”。各企业的高层将被高比例的女性占领,国家机构也难免,等等。那时……。那当然是危言耸听。但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外界,我们就要改变自己,让我们的男宝宝尽早懂事。
不过连妈宝宝的老师的观点不尽准确。对连妈的宝宝来说,学业越往上,越有难度、有挑战,或许会越有兴趣。就如阳光妈妈说的,开窍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当然,能启发他早开窍更好。
2、快乐,过程重于结果。享受快乐主要是享受过程,sunny筒子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只是为证书而学、为家长、为学校而学(孩子有权利这样认为),为“我”以外的“X”而学,孩子很难快乐。家长可能更关注结果,也更能感受结果的快乐,但学习的艰难主要由孩子承担(话说得有点重了,呵呵)。王菲在歌中唱道:“你喜欢不如我喜欢”,孩子是喜欢玩滴。所以,我们要通过诱导使家长的目的成为孩子的兴趣,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厘定我们的目标,尽量使两者契合,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快乐。如sunny所说,使“孩子乐于学习,并从学习知识中得到快乐”。
我在帖子和短信中发现,不少家长的不快乐源于孩子不喜欢奥数。其实,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的。如果一定要孩子学,孩子得不到过程的快乐、家长也得不到结果的快乐。
3、我们的孩子93年入小学、98年入中学,我2006年刚学会打字,所以在教育方面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同时,我们当时也没有刻意研究过如何教育孩子。上了WW,受了感应,才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比较自觉、比较“要”,主要是得益于围棋。他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达成目的。顺便说一声,我发现现在的围棋教育比较功利,教棋的老师自身也缺少围棋文化的浸润,就棋论棋而已,不似当年我们的老师知道很多掌故,会讲一大堆故事,以棋理启迪人生。我认为,很多东西都要举一反三,才能事半功倍。学一是一,那时知识,举一反三,那时能力。举一反三,知识就有可能几何级数的则家。举一反三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阳光妈妈提到生活中的细节,我记得一个。1998年6月,孩子在玩耍时右手小指不慎骨折,当时我们已经被上外附中录取,按理期末考试参不参加都无所谓,也没有人要求他参加期末考试,但他坚持要参加考试,他的想法是,他参加了,班级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数会提高一点。对这个理由,我们无权阻止。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8 02:28 编辑 ].

TOP

91楼香甜MM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与本主题有很大关联度的、同时也很重要的视角。
对WW上的家长来说,我们的经历已经是陈年往事了,所以sunny筒子说的“传道解惑”是不敢当的,论坛上的MM说的都很好,常常给我很大的启发。
LP大人一觉醒来,提醒我不要老三老四、误人子弟!闪人!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8 02:37 编辑 ].

TOP

寒假了,学习任务减轻了,孩子该快乐一点了吧。
http://ww123.net/baby/thread-4490873-1-1.html.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