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两个叉叉晚上就不能睡我一个房间里。(他只是睡我床旁边的地板的床垫子上

专门用来起夜的,不刺眼,主要是不刺的眼,因为我跟他说"晚上自己起来小便,不能吵爸爸妈妈睡觉

我儿子起床(包括现在冬天已经到来)的时候,都不能吵睡觉,他的闹钟不能闹醒,他起床穿好衣服就得轻轻地关门出去,我一般早上都是11点左右醒。

宝宝每天都会跟我说无数次的"妈妈我真的很爱你的",说了不行还要做,所以他还经常给我挤好牙膏放好水,就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衣服,晒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多的孩子,他真不依恋母亲么?可见内心不是这样的。为了可以能够睡在“母亲床旁边地板的垫子上”,他必须不得不完成并做好母亲对他的要求。

我们家是没有在床旁边的地板上放垫子睡的习惯的。
除了过去住房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有一家几口蜗居在几平米的房间里,晚上在唯一的床边上打地铺,现在还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
看电视里有旧社会的丫鬟睡(坐)在主人床边,守着主人,并且绝对不敢打扰到主人的好梦。还真不敢相信这样的是发生在母亲和亲生儿子身上。

宝宝说爱你还不行还要做,我很想看到您这位妈妈对孩子的爱说了做了哪些?难道就是在他出色的完成你制定的要求后给他一个可以睡在你床旁边地板的垫子上的机会?

的确,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将来长大成为没有独立意识的“啃老族”,但一定要走到另一个极端才是正确的?

我的孩子我认为也非常有自主和独立的意识,在认识的同龄孩子中不算差的,但我从来不会象楼主您这样苛刻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是的,我认为您的做法实在是苛刻,对一个4岁多的孩子来说!

从您的字里行间,我不断的看到“不能”、“不行”、以及无数个“我”。“不能吵我”、“不能刺我眼”。等等这些,您真的是出于爱您的孩子、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么?那样的话我想应该于您孩子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吧,而现在,您的思想、您的观点、您的眼里,都只有你自己!我非常同意您先生的观点,您的所谓的“爱”近乎没有人性!

父母和孩子的爱应该是相互的,孩子再小,也有他的独立人格和亲情的需求。因此不能单方面的要求孩子为你做什么,跟不能单方面的要求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是一样道理的。

4岁多的孩子,对父母有正常和自然的情感依恋,这不等于他不能独立,让他能感受到他对父母的需要有回应,也就是父母爱的表示,我想更能完善他的性格。

多的不说了,我们假设,如果您的孩子长大了,他沿袭了您对他的这套“独立”教育来对待您,在您需要感受子女的亲情的时候,给您制定种种“规矩”,做的好了他才可以来看望您,或者才允许您“睡到他床边地板的垫子上”,到那时,您也许能体会今天他的感受。

当然这是假设,也许您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亲情需求,又或许您会制定更严厉的“规矩”,只许父母放火,不许孩子点灯,或许您的孩子长大了依然会象小绵羊似的乖乖的听话,继续按照您的“规矩”做人。
只是,这样的话,不是又违背了所谓的“独立性”了么?

对不起,措辞比较激烈。不知道您写这些是故意哗众取宠引起别人注意,还是真实的反映了您的“人性”。在您眼里孩子过于粘人的妈妈们固然可怜,可在别人眼里,如此自私的您或许更加可怜。.

TOP

我想和我持一样观点的家长并不是一定要批评楼主什么,而是实在看不过您给自己孩子定的所谓“规矩”,我们可怜的是孩子。
可正如您所说的,每个家长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也许您的孩子是特别乖巧,也许是已经习惯了这样,我们也是多嘴一说。

再讲2个例子吧,见仁见智,也算借您的帖子和其他各位家长分享:

