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08-3-25 18:26
显示全部帖子
专家认为——签名有必要 检查不应当(本报关于家长检查作业的新闻引发热议)
不少小学生家长抱怨:下班回家还有一大堆“功课”等着——
天天为检查作业签字,真累人
王伟如、袁玮
检查孩子的作业并签字,如今已是沪上众多小学生家长每天晚上的必修课。最近,不少家长向记者抱怨:“我们每天上班8个多小时已很辛苦,回家后还要完成这功课,少则半小时,多则二三个小时,真累人!”
老师发火
强强读小学2年级,强强妈每天回家不但要忙着检查孩子六七本数学、语文、英语书面作业,还要做助教,帮孩子一一完成老师布置的语文听写、默写生字,背诵唐诗,预习课文,数字的口算题及朗读英文课文等,最后要在作业本及家校联系册上签上大名。
有一次,强强妈加班,回家已晚上11时多,没时间检查强强的作业,便匆匆签上了姓名。结果数学错了好几题,老师发火了,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道:“强强,你妈眼睛瞎了吗?错了题也签名呀?”弄得孩子满脸通红呜呜哭了。这位妈妈百思不解:我们又不是老师,为啥要对孩子作业对错负责呀。
孩子偷懒
老师要求家长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造成了一部分孩子的依赖性。他们认为,回家作业做错了家长会帮助讲解,因此上课不专心听老师讲课,做作业也马马虎虎,根本想不到要仔细检查,难以养成“自己作业自己负责”的好习惯,缺乏责任心。
孩子作业经家长检查签名后,答案大都正确,老师批改十分省心,不断“唰唰唰”地打钩。岂知这钩后面,却掩盖了老师讲课的真实效果。老师不可能把每篇教材的重点、难点都讲解得清清楚楚,学生的理解水平也有差异。作业清一色的钩,使教师看不到自己教学上的缺陷。然而,每逢测验和考试,教学效果便无法掩盖了。少了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孩子差距就出来了。到这时教师才来补缺补差,早已失去了最佳时机。
专家说不
教育专家认为,教会孩子学习本领是老师的任务,除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卷有必要让家长过目外,平时根本不需要每天在孩子的作业本或家校联系册上签名。
特约通讯员 王伟如 本报记者 袁玮
本报关于家长检查作业的新闻引发热议,专家认为——
签名有必要 检查不应当
王伟如、袁玮
本报关于家长检查作业的新闻引发热议,专家认为——
签名有必要 检查不应当
王伟如、袁玮
本报3月25日头版刊登了“天天为检查作业签字,真累人”的稿件后,在本市小学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老师吐出苦水:有些孩子回家做作业不自觉,也有少数家长越俎代庖。教育专家认为,家长签名有必要,但检查就不应当了。
家长代劳 吃力并不讨好
几位小学四年级的女教师昨天向本报打来电话说,让家长在作业、联系册或备忘录上签字目的只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而没有一定要家长逐题检查,帮助孩子订正。但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看到孩子作业有错就紧张了,自动挑起“家教”担子,又讲课又解题。他们不是教师,既不熟教材,又把握不住要点,且无讲解技巧,因此耗时颇多,常常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老师叫苦 不得已而为之
而一些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并签名的教师吐出苦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有些学生贪玩、学习习惯极差,功课不做少做,如不让家长配合检查作业,日积月累会成为尾巴生而掉队的,这些孩子确实需家长的帮助。教学进度很紧,语文两天一篇课文,数学一天一个章节,能停下来为他们讲课吗?此外,学生下课要休息,中午要吃饭,放学要回家。而教师则要开会、进修、批改作业,哪来空余时间个别辅导呀?所以家长协助检查作业,能切切实实使孩子不掉队。
专家建议 激发学习兴趣
长青学校小学部的老师认为,孩子回家作业做不做是家长的事,而作业做得对不对则是老师的责任,签名只是过渡性的办法。对作业易遗忘的低年级学生和不能自觉完成作业的高年级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而对行为习惯较好的学生意义不大。为培养广大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建议可逐步取消签名。该校还教学生多种独立完成作业的方法,如默写词语,可自己先背出来然后再默写;也可与同学一起相互对默;或事先用录音机录好,然后边放边默,默好后再自己细心检查,养成对作业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告诉记者,签名有必要,检查不应当。家长检查作业纠错,对教师来说了解不到教学过程中的原始信息,影响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也不利于自主独立能力的发展。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小学特级校长章本荣认为,时下少数学习困难、成绩差学生的家长又检查又签名并不是个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及将来参加工作都会有益处。
特约通讯员 王伟如 记者 袁玮
[ 本帖最后由 香茗一杯倚清风 于 2008-3-28 21: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