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楼上的妈妈们:
我们小一是在包玉刚实验学校上的,小二时移民了。这些chapter books是女儿在这里的学校的作业,每天阅读一本,每周学校图书馆借一本;其他百科类书籍(如DK Eyewitness Books )是这里公共图书馆借的。
小一在包玉刚时,刚开始的阅读很容易,读的是Scholastic level (I) (II) 和其他一些分级读物,老师根据学生水平逐步增加难度。到后半学期老师才根据女儿的水平让女儿读chapter books。 那时也是每天阅读一本书作为家庭作业,一周图书馆借一本。这样下来小一一学年,阅读进步很快,到了国外女儿英文没障碍,很快就适应了。
我是看到这个题目“学英语离不开文化”,深有感触,进来跟贴的。看着女儿学英语的过程和老师采用的方法,想我们以前的事倍功半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我觉得很多体制内学校目前还是用这样的方法),真是很有感触,我小时候花几年时间学下来的水平,还不如女儿小二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