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学初学校的捐款的一些想法
今天晚上小孩睡觉前,特别郑重的告诉我:“下次学校要求捐款,我要捐50元。”——孩子捐了10元,应该蛮正常吧。
因捐款的事已过去好几周了,捐款当时小孩也高高兴兴,没有表示出有什么想法。今天她突然提及此事,我觉得应该事出有因,于是就问了问她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还问了问班里其他小朋友捐多少。
小孩把老师今天的话描述了一遍。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她就觉得自己捐得少了!当然,我家小孩对老师的话有时理解会有偏差,甚至误解。但在捐款之后的几周的今天,小孩为自己捐款的尺寸感到不安和羞愧,那么学校似乎也太看中孩子们的捐款了!把捐款的数目太当成一回事情了!
——如果,学校对每班的捐款数有排名、作考核,则我很理解同情老师的话,可另当别论。
无收入,依靠父母的孩子,他们捐款的意义,不在于数目,而在于对引起小孩对受困灾民的关注,了解在这个国家还有许多生活难保的人,了解自己衣食无忧是多么的幸福,所以要珍惜这样的幸福。
另外补充:我,有收入固定,每次类似的活动单位统一标准分两档,10元、100元(50元),大家对号入座即可。要多献爱心的话,既无人会表扬、也无人会批评,根本就没有人看见和关注谁捐多少。捐款,个人的力量根本帮助不了这些人。
小孩的一句话,令我“心潮澎湃”。不知道该不该写今天的事,希望在这里得到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