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初中育儿话题】(05)与蛋糕老师论谈:初二孩子特性——“烂污泥”?“橡皮泥”?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暑假里,晚上基本跟小H泡在一起——半小时CCTV-9的英语新闻,半小时ICS的英语新闻,一小时的钢琴,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口译练习,40分钟到一小时的日本动画片《网球王子》。
-----------------------------------------------------------------------------------------------------
内容这么丰富,要到几点睡觉啊?小H也看网球王子了,我们现在看得少了,家里有一厚沓书没来得及看,还要做作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我还是希望孩子趁暑假里好好休息,多睡睡,多吃吃。我们每年一上学就瘦。现在,越来越想通了,不要压力太大,经常自我安慰以后出路多着呢,女孩子别那么辛苦死读书,还是多开眼界更重要。.

TOP

回复 42#H爸 的帖子

H爸教女有方。小H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我家的能这么自觉就好了,我们一般九点多就自动要求睡觉,再看下去也没啥效果了。而且现在也会和我对着干,估计到了12岁的逆反期,苦口婆心已经没有用了。做家长真累啊!多啰嗦嫌你烦,打骂更不行,我女儿说:打是疏,骂是恨。你应该多多保持微笑。.

TOP

引用:
原帖由 醉醉妈 于 2008-8-6 23:23 发表 \"\"
学长、学姐、学妹……
这么多的学在前面,真是很文绉绉的。

到初中板块来,我们可以保持一年做“学妹”。.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8-7 10:34 发表 \"\"
天天看《网球王子》,听着N遍的“学长”,“中毒”蛮深的说。
不叫“学”字头也行,就叫“小考王”、“小蛋糕”、“小久久”、“小不二”吧。
学妹经常跟在学姐学长后面追所谓的“流行”,最好学姐学长都是读书劲道很粗的,我就让她去做尾巴,沾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8-7 10:36 发表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争取后来居上
压力好大呀!估计只能仰视。.

TOP

引用:
原帖由 joicexie 于 2008-8-10 11:43 发表 \"\"
想到外面学, 我已经让她在网上搜过了, 初级班有很多地方教的. 下午我就带她去看看.
街舞在静安寺附近有地方教的,教练跳得哈灵,身材一流,我同事在学,每次跳好浑身大汗,确实要花体力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语儿妈 于 2008-8-12 01:11 发表 \"\"
H爸、考爸好!
    偶觉得,散养、圈养都不一定合适,关键是“养心”。不一定在孩子的学习上管头管脚,但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中,父母一定得倾心滋养,孩子就离不了大谱。
    养心,有三大好处:
    第一,懒人父母 ...
语儿妈高见。最近我越来越感到中国教育下缺失的东西,哪怕父母再努力都没有用,因为孩子要适应整个大环境。唉,真想早点离开,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对孩子太摧残了。“养心”的境界太难做到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art 于 2008-8-14 10:01 发表 \"\"

其实到哪里都会有标准来衡量,不用分数用其他的手段,没看到奥运吗?用什么衡量呢?数字!如果加一个“化”在后面就无所不用了。躲是躲不了的,即使躲到庙里,和尚做功课也要量化的,做不到会用不上斋的。
也许到最后是这样,数字做为一部份的考量标准,但是中国把这个学习过程弄得太固定思维了,太不快乐了。你看国外的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很多人给人的感觉是轻松,幽默,而且很自然,就好像是他与生俱来的。其实这是他们教育的结果。
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会提问,不会质疑,越大越如此。而西人,你说他考试不怎好,他就会问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也敢于说出来。各种国家的孩子在一个教室上课,忽然楼顶上传来很响的声音,中国孩子说:装修。印度孩子说:打雷。法国:是不是大白板掉地上了?美国孩子:哦,我以为是一群大象在楼上跳舞呢。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8-14 13:23 发表 \"\"
例子举得蛮好,结论却是太绝对:
“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会提问,不会质疑,越大越如此”。——都是这样吗?
“而西人,你说他考试不怎好,他就会问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也敢于说出来”。——都 ...
嘿嘿。有个美国高中老师,在上海教了五六年(做教学研究的),其间接触了大量的中国学生,他说:中国学生很聪明,就是问题太少,那么多年了,我和学生说如果有问题,随时欢迎,一个人也没来过。
千奇百怪的问题有:为什么A,B,C后面一定是D?为什么只有26个字母?这是一个丹麦的初中生问一个英国同学的。.

TOP

回复 180#heart 的帖子

一边偷偷上网瞄一眼回旺网的贴,一边在回上班N多的邮件,还要不断地切换中英文的键,我思路已乱套了。

是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在拎不清的老外又来烦我了。。。质疑太多也不好啊。.

TOP

哦,怪不得他要质疑,我把他LP的姓打错了,他LP不跟他姓,特例。

言归正传,美国老师是正宗的,还出书呢,主要他觉得课堂上还不够活跃吧,比较Quiet..

TOP

回复 185#香甜蛋糕 的帖子

是啊。要防网管关网。打工就是这么烦,还真羡慕全职妈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heart 于 2008-8-14 17:25 发表 \"\"
根据以上资料得出结论:
外国人的聪明是问出来的,所以外国人要聪明就问啊问,活跃。
中国人的聪明是想出来的,所以中国人要聪明就想啊想,安静。
以后工作时就是另外一幅景象。

记得听郎咸平说过,外国人都是一板一眼,在流水线上每人负责一个环节,他能做得很好很精确。
而中国人的话,老板应该给他们一个圆桌围成一圈,一边做一边聊,效率才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