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你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分享一下您的经验,谢谢!另附网摘)

你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分享一下您的经验,谢谢!另附网摘)

有家长咨询如何教育孩子,特别想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奖励或惩罚的事例,具体怎么做的,有何种效果。
我就想到了旺旺育儿论坛,因为旺旺网上有很多热心的家长,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家长。


问题:
1。家庭教育中是否需要批评和惩罚,你是怎么做的?
   能否举些具体的案例,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家长借鉴学习,谢谢!


[ 本帖最后由 隆隆爸 于 2010-5-17 10: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好奇猫 于 2010-5-13 11:28 发表 \"\"
我个人觉得奖惩应该都需要,但实施时表扬就大张旗鼓 ,批评就单独低调
呵呵,我一个同事也这样说过,夸孩子就要“寐着良心”使劲地夸!.

TOP

回复 8#初一妈妈 的帖子

不要这样说,家长也在学习进步,我们一起加油!
谢谢顶贴,初一妈妈今天早上在圈子里“刷墙”很积极啊!谢谢!.

TOP

转贴:《做家长的要学习看到孩子的优点》
一张白纸上有个黑点,我们通常都是只看到那个黑点,家长要不断学习,渐渐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优点,15%缺点,大部分的家长都忘记看见他的优点好处.所以,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需要一个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个「比马龙」定律就是:你用什么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当学校的老师都放弃他,认为他一无可取,把他带回家交给他妈妈时说:「笨蛋还给你」,爱迪生的妈妈却对他说:「别人看不起你,妈妈觉得你不错」。

家长不能只是关注他的所有缺点,并不断反复强调,这是教育的大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TOP

转贴:《妈妈,只有你最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TOP

网上找到的激励赏识孩子的文摘供,
可以下载参考:.

附件

激发孩子的自信心.zip (6.07 KB)

2010-5-17 10:48, 下载次数: 115

告诉孩子,你真行.zip (56.3 KB)

2010-5-17 10:48, 下载次数: 98

赏识你的孩子.zip (104.49 KB)

2010-5-17 10:48, 下载次数: 109

TOP

同意楼上几位的说法:在合适的场合多夸小孩子,对孩子成长是有益处的。.

TOP

转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生活在赞扬声中的孩子们,你们好吗

    前段时间,经常在坛子内看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类似激励语言,是啊,这不正是近些年的早教理念之一吗?这句话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也被我自己认可,并付诸行动:和大多数妈妈一样,孩子小时听到最多的赞扬就是“你真棒!”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却没有告诉他到底“棒”在哪里?
    幼儿园教育阶段,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高举双手大拇指,对自己说“我最棒!”那想想看,谁不棒呢?当然,那个年龄天真的宝贝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可当他们习惯于对自己的称赞、沉浸在“我最棒”的满足中时,无形中便会形成想赢怕输的性格!--即什么事都想争第一,不能接受批评,怕输怕失败,承受不了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进而不愿正面面对困难,承担起责任等等。。
    究其原因:“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方法单一,频繁无度的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教育方法是罪魁祸首!”。
    因为到了小学,我们的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老师不再对自己竖大拇指说“你真棒!”了,而身边有很多很棒的同学,自己好像确实不是最棒的了!?这些都会让孩子一时无所适从吧!这时如果再听到妈妈单方口头的夸奖“你真棒!”时,会感到这句话的“虚假”!
    假期曾经参加过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班,其中一条:对孩子要“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在违背这个原则(包括我自己),因为很多妈妈分不清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批评和评价的区别?致使我们的行为和方法一直是在“伤害”和“虐待”着孩子!
    在此转一位同学查找资料、整理出的有关“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1、表扬更注重的是结果,以及与他人的比较。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常常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如人,从而失去努力向上冲的动力。表扬是对行为的肯定,它起到心理强化的效果。然而不恰当的表扬会使孩子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会影响终身。
   鼓励注重的是过程,是跟自己的比较。看到孩子小的进步,立即给予肯定,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从而建立自信心。
    2、在开口表扬别人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它应是一种真心的赞美,这样的赞美应该包含三层内容:
    ①、这个人做了什么样一件具体的事?
    ②、你内心如何看待他/她所做的事?
    ③、他/她所作的事满足了你自己什么样的需求?这种“真心的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鼓励,鼓励不仅仅出现在成功的时候,更应该出现在失败的时候。
    3、表扬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将孩子的好坏、爱他与否,与他做的好事联系起来。
    鼓励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本身,以及当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
    例如,孩子做家务时,我们可以说:“宝贝,你能体会妈妈工作的辛苦,愿意帮妈妈分担家务,我很高兴,你真是大孩子了。”这样讲把重心放在了孩子所做的事情上,放在了他的努力所带来的好效果上,既鼓励孩子的努力,又避免了表扬产生的缺陷。
    此时简单的区别鼓励和表扬,表扬会说:“你做了这件事情,你真是棒极了!(我爱你!)”
    鼓励却只说:“你做的这件事情很好,我为你感到高兴。”或“你做的这件事情棒极了,我很宽慰。”
    又例如,宝宝用积木搭了一座小房子,表扬会说:“奇奇会搭小汽车了,真是个聪明宝贝!”
    鼓励会说:“奇奇搭的小汽车真棒!”鼓励是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及孩子所得到的满足与成就感上。表扬则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好坏及是否因此喜欢他上。
    孩子非常看重成人对他行为的反应,假如你总是把他所做的事与他是否聪明或你是否爱他联系起来,一旦他做得不好时,自然会产生焦虑:我是否不聪明了呢?妈妈是否不爱我了呢?
    所以,成人的评价应格外小心,应该使孩子受到无条件的鼓励,孩子会想:我的努力得到了父母的肯定,这证明我是个有用、有能力做事的孩子,这太好了!没有什么能够比这种信息更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了。要给孩子一个印象:无论失败或成功,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护。这时的孩子才能放松心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判断力去做事情,而不是出于害怕失去父母疼爱的心理或受到父母训斥的担心。
    其实鼓励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鼓励是教育孩子生活的基本能力,孩子需要这种能力而成为个人生活与社会交流中的成功者!
    4、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就是对孩子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所反应,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有特殊的敏感。敏感的目的首先是表示我们对他成长的关注,再者就是肯定他的努力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帮助他明白自己的工作的意义。
    要记住,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待,同时不断的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却要花很多精力不断地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到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赞赏,我们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5、对于学生而言,表扬多以学生一时或某一学科的成绩为判断依据。
    而鼓励多以学生的整体现实存在为判断依据,是对学生发展与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并在学生自信、自主、合作的情境中加以表扬。
    被鼓励的学生可能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能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
    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看问题,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鼓励者在鼓励某一学生时,常常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不仅承认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鼓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健康的心态,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鼓励时,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而表扬常常会使学生认为,只有当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时,才能得到赞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学生滋生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赞许的心理倾向。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则会怀疑自身的价值,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依赖和过度竞争的心理;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学习差的学生难以得到表扬,他们可能更加自悲、气馁。
    以上转发扯的有些多,可是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几乎都是被单一夸大的,目前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表扬”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5-17 19:12 发表 \"\"
是!是!!是!!! 还要变着法儿夸, 否则会听腻, 然后引起质疑
有道理,楼上有什么具体做法分享吗?.

