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大家都来谈谈,为什么许多人不喜欢去对口地段的学校?而选择去择校?

现在普通小学的硬件也差不到哪儿去,除了一些新建的学校,基本上都有多媒体教学等,跟我们以前不能比的。

软件是个大问题,师资我认为很重要,还有就是教学理念和方法。老教师有经验,年轻教师可能教学方法更新颖,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培养。最显而易见的则是各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出路和得奖状况(其实用这个来区分学校的好坏有点功利,但不然用什么来衡量呢……)

另外重要的就是生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班级3、40位同学,如果家长都是很注重孩子学习的,注重家教的,那么孩子会很明显的不同。这样老师的教育重点就可以放在学习上。而不是部分孩子不爱学习家长也无所谓,部分孩子行为习惯很差家长也不在乎,那样的话,孩子和孩子之间也会有互相感染的问题。

有钱的住宅区未必就有高素质的家长和孩子,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体会。我们读的私立幼儿园,学费比普通公立的翻了近10倍,家长有的生意做的很大,有的工作很忙,孩子什么都不管,交给保姆和老人带,也有的是宠孩子的一塌糊涂。这样的孩子好斗、暴力倾向,家教差,但家长都不以为然,有的家长从来不来学校,孩子一直坐校车,家长什么情况都不了解。有的是知道自己孩子不讲道理但是不管,只要自己孩子“不吃亏”就行。

而学校是只要肯出这么高额学费的,自然全收,根本不会选择。老师又怕得罪这些有钱的家长,说重一点动辄投诉丢饭碗等,反正也总归是报喜不报忧。小朋友之间打闹出了问题,也是让你们家长自己去解决吧,反正都是有钱的主…….

TOP

引用:
原帖由 食人鱼 于 2007-6-29 11:12 发表 \"\"
米爸爸、各位BBMM:
我要在这里发表点另类意见了: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小孩在读书前的性格教养已经基本定性了,在1--7岁,家长是最重要的老师,在这段时间,应该已经教会小孩懂得辨别是非了。 ...
关键还是家长。说实话,我对成绩还不如对行为习惯那么看重。有良好的品德,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家长重视孩子教育以及各方面行为发展的,那么孩子不会差到哪儿去;如果家长什么都不管,在家丢给保姆,到学校丢给老师,那么放在再好的学校里都没有用。

只是相对来说,民办的学校有择校优先权,可能会把一大批同样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家庭和孩子聚集在一起,那么学习气氛相对浓厚(而条子生就相对较少了)。没有择校权的公办学校,除了条子生,就是地段生,生源无法保证,家长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甚至择友上。

我是比较相信“轧道”的,小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倾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 本帖最后由 m宝贝 于 2007-6-30 12:1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