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小力妈妈
(......)
发表于 2007-5-18 15:34
显示全部帖子
潮流之中,自信第一
我就想不通,计划生育实行了这多年,孩子越来越少,高校录取率越来越高,社会又进入了老龄化,今后劳动力终将供不应求。再加上改革开放全球化,从小到大直到老,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么紧张,孩子这么辛苦?
中国的教育真是越来越疯狂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学校、社会、家长齐心协力,成果斐然阿。到了应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研究创新的大学时代,从小灌大的学生们既缺少这方面的愿望和能力,也缺少应有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所以大学自然就“技校”或“职校”化了,没关系,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功利的目的走到一起来的,只要毕业能找个好工作就OK了。
我的教育原则是,学校要教的,我就不教。学校教育的内容其实很少,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每学期那么几本教科书,特别是语文,拿到手就看完了,真佩服语文老师能用这个上一学期的课。所谓课业负担重,无非重复内容,换汤不换药地让小人反复练习而已。如果就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还要再去上什么课外补习强化,小人学到的东西岂不太少了?而如果说要“跑在人家前面”,超前学习,一方面违背认知规律,一方面小人在学校跟班上课又岂不浪费时间?
我们小人现在上幼儿园小班。从没上过“早教”、“智力开发”之类的课程。在幼儿园只上一个合唱,周末报了个不热门的少年宫的舞蹈班,只是希望她不要像我们两个长大驼背,毕竟女孩嘛!去年夏天三岁半时连哄带骗地拉她学会了轮滑,结果比我想象的好,从中学到的东西、锻炼的品质,大大高于轮滑技术本身。艺术方面准备学一种乐器吧,这样小人可终身有音乐伴随。
认知方面,看她的兴趣,能引导引导一下,有兴趣就大大支持,没兴趣也决不勉强。我们小人有整整一书架的书,却到现在只认识数字,英文字母大概还认不到10个,汉字认得哪几个我也不知道。她的文学素养来自我从小的口口相传,从吃奶拍奶嗝时我就念的唐诗,催眠曲也是唐诗,小人很早就对音韵和节奏很有感觉,随口也能邹出几句来。大一点就由我读书给她听。现在读的已经是长篇儿童文学了。不识字有不识字的好处。拿一本图画书可以就上面的图画讲一个漫长而毫不相干的故事。当然,她那架子书抽上一本,文学的也好,科学的也好,她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现代媒体方面,鉴于资源约是稀缺就越显得宝贵,所以从小没怎么控制她看电视。电视总是开着,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不大懒得看,除非是最心爱的小熊维尼,或某个她特别心仪的广告,或是新闻里有了什么引起她注意的东西。电脑也是一样。不过爸爸妈妈的电脑是用来干活的,所以她不大有机会玩。但还是已经会玩了,一些儿童网站可以自由浏览,最喜欢的还是google earth。感谢google earth,我们小人很容易地就理解了太阳系和地球构造还有板块漂移什么的东西。只是后来带她坐飞机时,原想她会激动万分,她却一个劲地说,飞机怎么飞得这么慢阿,没有google earth好看啊!
无论学校还是兴趣班补习班都难以学到的,更是社会的知识和基本的世界观。我想这些可能更多地要走出家门到外面去逛逛。电视其实也是极好的信息来源,正面新闻或负面新闻,都是宝宝最好的教材。宝宝最近自己画了一张“英语报纸”给喜欢看英语报纸的爸爸。内容经她自己解说,全是如何助残扶弱,令我这个当妈的都颇为感动,马上收藏之。长大一点就应该让她多参加义工活动罗。现在嘛,多到外面去疯疯,和小伙伴们讲讲私房话,傻笑疯跑,学会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自己处理自己社交圈里遇到的问题,就是宝宝最好的学习和锻炼罗。
不错,一个人长大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但决不止学校里教的,更不是社会上越来越疯狂的教育机构所炒起来的那些。我对小人的规划大致如下。首先她总归要进入这个社会成为普通一员,所以应当和所有的普通小朋友一起长大,进普通教育机构,接受大众化的教育。然后,不希望她做最好,除非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跑在头里的天才,否则精神压力是巨大的。我希望她能在学业上保持中上,在学校里学得扎实,在课外涉猎广博,思想自由,人格自立。她要很早就知道,今后的路要自己走,决定要自己做,房子要自己买,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现在信息畅通,大家真的很容易焦虑。其实许多爸爸妈妈无非也是看了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就改了初衷,给自己的孩子更大的压力。说到底还是自信不够啊。家长自信不足,孩子更加没有信心,结果弄得大家都忙忙碌碌,学了这个考了那个心里才有了底。最后是那些开班的考证的都赚翻了。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吃得消吗?我要相信也要让自己的宝宝相信,她可能不是,其实也不必做众人眼中最好的,但她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我要给她机会让她今后有能力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