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成功掌握了汉语是否有那么大的启发性呢?也许有,但也许没有。
我们是否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或者样本的特征上,而不是个案上呢?我们知道,大山的情况从统计学上讲可能属于小概率事件,在作分析时没准需要被从样本中剔除掉的。
我个人觉得,我们需要有作语言学研究的BBMM们在这里提供一些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研究结果来说明问题。比如学习外语vs不学习外语、早学习外语vs晚学习外语、不同外语学习环境下等等的样本群体的比较研究成果。
我这里提供一个美国的网站,里面有一些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不一定能够说明问题,毕竟英语和大多数美国人所谓的外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有同根生的现象。但是方法上可能有借鉴的地方。
http://www.cal.org/resources/digest/subje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