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9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小儿郎 加国-中国 读书札记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26 17:50 发表 \"\"
可能我操心的和大家不同,很多家长比较关注学习,操心怎么能保持孩子学习的紧张度和强度。我比较关注的是孩子内心和人格的发展。

我不喜欢听到一会这个同学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啦,一会要孤立那个小朋友啦,一会又莫名其妙被批评啦等等,不希望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关爱和感恩,我觉得这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更要学习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这点大的孩子,不能在同学中感受和学习到互相关爱,而是互相竞争、互相歧视、甚至互相报复,搞小心眼什么的,而只有会这些的孩子才能讨老师喜欢,我觉得太可怕了……
看到这一段,一定一定要握手!
我们曾在某学校只呆了半个学期就转学了,原因就是我实在看不惯学校里的氛围和校风---老师每天没有笑脸,吼叫孩子,老师对暂时落后孩子的打击,老师对调皮孩子的侮辱,实在可怕。。。其实我儿子不算皮甚至还比较听话,我知道他暂时还不至于受到那么可怕的待遇,但是短短几个月,他开始用狠毒的词语描述同学(跟老师学的),开始用低劣的眼光看待事情(如果不持这样的观点就会收到排斥),在他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同学之间的友情,只有小团体的抱团,还有团体之间的斗争,以后有机会整理一下,离开一年了我还在刻意回避着。。。才小学低年级啊,我们毅然离开了那所所谓的名校--我不知道你儿子在哪一所,但是我们离开的这个是和你们在一个区,不知我算不算片面,我觉得这边的氛围都有点的,家长也普遍紧张!
继续看帖子,真心希望后面大家已经讨论出一点办法,在这个环境下,我们作为家长,学习如何保持孩子这颗珍贵的童心也是一个大课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1-29 15:12 发表 \"\"
我觉得你可以看看我跟LZ推荐的一本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里面对于“公平与不公平”等等都有很可观的一些理解和解释,我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能以此引导孩子如何看待和思考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这样看, ...
看到这里,感觉kathyzhang是比较崇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很多事情更加愿意去从多角度思考?
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也常常愿意去换个角度看,然后给出更合理更心安的解释,可是,我却总是希望孩子能循着他的天性发展,先不要给他引导尤其是哲学这类非常深厚的东西,“无为而治”是我一直渴望的,但说实话,我做不到,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承受力?矛盾和纠结拿出来讨论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3 10:10 发表 \"\"
我周末带孩子参加了我们公司组织的一个公益活动,叫:“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心灵培育”志愿服务”活动,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孩子是生活在最底层的,长到10岁还是第一次吃到匹萨的,但是就是这些孩子也有他们阳 ...
回复完了还在继续300多楼的研读,想不到你已经很快给了我回复,多谢哦!
等我看完会搜索一下你说的这两种组织,看看有没有契合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29 15:56 发表 \"\"

是的,一点没错!

怎么和学校和老师磨合,我现在一点不抱希望了,当孩子多次碰到正确的思想被老师否定且批评后,我不再有任何希望。我只能说,我们当父母的尚且会反省自己也有错误的时候,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
呵呵,惊人的相似。曾几何时,我认定人与人之间总是可以沟通的,与老师之间是需要磨合的,而现在,我基本放弃了,即便我感觉老师很不错,我也不愿去多做多说了。

举个例子,儿子有个年轻的老师,刚来的时候充满了工作激情,对孩子的耐心无与伦比,给孩子的作业量也夸张无比。。。三个月过去了,从儿子嘴里我知道老师开始凶学生了,作业从一开始记得布置并讲解到布置下来不批不讲解,到现在基本忘记了 这个结果我似乎一开始就猜到了,只是不能确认。。。

我很理解老师,我也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她初衷很好,但压力太大,工作太累!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呢?绝不是单方面的,似乎孩子,家长,老师都是无奈,在这个无奈之下,沟通,磨合也都显得没有力气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3 10:50 发表 \"\"
孩子的天性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当他开始提出问题,比如我前面说到的:“公平与不公平”,这一定是他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够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那么借用“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里浅显明了的讲述,他懵懵懂懂地能够明白一些道理,而且我觉得主要是自己也能从中想到一些问题,毕竟很多方面也是我们所受教育没有学习和考虑过的。
在比如,孩子说道:“想做个乌龟,这样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如何引导他思考自由的问题呢?如何引导他思考竞争的问题呢?如果他从我们这里得不到很好的引导,让这么小的孩子如何“无为而治”呢。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问个问题。
我明白的 其实我也是探讨,无为而治是一种境界,但能领会其精髓的人估计都很少,更何况我。
我的孩子曾经算是一个比较有个性有想法的孩子,但几年书读下来,基本已经磨平了,我想这就是环境给他带来的思考,进而改变,仔细想想,我的引导没起什么作用,对于引导,我真是惭愧 。。。回来说幼儿园碰到事情,孩子不看书,也会自动矫正吧,看了书,又是不是真的能懂呢?会不会给他们小小的心灵加上一点负担了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mermaidmermaid 于 2010-11-29 21:57 发表 \"\"
是, 我也是同上面tommi妈妈的看法
好的教育,应该不是让家长,孩子自己去悟“道”的
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有助力,反而徒有阻力
举步维艰
孩子们竟只能逃出去了。。。。。
所以大家都不再指望学校,依赖学校了。。。像我们小时候,家长能对老师说孩子就交给你了这样的,现在还有吗?
现在的老师,功能大致就是--输送知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30 08:24 发表 \"\"
同意大家说的, 学好中文一定要学古文。 我一直很怀疑五四运动废除文言推广白话, 。。。

