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家长完全可以为自己减负(千万不要"管"孩子)

家长完全可以为自己减负(千万不要"管"孩子)

当今家长为何难当,偶看绝大多数是自找的:对孩子期望大、当牌打、不放心、盲目跟风攀比。。。。。。
教育部门和社会的负担是客观的,这里不谈。
其实家长家长完全可以为自己减负:
1、从小放手,少管孩子,无论生活还是学习,让他们自理,不要担心后果;
2、民主对待孩子,让他们自主选择课外学习;
3、坚决拒绝学校强迫补课,不怕得罪人;
4、优选辅导书,推荐精品书,自主选择;
5、培养孩子做家务,让他们从小学会伺候长辈;
6、对学校、老师应该做而无理推卸给家长的行为进行抵制。
还有很多办法,多交流啊。。。。。。

[ 本帖最后由 郝老妈 于 2008-10-15 12:55 编辑 ].

TOP

可能要分两种情形:自觉的和不自觉的。
可孩子的自觉性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培养的呀.

TOP

回复 14#香香爸妈 的帖子

呵呵,未来老婆婆也是这么想滴.

TOP

回复 8#粒粒橙汁 的帖子

大家都是大实话,减负不是一二句话的事情。.

TOP

回复 2#哇萨咪 的帖子

有道理.

TOP

有点走题哈,是家长减负,不是孩子.

TOP

回复 54#小石头妈咪 的帖子

是“伺候”长辈.

TOP

回复 50#麒妈妈 的帖子

这是什么学校和老师啊,太悲哀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gybb0831 于 2008-10-10 08:40 发表 \"\"
我女儿说以后想要做保姆 ,现在回家先瞄一圈哪个垃圾袋里东西多了,马上拎出去换个新的袋子,抢着洗碗,洗衣服,我嫌麻烦都哄她不让她做,因为她做完我还要在后面擦屁股 ,她觉得这些都比弹钢琴好玩
何必担心擦屁股呢?孩子的行为当然没有大人规范,他们是小人啊。侬的女儿真懂事,该鼓励她的呀。.

TOP

回复 61#rachelmom 的帖子

呵呵,“自私”的父母往往培养出了成功的孩子。.

TOP

回复 64#rachelmom 的帖子

是啊,这个自私是加了引号的,说明不是真的不管,而是有技巧在里面。
培养孩子自觉、独立、有目标,父母才能真正减负。.

TOP

回复 67#壮壮妈08 的帖子

老校长从美国看孙子回来说,美国家长也不好当,跟我们一样,天天要签字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壮壮妈08 于 2008-10-10 12:34 发表 \"\"
是中国校长移民过去的吧,哈哈
是啊,他儿子全家移民,他去看孙子,结果代替他儿子天天辅导孙子,说是美国老师很严的,也要求家长“配合”,
看来哪里老师都一样,都要指派家长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8-10-10 13:00 发表 \"\"
会错壮壮妈的意思了,她在指美国那个学校的校长
会错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nibald 于 2008-10-10 13:13 发表 \"\"
强烈赞同LZ.正是因为大多数BBMM的想法,才就造就了我们现在生活环境和教育体制。现在不愿意这样做,是大家都不想改变自己。
说得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wushixiancn 于 2008-10-10 14:41 发表 \"\"
我们是很难改变环境的,只能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我理解的减负应该是教孩子如何轻松而又有效地学习。LZ的几个方法,我觉得是有效、有用的。减负不是不管,而是高技巧地管并且管出好效果来。当然我们才一年级,可能会 ...
同感。会管才能达到少管。.

TOP

引用:
原帖由 gyj19980709 于 2008-10-10 12:33 发表 \"\"
我们也想减负呀,一天工作这么累,回到家还得管好孩子,不是非得让孩子到达金字塔所以才那般的“逼迫”孩子。自觉的孩子我也相信有,但还有大部份并不会有太高能动性的孩子,那就是要管管要盯盯的呀。再说了,学习提 ...
现在不能放手,也许永远就放不了手。.

