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择校当然要!好的谁不想要?国家承担提供义务教育的义务,公民履行给孩子读书的义务,但还有择校的权利!
做地段生是权利,做条子生是本事

,做考试生是本事加运气。用不着鄙视条子生,那是当爹妈的本事自己挖的资源自己出的钱。纵观中外历史如果没有“关系”的存在,金钱的运转,好多历史都得改写了。当爹妈的尽了心努了力,后面的路就要看孩子自己怎么走的,走得好,有本事还能再为自己的下一代找条子挖资源
择校已经让各个学校恶性循环,好得学校人越多,名气越大,人就更多;差的学校招不到人,名气就差,人就更少。。。。。。
嘿嘿,俺出个馊注意,给差的学校挂上好学校的牌子,什么东校区,西校区,A校区B校区。浦东就这样,多好啊,名校送到家门口。校长名师每个分校区轮流蹲点,老师也就近上班。
另外,名校除了留条子生名额外,无论地段干脆公开招考几十个,不看证书,不考文化,看综合水平游戏过关形式,如文明礼貌,反应协调等。考试过程公开化,全程用闭路电视放给外面的家长看 ,厉害的孩子当场拿奖品,考试结果当场公布,予以预录取,公平吧!
那些已经被冠以民工学校称呼的地段学校,也可以参照上面的方法,弄个特色班出来,创造良好的生源小环境,来的人就多了。不是歧视民工,没办法,素质这东西很现实。
有很多人认为上学得上路近的,否则孩子5年下来是很苦的。但我个人认为太娇气了。说是5年,去掉寒暑假双休天国定日就剩下3年左右,又有大人送,挤个一辆车没啥辛苦的

。我的孩子2岁就开始跟我上下班挤车上托儿所,车门都在我身后硬关上的那种。公交车是很长见识的地方,嘿嘿,早上8点陆家嘴地铁那阵势咱也母女同“乐”过。丫头早就学会保护自己照顾妈妈了

看到上来小朋友还会招呼一同坐呢! 。想想人家山沟沟里的孩子,每天摸黑起床,徒步几十里的山路,我们算幸福的。
[
本帖最后由 浦东明明妈 于 2007-7-4 13: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