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关于奥数学习的一些思考

关于奥数学习的一些思考

学习奥数是培养孩子思维品质的最好手段,但决不是唯一手段,孩子喜欢别的也能培养思维品质。
      过去我自己玩数学竞赛的时候,大家说:玩数学竞赛的人都很聪明。自然洋洋得意。现在看到家长送孩子学奥数,说:再不学奥数就被人说笨了。出离愤怒。
      奥数是好东西,但是也不能说不玩奥数的就是笨蛋吧。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不一样的,现在学校教育已经趋向于把孩子教成一摸一样的了,家长居然也要这样。为什么一定要全部挤到奥数一条路上去呢?哪怕学习历史也能培养出很好的思维品质。

学习奥数是为了培养思维品质的,但如果为了升学建议还是不要去玩,可能会坏了家长和孩子的心态。
      思维品质可以供给人一生所需要的能力,无论你通过何种方式培养的。如果为了升学,首先就把奥数的作用看小了。实际上为了一个小目的,比如升学,比如找工作,所去做的事情,心态都不纯粹了,于是做事的时候就会有偏差。所谓无用乃大学,真正作为兴趣才可能成为终身的事业。
      当年小爱说过,作为一个物理学家,通过教物理来养家糊口是可疑的,他情愿做一个水管工,而业余时间研究物理。于是,美国水管工工会将荣誉会员称号授予爱因斯坦。 都不是好人(小爱最早的一些研究的确是业余的,他当时的职业是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

学习奥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但不要老是想着得奖,得奖只是副产品。
      由于奥数是为了培养思维品质,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去培养,毕竟每个人身上存在着思维品质。我尽量避免使用“正确的思维品质”一词,因为什么是正确的,不应该由我们去评判。
      但是学了奥数是不是就要得奖呢?当然不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奥数的,适合学奥数的孩子不会超过孩子总量的5%,有人甚至估计到1%,不管如何,很少。有很多孩子被父母逼着去学习奥数,还要被爸爸妈妈逼问,为什么不认真学习。最终对奥数这样好东西失去兴趣,而且有可能被认为是笨的。

建议所有的家长去看一部电影《小孩不笨》。.

TOP

只要是探讨问题,就没有得罪不得罪的问题。

个人认为原因还是在于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由于小升初考试消失之后,究竟以什么来评判一个孩子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初中的校长们选择了奥数,于是奥数就成为了一个热门。在这个问题上,数学老师是受害者之一。区别只是在于另一受害者--孩子们--更惨,没有钱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的去看所谓的社会风气。看到一个帖子,说连夜去排队报名什么兴趣班。家长们会说,别人都去了,排了这么长的一个队,要排一个通宵,别人都去了,我不去就吃亏了。但是有没有想过,即使一个通宵的队伍,恐怕不会超过一千个人吧,实际上还是一小部分而已。如果家长们放松一点心态,不要去赶任何独木桥。孩子们也少受一点苦,教师们也少受一点苦,大家都可以多一点时间去玩,有什么不好。

记得在很多人下岗的时代,大家都在找谋生的方式。大多数人看的是什么赚钱,然后去做。有一部分人在看我能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就去做,并不管是不是赚钱。大家想想哪种人最终会赚钱呢?回到教育孩子,家长们的选择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6-12 11:19 发表 \"\"
也看到那个帖子了,感觉那个老师也就能带孩子去得一个一等奖,家长们就去排个通宵,家长太辛苦,孩子还不知道家长们都在忙什么。

现在跟风现象很严重,家长们为什么就想不出领先一步的方法吗?
一等奖又如何?

人生的一小步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6-12 11:19 发表 \"\"
也看到那个帖子了,感觉那个老师也就能带孩子去得一个一等奖,家长们就去排个通宵,家长太辛苦,孩子还不知道家长们都在忙什么。

现在跟风现象很严重,家长们为什么就想不出领先一步的方法吗?
现在能带一等奖的老师,有些是真本事,有些却不是真本事。
如果学到了真本事,再拿个一等奖,自然高高兴兴。
如果没有学到真本事,而拿到了一等奖,对孩子的将来恐怕是有危害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pipi9623 于 2007-6-12 11:41 发表 \"\"
一个幼儿园级别的讲故事比赛一等奖,就能吸引家长通宵排队报名,LZ家里大概每天都交通堵塞。
感觉上pipi9623隐含的讲本人是一个好老师。
事实上我家没有堵车。.

TOP

现在凡事都提丛林法则。
春秋大义到哪里去了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echooooo 于 2007-6-12 12:58 发表 \"\"
爪哇国
不过现在看来爪哇国不算远。.

TOP

世上最远的不是天涯海角,而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双鱼 于 2007-6-13 13:12 发表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无良的商人用来欺骗无助的父母。.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