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5 21:52 发表 
好的,好的,我很喜欢听你说的,总觉得很特别的,我不喜欢随大流的东东.
我也理解这个老师的,那个校长不对.
但家长要工作,把基础学习交给老师,然后家长配合老师,帮孩子巩固.如果家长都教好交给老师,那么老师成了给家长打分的裁判了,是伐?
我们这学期好多了,家长的事少点了,孩子自觉性反而增强了.
我们这些家长,凑在一起总说以前我们怎么怎么没人管,自己读的书,不也就长大了吗
但是大家都忘记了一点, 我们以前光学拼音、学笔画就学了整整一年;二元一次方程式好像是初一才学的;课文的段落,写作文都是四年级的事儿了;英语也是五年级学习了以后初一又重新滚过一遍的。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都默写生字了,二年级写句子了,四年级学二元一次方程式了。我有个朋友,儿子上课不听,只好自己在家再教一遍,儿子四年级的时候,看到她儿子在玩,她在一旁做二元一次方程式,说了一句话让我喷饭:“我一定要解出这道题!”
你看过孩子的书,肯定也知道,一张白纸进学校的话,孩子没有超级强的能力和注意力,随堂吸收是肯定有问题的。课文里生字那么点,但是其他字一个不识肯定不能过关;数学从20以内加减法到乘除法也就一年,中间还有很多其他概念内容;英文上来就是单词和句子,伴随着字母一起教。
这点进度定死的,老师也被卡死在里面了,怪只怪那些变态的体制,每改革一次知识向小龄化推进一次,我奇怪现在大学里都在教什么啊,到高中都学得差不多了呀。
偏偏,一张白纸进学校的孩子大都注意力不集中,因为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训练,而且这些孩子都很感性,因为父母非常尊重其个性发展,他们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知道学习成绩意味着什么,他们更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师,因为自己有个性,那么就更不讨老师的喜欢了。他们显得很特殊这非常正常,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生长环境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