TOP

引用:
原帖由 wushixiancn 于 2008-10-10 14:56 发表 \"\"
哈,LZ快得么。你们现在几年级啦?什么学校大?孩子一定很优秀吧,你说的宽容别人也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品质,还想讨教一点教育心得。
哈哈,不敢,做家长是小学生,做老师是初中生,侬的经验也够偶学的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心似双丝网 于 2008-10-10 15:50 发表 \"\"
支持LZ,我们是同道中人,一起努力吧。我比较懒,孩子想自己干(该自己干)的事,统统放手。我要求也比较低,只要不是越做越乱、越擦越差,我对劳动成果都全盘接受。准备调整好自己心态,不计较排名、不怕老师面谈、 ...
.

TOP

引用:
原帖由 xuetao76 于 2008-10-10 21:57 发表 \"\"
其他都敢苟同,为什么要孩子从小学会伺候长辈呢?长辈们还没把孩子养育好,何谈让孩子伺候长辈。现在的家长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啊,有点封建家长制作风啊。
从小学做家务无可厚非,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增强他的生 ...
就是要改变父母伺候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观念,有效实施感恩教育..

TOP

引用:
原帖由 elinayi05 于 2008-10-10 22:42 发表 \"\"
偶在孩子一年级时就是按楼主写的这样做的,结果孩子语文考试一直是倒数几名,后来老师和我谈过多次说等到二三年级再管就来不及了,到时候会后悔终生的,后来辞去工作专门管孩子,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很快就提高了,可是 ...
很羡慕侬能辞去工作管孩子,那就不存在减负的问题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蜜元妈 于 2008-10-10 20:34 发表 \"\"
孩子有差异的,教法是一种但要承认个体也有差异的。

我认识的一个妈妈两个孩子决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老大一点不要大人管的,一路顺利特爱学习,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老二就不行,一没有提醒没有看住就闯祸,就偷懒 ...
省力的孩子也是培养出来的,唯一的秘诀就是"不管"..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helmom 于 2008-10-11 20:57 发表 \"\"


我倒是一直认为父母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养了孩子当然要照顾她喽,我也没觉得这是对她有恩,这是我该做的,没做好就是我的错,做了是我应当应分的,没想过要孩子感我的恩。
没有父母是要求孩子回报的,要不要感恩和要孩子学会感恩是两回事。
感恩是我们前进的唯一动力,不懂感恩的人很难想象会真正有出息。.

TOP

归纳一下:
减轻家长负担要考虑到社会环境,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转变家长过分关注自己孩子,盲目跟风的状况,调整家庭教养模式等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紫 于 2008-10-13 15:27 发表 \"\"
估计老师只会烧番茄抄蛋
这个现象真奇怪,真的这么严重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08-10-13 23:02 发表 \"\"
研究表明,中国的孩子不适合放养,需要适度地管束。人是有差异,不可能用同一标准来教育,而且放手也不适合低年级孩子。
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家长是该管的时候不管(小时候),不该管了拼命管(中学)。
偶看到的研究好象都不主张过多管孩子,中国第一教育专家莫过于叶圣陶,他很少管孩子,出了叶至善、叶至诚等,
他们的后代也不太管孩子,有了叶兆言、叶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08-10-14 11:27 发表 \"\"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一直关心的,所以我也多说几句和大家探讨,万一有过激言论请大家谅解。
我没有主张过多地管孩子,说的是适度。其实理念是一方面,度是更为重要的。
我觉得很多家长对什么是管孩子,是否要管孩 ...
理解,赞成。.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08-10-14 13:01 发表 \"\"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你第一个帖子里的说到的,很多都是孩子大了以后的事情,而那些的确应该开始放手,但并不能用来说明“千万不要管孩子”这个论点。
先说第一条,从小放手,从多小开始放手?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自理的, ...
请参考一下叶圣陶“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就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啦。.

TOP

要写下给父母对孩子的十二帖心法之前,
有三个特别的秘方要先给父母服下。
秘方如下:
秘方一 不要管你的孩子!
秘方二 千万不要管你的孩子!
秘方三 千万千万不要管你的孩子!

