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食人鱼 于 2007-6-29 11:12 发表 
米爸爸、各位BBMM:
我要在这里发表点另类意见了: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小孩在读书前的性格教养已经基本定性了,在1--7岁,家长是最重要的老师,在这段时间,应该已经教会小孩懂得辨别是非了。 ...

关键还是家长。说实话,我对成绩还不如对行为习惯那么看重。有良好的品德,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家长重视孩子教育以及各方面行为发展的,那么孩子不会差到哪儿去;如果家长什么都不管,在家丢给保姆,到学校丢给老师,那么放在再好的学校里都没有用。
只是相对来说,民办的学校有择校优先权,可能会把一大批同样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家庭和孩子聚集在一起,那么学习气氛相对浓厚(而条子生就相对较少了)。没有择校权的公办学校,除了条子生,就是地段生,生源无法保证,家长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甚至择友上。
我是比较相信“轧道”的,小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倾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
本帖最后由 m宝贝 于 2007-6-30 12:1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