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难带的孩子,可能是“高投入高回报”型儿童

难带的孩子,可能是“高投入高回报”型儿童

转自华尔街日报

威廉(William)出世后不久,母亲多萝西·福林特(Dorothy Flint)就发现他是个难带的孩子。威廉老是哭个不停,还得没完没了地喝奶;睡眠不好,做母亲的只好在半夜里开车带他出去以平抚他的情绪;同母亲分开会让他极度地焦虑,多萝西只好跟他形影不离。这位住在马里兰州克罗夫特市的可怜母亲说道:“他真是个难带的孩子。”

后来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多萝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现年四岁的威廉找到了一家很棒的托儿所。威廉很快就在众多孩子中脱颍而出,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遵守课堂纪律。他出众的社交技能赢得了老师的表扬。多萝西说,虽然威廉很难带,但对她来说回报也不小。

Getty Images
难带的孩子的特征很明显:哭闹过于频繁、焦虑、情绪波动、怕生、粘人。双方都是上班族的夫妇如果养育了这样一个孩子通常会很担心孩子去托儿所后会有怎样的遭遇。研究显示,易感脆弱的孩子如果在幼儿时期被虐待或者遭受过挫折,以后成为问题儿童的可能性会比一般人高。

不过新研究有了令人振奋的新发现:这些难带的孩子幼儿时期如果能得到适当的教导,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后来居上,超越那些普通的孩子。这些新发现就如何评判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给父母们提供了新的指引。

良好的幼儿期教育很重要,这一点不言而喻。不过伦敦贝伯克大学(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心理学教授杰伊·贝尔斯基(Jay Belsky)说,最新研究显示,对于那些最难带、最易感的儿童,良好的早期教育取得的效果会是异乎寻常的──这些儿童堪称是“高投入,高回报”型儿童。贝尔斯基教授曾经参与攥写了有关此课题的多篇论文。

多萝西·福林特听说了此类研究结果之后,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改变。而通常她得到的反馈都是:“对不起,您的孩子脾气真是太差了。祝你好运。”

即将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的调查对象是968名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对其追踪调查了整整11年,测定了这些儿童的性格、出生到5岁接受的教育、一直到六年级时的成长状况。贝尔斯基博士是论文的攥写者之一。该调查显示,如果是同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到六年级时,与那些性格平和的孩子相比,那些性格不好的孩子行为问题及同老师的冲突更少、阅读能力更强。而那些接受了糟糕教育的孩子其表现则完全相反: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同老师的冲突更多、学习能力更差。

为了确定幼儿期教育的质量,研究者们参观了一些幼儿保育机构,对成人同儿童之间的互动进行了评估。他们观摩了教师同学生的互动频率,综合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判师生互动的质量:老师的态度是否热情、正面,是否积极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行为及言语是否做出积极的反应,是否营造出了积极正面的氛围。教师如果对待孩子态度冷漠、经常批评或者训斥孩子、营造出消极紧张氛围,其教学质量就被归入差等行列。

在儿童六个月大时便可以判断其性格,可从以下症状判断:醒着或睡着时是否经常感觉不安或者大哭,是否反复抵制喂食时间的改变,独自玩耍时是否会大哭大闹,是否排斥新保姆,是否排斥新的作息安排,到了新地方或新环境是否会焦躁不安,等等。

奇怪的是,幼儿期教育质量的高低对性格平和的儿童的持续影响没有体现出很明显的区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孩子就可以放任他们去接受不好的教育。贝尔斯基博士说:“从人道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孩子都应当得到良好的教育。”不过,给那些易感的小孩找一位出色的保姆或是优秀托儿所,效果相对会更明显一些。

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道奇(Ken Dodge)说,这些发现“极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有些人生来就比一般人更容易受疾病或虐待的影响,不过现在看来,如果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正是他们也许更可能成为“极富创意的天才”。.

TOP

我家孩子就很难带,可惜我没有能找到一个好的幼儿园。.

TOP

回复 4#shxuco 的帖子

是啊,问题是找不到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幼儿园的。

只能是父母多花力气了。有前途的。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e1972_cn 于 2009-9-27 11:13 发表 \"\"
我觉得,任何孩子都是投入和回报成正比的,和是否难带无关。
是的。

本来难带的孩子都被认为性格上有缺陷,我本来也是这样认为。孩子太过敏感,一点小事唧唧歪歪,心理不强壮。

这篇文章是让我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待孩子,对她更有信心。

耐心的对待孩子,无论难带好带,对孩子都是有很大益处的。对孩子有信心同样如此。.

TOP

回复 22#springmama 的帖子

呵呵,说的是啊。.

TOP

回复 29#嗲虫妈 的帖子

这么强的阿姨,真的好难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