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随着世博人流的剧增,你的观博热情还在吗?

随着世博人流的剧增,你的观博热情还在吗?

世博会,可以让自己和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兼顾锻炼身体,而且离园址区区几公里,所以开园之初,我们热情高涨。在人流量20万内时,参观了三次。
随着电视里的滚滚人流,我们犹豫了。虽说浦西人相对较少,但有次和女儿遇到了一大堆红帽子、黄帽子,结果园内公交都上不去,走得腿断掉。在往育乐湾行进时,遇到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学生们,足有五六十人,我们一路飞奔,眼看胜利在望,人家却转向另一方向。真是
当人数固定在三字打头时,我们已经怕了。古来我国就有噶闹忙的习惯,比如赶集,比如苏州春天的轧神仙,都透着那股肌肤相亲的味道。随着六月来临,毒日当头,再排个两三小时,半条小命交代了。宅在家里吧,最多买张夜票去试探试探。
参博人数的牛市当前,你的计划改变没有啊?.

TOP

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夜票要抢手了。.

TOP

看来大多数妈妈还是义无反顾呀。.

TOP

回复 30#可爱小胖妈 的帖子

如果不是因为人多,而是因为看点少,就不来了,那太遗憾了。
比如城市足迹馆,排队的人不多,但那简直象个小型的博物馆,我家小一生都觉得好。还有浦西的那些案例馆和实践区,也不错的。
先做好功课为好。.

TOP

为了带孩儿他爸开开眼,我和女儿昨天第四次夜票入园。枉费我们一番苦心,他爸的意思是不过如此,挤得没道理。
昨天50万,看上去确实汹涌。越江隧道车,我们等了好几部才挤上,还是加派了的机动车,且连来了四五辆。好多原来没人的国家馆,也排起了长龙。到了浦西,喇叭里广播,石油馆等比较热门的馆都是2、3小时以上,城市足迹馆也要1小时,那时已经6点多了,我们去了案例馆。
回到浦东,接近九点,他爸终于见到了沙特馆前的东方巨龙。我们欣赏了一下夜景,兜了主题馆。11点打道回府!.

TOP

六一那天,因为女儿学校与西班牙馆搞活动,又去了。
回来后讲好,就此打住,考完试继续。.

TOP

回复 78#sunny98807 的帖子

属于一年级的,还要1米2左右的小朋友。个子矮还是有好处的。.

TOP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都去了,而去。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体会,而放弃。
只感受自己的世博,就好。.

TOP

回复 104#鸿飞妈妈 的帖子

灰常有可能.

TOP

翻出自己的老帖子,发现在人数突破50万时,我还是那么有热情呢,自恋一下下!
昨天4点排队,看到了向往的中国馆和传说中的沙特馆,满足!入园7次,基本想看的馆都看过了,接下来炎炎暑热,只有夜场才会去了。
两个月来,在世博园里,体验高科技的魅力,满足味蕾的需求,欣赏异域的风情,同时感受国人素质的差异,经历体力的考验,激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所有的这些,不是那些叫着“有什么意思”的人所能理解的。
只用两个月,就找回了只有青葱岁月时才有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哦,俗了些。.

TOP

回复 122#假居士 的帖子

谢谢哦,家里那位都没送过花呢。.

TOP

回复 123#lingyi妈妈 的帖子

对啊,我觉得用心感悟,才会体验世博的精彩。比较反感别人问我,看了几个馆。这种身心愉悦的体验,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
城市足迹馆里,孩子看到三星堆的金面具,大声叫出它的名字,那是收获的喜悦;中国馆里,和谐中国的往日片段,像邻家阿婆的棕香,那是我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地方;日本馆里,面对大屏幕上随意勾画的家居设施,我们张大着惊奇的嘴巴,那是对明天的渴望;东方文化中心,绚丽的舞美设计,我们迷乱了眼睛,那是对美的畅想。
“美好”的含义原来如此啊!.

TOP

回复 126#lingyi妈妈 的帖子

不敢说请教二字。东方艺术中心在世博轴靠江边的地方,AB片区交界处的最北端。每天有两场,下午4:00-5:30和晚上7:00-8:30,一般上午要到东方艺术中心的西门领票处领取,都能如愿的。就是早些去位置好些。到了西门问问小白菜,少走冤枉路。看完演出,还可以在观景平台欣赏风景,不错的!

[ 本帖最后由 hleilei 于 2010-7-3 08:29 编辑 ].

TOP

回复 127#rosegao 的帖子

是的,是的。.

TOP

今天55万多人,居然和女儿做了分子。
出园前,经过土耳其馆门口,女儿稀里糊涂拿到了闭馆前友情赠送的土耳其冰激凌,虽然有些软了,但原汁原味。老先生高叫着“Only baby!”我家女儿是凑上去的最后一个baby,前三个是三胞胎姐妹,很可爱。
今天是和女儿第七次入园,本人第八次入园。陶醉其中,纪念下!.

TOP

哈哈,应该是昨天了!.

TOP

那是俺刚回家。
昨天是一路从c区走回a区的,全部是高架步道。走到澳大利亚馆前,还欣赏了摇滚乐激情表演,女儿是一路自恋加芙蓉姐姐状跳着舞,从高架上旋下5-2出口的。
快乐就好,希望传递给她的生活态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