我们就读的幼儿园是私立的,总经理是台湾人,夫妻2个都是从事幼儿教育的编幼教教材的。以前记得听过介绍,他们有个女儿很年轻就已经是国外某知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有次在一位幼教博士给家长们做的《人文教育》的演讲会,听到这样一个观念:
孩子学龄前,家长的作用是“养育”,照顾孩子的生活,养成孩子的性格,帮助他们学会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上学后,家长的作用是“教导”,教会孩子学习知识的方法。
青春期,家长是孩子的“战友”,站在孩子身边帮助他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帮助他们渡过逆反期。
成人后,家长是孩子的“朋友”,这个时候才可以和孩子互相依靠,分担家长的喜怒哀乐,是孩子精神上的伙伴。而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依靠。

以上不是原话,也许有我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前面有位家长举的例,说的是一个非常自理的孩子,长大了未必成功,下面再讲个亲戚的孩子,从小被宠爱的例子。

我们家有个亲戚,逢年过节大家会聚聚。儿子还小,带去他们家做客,我随口说“不要皮哦”。男主人马上说“有撒关系啊,侬让伊随便白相,男小囡就是要皮啊。”
接着他又说:“我们家儿子,小辰光出去他妈妈不让抱,说让伊自己走好来,我就抱的,还能抱到他20岁啊?有一天等侬想抱了,伊不肯让侬抱来!”
我们笑了,那个被老爸“抱大”的儿子现在已经工作了。
高中的时候,和几个同学迷上乐器,让老爸买了套架子鼓,自己找老师学,父母从来不管他学的怎么样了,现在业余时间还在别人乐队里参加演出。
大学的时候迷上电脑,自己寒暑假勤工俭学赚了钱买电脑,零用钱都不用。
毕业前自己找实习单位,以前勤工俭学和实习的单位都联系他,要和他签,根本不用爸妈操心这些事。
我跟他聊上网,他老爸在边上笑:“这些我们都不懂的,跟他(指他儿子)有代沟啊,哈哈!”


我们都反对“溺爱”,什么才是溺爱?难道军事化的训练孩子,一切都必须按照“规矩”来,才是避免孩子成为“啃老族”的办法?

个人认为: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能力和要求。
把18岁的当3岁孩子来对待,那是“溺爱”;把3岁的孩子当18岁来要求,那是苛刻,是拔苗助长!
.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ximama 于 2006-12-26 10:17 发表

真的吗?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想起一个朋友,她是从小寄宿长大的,不过她父母还是很注意疼爱她,可是她告诉我,她这么多同学,80%现在都不幸福,她绝对不会给她孩子寄宿的。
我也很抵触寄宿,虽然我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

记得很久前听过一位也是自我感觉非常骄傲的妈妈,相当的摩登,据她自己说,从来没抱过女儿出门,从女儿出生就是交给全职保姆带着睡,负责孩子的一切,她从来没有晚上起来看过孩子,给孩子喂过奶(吃奶粉长大的),把过尿。
她说每次她说她女儿不好的时候,女儿就躲到保姆那里去,说她的保姆对孩子特别亲(除了没生她女儿吧,生下来就是保姆带的有感情了),一看见她要发脾气了赶紧带着她女儿出门玩去了。
说后来女儿大些了(2、3岁),长的很漂亮很可爱,但他们夫妻根本没法带孩子出去,孩子不听她的话,只听保姆的话……她一生气就把保姆辞了,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去“做规矩”。
说现在好了(那时候她女儿好像是中班吧),回家什么也不要她操心,吃饭穿衣自理能力极强,很独立的。
我们问她,那你女儿跟你亲嘛?她说她女儿还是会提起以前的保姆,但她不以为然的说“小孩子有什么关系,过一阵就忘记了”。

听她自己说的这些,我感觉和现在听楼主说这些一样,自己非常骄傲,但听的人觉得很心酸。

还一个寄宿的例子,是在旺网看到的,说有个妈妈在给女儿(也是寄宿的幼儿园女生)洗澡的时候,女儿无意说了句:学校的水好烫。
这位妈妈听了心疼不已,再也不想让女儿小小年纪离开父母去受罪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iantianzenzen 于 2006-12-30 19:06 发表
试问各位MM们,有几位能向LZ一样“心狠手辣”啊?像LZ每天睡到11点,WW上的MM有几位有这个福气啊?
...
心狠手辣估计是找不出第二位的,睡到11点的肯定不在少数,有个寒假如何托儿的调查里,全职妈妈占了很多分量。

不好意思的坦白,偶也是睡到12点起来的,老公儿子上班和上学,继续睡个懒觉,12点要起来,阿姨来干活了。.

