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去了C区,1:35到的馆,人很多啊!!只比上周六晚多看了一个馆,上周六是17:00进的馆,哎。
下午进园看到人山人海,上次没有人排队的冷门馆都排了很长很长的队,一下子震住了,特别是德国,最起码三个小时以上,打乱了我原先的计划,只能哪个人少去哪个了----当然,还是首选欧洲馆,不去拉美和非洲馆,呵呵。
很多小馆工作人员是中国人,包括意大利也是(德国、冰岛不是),特设VIP通道,七十岁以上老人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去。于是,看到土耳其馆,我妈就带小孩进去了,没想到她进去后和工作人员商量,可否带我一起进去,结果他们同意了,于是我们三个人就进去了。土耳其馆展现古董、历史比较多,不过出来的时候,倒有个意外,一个土耳其画家手把着手,教我儿子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很特别,是在液体上勾画的,一层层滴颜色上去,然后用针仔细勾勒出花、叶等美丽的景色,最后一张白纸覆盖上去,拖出来,整个图画就完美地展现出来了,非常特别,浅蓝的底纹上有着无数自然形成的水泡---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作画方式呢。
在土耳其馆盖护照章的那个土耳其小姐是惊人的美丽啊,美丽得象雕塑出来的一样,听说,还有一个很帅的土耳其小伙子,8过,这回我没有找到。
土耳其出来,我妈买了他家的冰淇淋给小儿吃,与平时吃有点不一样的是,粘性比较足。猫眼石不送了,但也不贵,10元一颗。
出来后,我LG也来了,就直接去最近的冰岛馆。冰岛馆内容不多,主要是720度的一个片子(听说台湾馆也是看的720度的3D片子),一个完整的屏幕包括了四面墙加天花板,应该说片子拍得不错的,很有气势,最后还加上了这次冰岛火山的实景拍摄。其它,就是冰晶照片了,冰岛馆的墙面是冰岛的火山岩装饰的。这个馆,我们排了大概十几分钟吧,它VIP只放八十岁以上老人进的。
然后是旁边的瑞典馆,队伍蛮长的,外面排了十几分钟,进去后,发现上电梯还要排一次队,大概5、6分钟吧,正好水池边瑞典馆在表演街舞。进馆后,四面墙上各有四幅画,画不是平面的,每幅画从左边看,是它的过去,从右边看,是现在的情景。然后再进去,宜家的东西不少,天花板上是倒挂着的客厅、餐厅等,正好也走累了,小儿坐下来玩了一会积木,那个看上去口径很大的滑滑梯17:00以后停了,刚好是我们进去的时候。再下去,小儿玩了会秋千。总的来说,这个馆展示的东西一般般。
6:00,我们就在意大利馆了,和土耳其一样,我妈带小儿直接进去了,我和我LG在外面排队不到三十分钟也进去了。意大利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比较值得一看。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造跨海大桥的片子和手工制鞋,那个价值六千万人民币的老爷车是唯一不让人拍照的东西。
看完意大利,本来打算直接去德国和西班牙馆的,但是儿子被五光十色的荷兰馆吸引住,偶明知道荷兰馆没啥东西,但也只好先去看看。不用排队,直接上去看就行了,基本是荷兰的一些自己的东西,一般吧。
出来后,一看德国馆人还是很多啊,想来想去,已经8:00了,去了西班牙再回来,估计进不了馆了,于是开始排德国馆。还好8:45进去了。德国馆的高科技东西和文化展现蛮多的,我儿玩了用手隔空造了一个净水系统和小岛,又在一个德国小姐的帮助下,在虚拟的触模式的煤气灶上,边看菜单,边炒了一盘德国菜---这样类似的,可以互动的游戏还有几个,他就玩了这两个。很多MM都抢着跟德国帅小伙拍照啊,呵呵。德国馆的那个动力之源的球还是很好看的,当两个主持人找一个人第一个叫的时候,我儿子急忙说:“我来,我来”----结果他那惊人的冲天一叫啊,不仅惊动了全场,连两个主持人都吃惊得张开了嘴,瞪圆了眼

。那个德国主持人后来还专门又回到他跟前,让他学着他样子叫。德国馆觉得还看得算快啊,结果出馆后,发现已经10:15分钟了,就回家了。
护照是我在中山公园的书城一层的世博特许专卖店买的,一个其他顾客也没有随便挑,黄色的比较好。
我妈带了个很轻便的凳子,我儿经常坐在最前面的馆的入口处,坐着看书,等我们绕啊绕,绕进去后再汇合,工作人员是允许的,所以,他晚上一直保持着很充沛的精力。
十一个馆看下来,感到,德国务实,意大利文艺,法国浪漫,英国创意,土耳其古典,瑞士小而精,美国宣扬的是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A区对我们不具吸引力,因为几年在上博看过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了,也看过不少机器人弹琴表演,至于巨幕电影也是比较熟悉的,看来这个感觉是对的,昨晚旁边的人居然说他们白天六个小时只看了二个馆,Oh,MGD,没啥东西,不值。
昨天有一半人是团队。如果进馆人数超过二十万,就没啥冷门馆了,到处都要排队。上周的那种人流量不知几时再有啊,哎。
[
本帖最后由 qjmdyq 于 2010-5-15 14: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