目前阶段让孩子慢慢接触古诗, 爱上古诗是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 
其实有个很好的途径,练书法。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
我家孩子学过一阵子,还是非常好的,目前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原因,我们中断了,但我还是一直打算让他学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3 12:41 发表 \"\"
是吗?正好我们孩子学校的特色就是书法,他们每周六都要去学校写大字,3年级后变成课内的学习任务。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在这个学校,我不知道他能否坚持下来,真是有点枯燥的哦。
大概因为是学校的教育。。。我们是在老师家里,孩子很喜欢去的,可惜我现在太懒,不愿意跑那么远去求学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 12:12 发表 \"\"
前一段时间跟我以前的一个老领导(他今年70了)聊天,他劝我对于孩子的教育尽量顺其自然,然后跟我讲了他几个兄弟姐妹(他有6个兄弟姐妹)的成长过程和目前的状况,我有时候就在想,可能我们现在都只有一到两个孩子, ...
看到这里,发现,和上文提及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2-13 12:47 发表 \"\"

毛笔字吗? 嗯, 确实是个好主意, 我家小子的两个字实在是太难看, 寒假正想给他练字的。

小孩子能理解毛笔字和中国文化的关联吗?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也属于“无为之治”的一部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 12:12 发表 \"\"
回复 485#DXMOM 的帖子
所谓的言传身教,其实不也就是做好我们自己就好了吗?
这个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孩子其实不需要教,父母做到了,孩子会看会听会学,父母,好比农夫,小树枝有点歪了,扶一扶就好了,如果天天撑着,小树枝最后还是会倒。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2-13 12:58 发表 \"\"
不知道人家老师是怎么教书法的。 是不是除了笔画还会讲一点中国古代的诗画赏析, 呵呵, 好像要求太高了点。

我原本想寒假里面自己教儿子硬笔书法。 o(∩_∩)o...因为毛笔咱自己没功底。。。
一开始肯定是枯燥的,毕竟,任何学习的过程其实都需要量的积累,再有质的飞跃啊!
浮躁的社会正是对我们做父母的最大考验。.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2-13 13:06 发表 \"\"
这个“无为而治” 是一个极高的境界。 它和不闻不问看似形似, 但其本质是截然不同的。 我觉得, 要把握好这个无为而治, 家长需要极高的功力, 极好的耐心, 需要很好的自身素养, 又懂得儿童的心理, 理 ...
这个没错。。。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过去那种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太是无为而治的最佳实践者,她们什么都没做,但只做了一点,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对孩子满腔的爱!.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3 13:10 发表 \"\"
其实我跟着LZ看了她说的国外的教育模式,可能也就比较和你的“无为而治”谋和,在我看来国外的教育模式就是利用自然法则,优胜劣汰,我那老领导因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他家的孩子都“无为而治”地成了材,而那个 ...
现在太浮躁了,明明知道错了,都难以掉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3 13:18 发表 \"\"
你怎么知道这样做就一定是错了呢?当然我们也无法保证我们这样做就一定是正确的。

我还是觉得1056#DXMOM说的更到位哦。
浮躁的一颗心做事,怎么都是错的,,,我其实也在说自己
无为而治啊,让我再掂量几年吧。.

TOP

回复 1061#m宝贝 的帖子

相对好多了吧。
我现在看到14页了,看到你关于“指责孩子缺少家庭教育”的观点,非常认同,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同理心,一个社会如果都没有友爱,这是最大的悲哀。.

TOP

回复 1063#DXMOM 的帖子

我也没有去过农村,不知道“内幕”,呵呵。另外,我不是说所有农村老太太了,只是指部分,小部分,那么几个,呵呵。。。貌似许多伟人都有一个最懂哲学的老太太母亲。。。所以,社会就是一所大学堂,他们也有大学文凭的!

我每次心态不稳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你爱他吗?他还不够可爱吗?想到这里,想到这么一个可爱的人能天天在自己身边,也该无欲无求了。所以,我想说,无为之治是很难,但大爱和宽容我想做妈妈的应该努力!

另外,我其实一直觉得教育的重心不是学到多少东西,而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无为而治”也一定是基于这个层面的,否则,在学习知识面前,它肯定不如超前学拼命教来得强大。

[ 本帖最后由 xiaoximama 于 2010-12-13 13:43 编辑 ].

TOP

回复 1069#DXMOM 的帖子

我尊重每一个父母的选择, 因为我能看到在这背后父母的一片爱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2-13 13:54 发表 \"\"
回复 1068#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找个孩子能突破的地方加把劲, 其他放松些, 这样事倍功半。 过去学问值钱,是因为知道的人少。 知道的人多了就贬值了。
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 探索能力。说起来轻松, 但做起来还是要规划好, 否则扛不住。

学校不是教育的全部, 只是教育的捷径。 走捷径的人多了,捷径的效率就低了。
说的太好了,捷径并不好走!
能不能分享一下关于突破的规划?.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0-12-8 11:11 发表 \"\"


很认同您的观点,也有同感。中国文化似乎是为成年人准备的,一定要有了很多人生的经历,才能感受领悟的。我感觉中国文化里少了一些孩子气,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受受西式教育,成年以后开始读读古代经典,还是挺不错 ...
不晓得三字经这一类,是不是孩子真的喜欢?我小时候没读过,现在读起来觉得有意思。
我儿子说喜欢的,是真心的还是因为我那么说的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2-8 11:37 发表 \"\"
在孩子的教育中, 家长的心态太重要了。

一般我们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比如昨天我给一个老同学打电话, 她说起她五年级的儿子奥数, 其实已经很棒了, 但她还说: “和人家那些。。。是没法比的。 ...
这里面穿插了不少你与儿子的对话,不得不说,你儿子发展得很全面,有思想有个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