TOP

很久没进来看这帖子里,如果只看了后几页没第一次看的那印象,我也以为进了个育儿有方的慈母帖。

看完了楼主新的补充,恍然大悟,天冷了,需要加一件马甲(也可以叫做补丁)套套。楼主的育儿经里告诉我们,先要赞!马甲还不错,簇新的呢。

以上是玩笑,下面客观的说吧:

首先,楼主的育儿心得里,对孩子提的那些要求不过分,只是放在一个4岁半的孩子身上来说,太苛刻了,如果他今年8岁10岁,我也完全认可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

其次,如楼主自己前面所说,她写这篇东西的本意,是看到旺网有的妈妈在苦恼孩子早上赖床等坏习惯(其实有些牢骚里也充满了母爱,既“责备”孩子更多的是怜惜)。在此情况下,楼主应该是带着些许“骄傲”的情绪发的这个帖子吧,分享她的宝宝只4岁就能在早上起床和晚上起夜的时候轻手轻脚,决不吵醒父母,完全一个人独立自理。
当然,很多妈妈的羡慕使楼主越发高兴,又追加道她要求儿子爱她光说不够还要用行动表示,比如每天给她挤牙膏等等。
我和更多的妈妈们却震惊了!一个4岁的孩子,母亲要求他生活完成自理,目的是:“绝对不能吵醒母亲睡觉、不能在晚上起夜时让灯光刺到母亲的眼”!
第三,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或许天生有不同的资质,但也不会是生来就能做到这些的。
毕竟时4岁孩子,当然有可能没有很好的完成母亲的要求,于是惩罚是免不了的。楼主坦言自己对孩子的“奖惩”:“这些要求完成的好的,可以给他(4岁的宝宝)一个睡在母亲房间、床边地板上的机会,反之就剥夺”!
每个家庭对孩子都会有奖有罚,但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情感需要作为奖惩手段,实在太让我们震撼并难以苟同。

全部看完楼主的介绍以及后文补充的她育儿的一些母爱的体现,得一结论:

楼主您的要求是没错的,只是对于4岁小儿来说要求显然颇高;您的目的是极其自私的;您的奖惩手段是惊人的!

不过,话说回来,人与人不同,家庭与家庭也不同。
您的育儿经,只要您的先生和儿子能够接受并自得其乐(从楼主的字里行间看出的确也是如此),别人也管不着。
您愿意说,我们闲着也姑且看看说说自己的观点,不是要指责您,更不是要干涉您。人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同,这是很正常的,您也不必生气。

新年伊始,祝愿您的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

TOP

回复 #159笃三三 的帖子

伟大的蚊子,还是渺小的蚊子,又有什么重要呢?揭开表象看本质,有些话也不过是说给别人看的。

牧师爸爸对蚊子有如此怜悯和慈爱之心,放生一只蚊子又怎么能救全天下的蚊子呢?或者起码可以养一对蚊子,让它不至于孤单而死,也可以让它们繁衍后代,让它的伟大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只是,要委屈和牺牲一下牧师大人自己或者全家,更可能是全天下的人类的鲜血,来供奉“蚊子精神”。

忽然想到佛教也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唐三藏或许可以做到,试问当今世人,又有几位能这么说且这么做的呢。

大多数人没有那么“伟大”,这没什么不正常。人人都是“伟人”的话,伟人也成了普通人。

因此还是那句话:活给自己。只要自己的亲人能接受,不反对,那就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管别人怎么说。


同样,我的文字既不伟大,也不渺小,无视我吧。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