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wzl_2
(忽略我)
发表于 2008-1-19 13:16
显示全部帖子
因为怀念有伙伴的童年,所以开个亲子园
我小时候是在上海杨浦的新村里长大的,那个时候车子很少,小学以前我都是和男孩子一起玩的,扔钉子啊,扔弹子,还披着床单拿着木头剑和小朋友在老年活动室门口的石子堆上打架,一起蹲在门口拖着鼻涕拍香烟牌子,跟我爷爷去公园打太极拳,去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听很便宜的评弹(那里也有很多小孩子玩的东西),在马路边上花2毛钱租个小板凳晒太阳看连环画看一个下午,还有一次发现一辆废弃的没有轮子的公交车停在小路边,我们从外面爬进去也玩了很久,那个时候还经常看到养蜜蜂的,有些荒地没有人去,我们就在那里采野果子吃,挖个洞烤红薯,蔷薇花的秆子皮拨了嚼嚼有点甜,五角心样子的红色的花和一串红的花蕾里有花蜜,还有蓖麻,扁豆和丝瓜,楼下有水井,小孩的任务就是把西瓜放到打上来的井水里,我们房子后面有水坝(现址为松花江路图门路处),经常在坝上来回走,还吊龙虾来玩.走马塘上还走船.长大了还用红领巾吊着一个脚玩斗鸡,玩着打了起来,就把别人玻璃窗砸了.
小时候最喜欢去的是儿童乐园,有秋千和攀登架,我自行车就是在那里学会踩的,那里的儿童自行车只有2个轮子,基本上在儿童乐园里我可以玩1个上午,那个时候有石头的滑梯,很高很陡,现在很少见了.还有夏天,夏天我们是要搬竹椅子到楼下聚会讲故事纳凉的,大家都带着扇子,一起吃西瓜,到很晚了才回去,小阿姨厂里会发冰霜,用保温瓶装了回来犒劳我,大阿姨给我几分钱去打一瓶冰水,都是我很期待的事情.冬天的时候鞋子坏了,底边上有个洞,就踩在雪里,让冰冰的雪水渗进去把袜子浸湿然后踩在雪上可以发出很响的咯吱咯吱的声音,爷爷经常带我去看电影,很小的时候看了好几遍<苏小三>,看了不知道怎么就哭了,现在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读小学那年我得了甲肝,就在家画画做兔子灯,点蜡烛的,后来着火了.我们的房子也很好玩,我们经常从扶手上边滑下来,再爬上去,从一楼往到三楼,我想我现在还算比较会做事,都是因为小时候玩得比较痛快,我们的沙包都是自己做的,里面装点米,还有3毛球,还有毽子,现在小孩恐怕有很多都没有见过了.
现在回想小时侯觉得最开心的就是没有大人管,因为没有那么多车,没有高楼大厦所以没有穿堂风,没有卖孩子的,大人没有那么忙,据说我爷爷一个人上班就可以养活全家7口,虽然质量不高,但是压力不大,那个时候吃什么都比较香。
我们发明了那么多机器来节约时间,然而谁不曾感到时间的压力,如果我们必须使用街角的公用电话,使用煤球炉做菜做饭,用手洗衣服,用老虎灶打热水,我们都无法想象生活会怎么样。顺便问一下,超市的洗发水真的需要占据那么一长排有几十个品种吗?我们的人文精神必然被我们的创造发明所湮没。
怀念我用菜蓝买菜,油瓶打醋,排队买面的年代。
[ 本帖最后由 wzl_2 于 2008-1-20 10: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