  除非父母本身心灵已清除净化、觉醒明白,可以不理会这三道秘方,否则尚未转换觉醒徹悟的父母们,真的请按秘方指示服用,因为你们怎么管,怎么错,怎么做就怎么不对,我在前面所写的各种状况问题个案的例子,难道还不够明白吗?几乎所有的问题来源都来自父母本身,还不够可怕吗?除非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社会上的人渣、是罪犯、是没有用的人,否则就请先服下这三道秘方按指示执行,至少先保住孩子不再被你用爱心来摧残他们,当然目前要紧的是自己该如何做才对,你会想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当然是有方法可以改善的,而且很容易,无需用打骂的方式。
  首先,如果孩子跌倒在地或不小心撞到东西时,千万不能打地板或物体给他看,反而是要求他跟地板或物体道歉,无论他跌的多痛、哭的多伤心,都要做到这一点,这也就是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为自己行为负责。
  第二,当孩子弄乱环境或弄坏物品时,不能替他收拾或处理,他既然可以弄乱或弄坏,他自然就可以收尾。如果父母一味地替他做时,等于是在贬低他的能力,并让他不负责任。
  第三,当你向孩子承诺任何事时,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完成或实现你的承诺时,也要清楚交代,让他理解为什么无法完成,不能搪塞,甚至可以请他帮忙,孩子会非常乐意的。
  第四,当孩子为某件东西,或某些事情起争执时,父母尽量不要干涉或是出面用主观的方式解决,协助孩子们建立沟通的观念,父母绝不能去破坏他们对东西的所有权,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如果孩子因争执而吵架时,父母可以学法庭审理的方式,讲求证据、证明,使孩子学会理性的沟通,而非无理的任性。
  第五,当孩子犯错或做错事情,千万不能先责骂,要用同理心的方式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犯错,是不是对这件事先前有误解?协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消除误解,避免再错。如果一直用打骂的方式要求他们,只是会导致他们一直犯错,而且会造成做什么就错什么,最后变成神经质,于事无补。
  第六,当孩子犯错向你承认坦白时,应该要给他们嘉许并鼓励他们去学习面对。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华盛顿就是这样被嘉许出来,日后成为一个伟人。让小孩明白犯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谁都会错。诚实是一件勇敢的行为,是勇者的表现,日后他们会为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并且诚实和正直,没有借口跟理由,为自己负责。
  第七,如果孩子有过错,实在不能原谅必须处罚时,处罚的方式,必须双方先行沟通,是孩子同意并可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处罚,但千万不能用暴力或严重的体罚,如此会造成无名种,严重影响日后人格发展。
  第八,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犯错了,父母自己要向孩子认错并道歉,不要辩解,并可使孩子为自己做处罚,让他理解原来大人也会犯错,培养是非观念。事实上,当孩子在处罚大人时,很快的他们会说,不必罚了我原谅你,这也会教育他们宽恕别人的观念。
  第九,孩子们在看电视、玩游戏或讲电话,千万不要为了要他们去做家事或吃饭,而主动去切断他们正在进行的事,你可以跟他们沟通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完成?然后请他们自己结束,否则你只是在教育孩子做事情不必有头有尾,日后会养成虎头蛇尾的习惯。
  第十,不要用父母的角色跟孩子相处,多用朋友的角度与他相处,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将你的心声向他们倾诉。
  第十一,训练他们有合理交换的观念,不要动不动就塞钱或买东西给他,若要零用钱或买他们要的东西时,要先让他们帮忙某些事,如家事、公事或社区服务等。
  第十二,让他们学习每一件事,无论是独立完成或合力完成,一定都要完成,遇到困难要想方法解决,而不是坐着不管,就算他无法解决时,也要让他去请求帮忙并参与完成。


摘自台湾心灵大师·林显宗《倾听小灵魂的心声》.

TOP

zt:家长有必要“陪伴”孩子全程学习吗
        家教案例:

  有位家长在网上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困惑:我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女孩的妈妈。我女儿5岁上小学,上小学之前只上了幼儿园中班,连大班都没上就直接入了小学,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拼音有困难,我就开始了家庭课堂的教学,孩子的困难顺利解决了,我也就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家课之路”。一年级的时候,和入学同步,在校外报名参加了电子琴班,半年后又报名参加了剑桥英语班。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晚上陪着孩子练琴、学英语、有时也辅导一下功课……后来孩子年级升了,作业越来越多,晚上没有时间上“家课”了,但我们一直坚持至少在周六或周日挤出一个晚上时间用于“家课”。“家课”的范围也从单纯的英语,扩展到语文(古文经典讲解欣赏)、奥数、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是即兴课,比如孩子配了眼镜,我就给她上2节“光学课”)不谦虚的说,本人知识面比较广,中小学基础很扎实,小学到初中所有科目都有辅导能力,并且能初步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高中的估计自己复习自学一段时间也能应付辅导任务)。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孩子很喜欢听我的“课”。孩子不论校内、校外成绩都很好,老师夸她知识面广。我也很自豪,还到家长论坛介绍经验……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对我太依赖,没有自学欲望。学校的功课我基本上不管。孩子以前没学过奥数。五年级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一套奥数的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我想让她把前面各年级的自行补上,孩子做一二年级的题的时候,还有新鲜感,题目也简单,就自己做了。三年级的题,有些不会做,我就用“家课时间”给她上了2节“奥数课”,没想到从此以后自己不做题了,有些章节是很简单的,不用我讲,她自己完全可以搞定,也非得要我“上课”。英语也是这样,我孩子学英语早,不到9岁就学完了剑桥少儿3级。从课外班“毕业”了。然后就不愿意上任何课外班了,让我在家里教。我教,她就学,我没时间,她就闲。反正一切都靠我,我忙她闲的时候(比如放假期间)交代她自学,她答应得很好,就是没有行动……总之,除了学校功课以外的一切需要动脑探究的课外学习,都离不开我这个“陪读”。(吴萌)

  专家点评: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晓春老师)

  很佩服这位家长的敬业精神(做母亲是伟大的事业),佩服她的知识面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值得钦佩的是她的反思精神和预防意识。她能及时发现问题,这太重要了。经验告诉我们,起点领先的学生多数到终点是不能领先的,所以“赢在起点”的口号弊大于利。愚以为“赢在起点”是一个浮躁的口号,甚至是一个商业口号。学校的功课她基本不管,我以为是对的,课外学习她采用游戏方式,我以为也是对的。方法很合乎儿童性格,效果很好。那么,这位家长失误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不必全程陪伴。用游戏方式陪伴孩子学习,当然是好办法。问题是不可以陪她陪到离不开您的程度。从一开头,就应该找各种借口离开。开始只离开一分钟,后来逐渐增加时间,同时告诉她一个人也可以扮演教师学生两种角色,这样时间长了,她就可以自己学了,您就可以脱身了。要陪着她,她会形成“陪伴中毒” ,离开家长的“陪伴”就不学不玩了。
  第二、不要放弃权威。家长千万不要害怕孩子不学,因而乞求孩子学习。经验告诉我们,那样越往后,孩子学习积极性越低,因为她会发现自己可以用退步换来很多好处。
  第三、缺乏后续技巧。其实您完全可以用一些计策。比如,您为什么不可以互换角色,让孩子扮演老师呢?那也一样有学习效果,然而您就可以以“学生”的身份给她出难题了。
  再说,您演教师的角色,也可以主动进攻的。
  第四、您的空间占领是否太多了。孩子需要游戏。不但需要与学习有关的游戏,而且需要与学习不直接相关的游戏;不但需要家长陪伴的游戏,而且需要独立的游戏和同龄人的游戏;不但需要家长认可的游戏,而且需要家长不大赞成的(当然不是有害的)的游戏。如果家长像包办婚姻那样包办孩子的游戏,那就等于占领她的所有游戏空间,这对于她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展不利。所以我劝这位家长逐渐给孩子一些独立支配的时间,而不要管她干什么(当然,不能干坏事)。学校里搞“快乐教育”(这种提法是否正确姑且不论)道理也是这样。我们同时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搞主观主义的指挥和控制,另一个极端是跟在学生屁股后面当尾巴。这两极端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引导。我们的教育必须从从孩子出发,又不能迁就孩子。掌握这个分寸,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找适当时机,家长可以向孩子建议取消“家课”,如果她不同意,也可以再保留一段时间。这种课,越往后恐怕家长越被动,因为这不属于家长的本职工作,只是自己的“自选动作”,没有必要来
  “陪伴”孩子的学习全程。家长的本职工作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和良好非智力因素。
[出处:家庭教育网].

TOP

引用:
原帖由 amybaba 于 2008-10-15 09:46 发表 \"\"
LZ是理想主义者,我是现实主义者,LZ赌了太大,呵呵,记得一个钢琴大师说过哭着练琴和笑着练琴效果是一样的。我延伸一下哭着学习和笑着学习效果也差不多。
哭着学习和笑着学习效果不会一样,参看米卢的快乐足球。.

TOP

还要不在乎老师告状,不在乎暂时的落后,不在乎经常去开“最小型家长会”。.

TOP

“不管”、少管不简单是放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