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LZ 太苛责自己,也太苛责3岁的宝宝了。

LZ家的女儿跟我家女儿小班的时候很象的,也是不肯让小朋友回家,要哭的。与小朋友处理矛盾时简单、暴躁(自认也不是很有耐心MM。)。自家女儿3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还是孩子太小、太缺少玩伴(也许是独生子女都存在的情况吧)使然,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大人说的道理。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简单地寄希望于寄宿制幼儿园来解决孩子成长中性格发展的一些问题,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冒险。况且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简单,甚至粗暴”的。

。
毕竟“沟通”是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掌握得很好的东西,让3岁的孩子掌握,有点超之过急了。我的经验是遇上情况要坚持多给孩子讲道理,让她慢慢去理解、尝试更好的解决小朋友间的矛盾的方式,也慢慢懂得好朋友一起玩过后,以后还有很多机会一起玩,让孩子逐步学会沟通。当大人中的一方开始觉得不耐烦的时候,换一个人来处理孩子的问题会更好(现在的BBMM外面的压力都很大,很难保证一直都有耐心教育孩子。)。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这些在当时看似很“严重”的“性格”问题会慢慢消失的。这也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的地方。
想要让孩子在家里不要“为所欲为”,关键在于家里的大人要有统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甚至是教育要求。简单地讲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上不能是“双重标准”,在LZ这里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到了家里其他大人面前就被认为是不痛不痒,甚至是“好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不能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原则和对不同行为正确性的是非判别标准(孩子被大人搞糊涂了,不明白到底哪种行为才是正确的。),结果可能就是在家里“无法无天”。
LZ才三岁的宝宝,不要太早就给她“定性”了。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性格的可塑性也是这样。我女儿今年大班毕业。也已经从三岁时的娇气、胆小、暴躁的“小魔女”,变成了今天跟同学相处融洽、会表达、活泼、自理能力强的小姑娘。
请原谅我说一句过激的话,如果LZ仅仅是希望通过寄宿来“强行改造”孩子的性格,这种方式真的是值得商榷的。千万不要用对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一个仅仅3岁的孩子吧。
[
本帖最后由 anag 于 2009-6-12 10: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