TOP

《好孩子是不是夸出来的?》

前一阶段有人提出赏识教育,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认为这个观点太极端了,起码是不全面的。教育必须讲究辩证法,不能提极端的口号。我赞成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但是不赞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口号。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也不是夸夸就成了,有家长的身教、家庭的环境、科学的教育方法等等,方法中有表扬也有批评,还要实践锻炼、严格的训练等等,只是赏识是出不来好孩子的。无原则的表扬,过多、过分的表扬不利于孩子成长。
第一, 一味表扬,孩子容易骄傲自满。孩子认为别人只能表扬他,一旦家长不赞美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家长不喜欢他了,赌气、生气。而且当一个孩子在家里习惯了不停地被表扬,到了学校,教师同学不像爸爸妈妈那样地表扬他,于是他就有可能会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同学。
第二, 孩子将来不适应社会。孩子将来长大工作了谁能总表扬他呀,怎样适应社会呀。总靠表扬才干活,那叫什么人呢。
第三,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多而不当的表扬对孩子并不好,会造成孩子听不得批评意见。现在有些孩子已经听不得批评意见了,一批评就暴跳如雷,甚至出走、自杀。大学里自杀的学生没有经常挨批评的学生,经常挨批评的学生考不及格都不自杀。虽然考不及格不好,但是起码还活着呀,还可以再教育呀。
教育不等于不批评,发现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或不良的习惯,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以必要的教育,特别是严肃的批评教育。批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
家长要让孩子有是非观,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正确的荣辱观,用八荣八耻对照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问题,不能在虚伪中生活。要知道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反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孩子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该表扬的时候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我的观点是: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严爱结合,刚柔相剂。哪怕98%是表扬,也要给批评留2%的位置。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或不良的习惯,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以必要的教育,特别是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惩罚,也就是负强化。一个孩子没有批评,甚至没有受过委屈都是很难成才的。负面教育在培养孩子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
然而有些家长受到错误宣传的影响,对孩子只许表扬不许批评。一个老师批评一个学生,家长质问老师为什么批评我的孩子?老师说你的孩子犯错误了。家长说,报上说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得夸我的孩子。弄得老师哭笑不得。孩子偷了东西,难道让老师说你偷得对,偷得好吗?所以说该批评的时候一定得批评。该处罚的一定要处罚。
我们提倡说服教育,但不等于不要惩罚。新加坡是个民主社会,但现在还保留着鞭刑,犯了罪要拿鞭子抽。有些学校把鞭刑的录相放给孩子看,以示警戒。台湾有些学校又允许老师打学生手板了。条件是:
•错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不惩罚不足以起到惩戒的作用;
•需家长同意;
•需第三者替老师打,以防老师报复学生等。
不管有多少条件,允许打,就有一定威摄作用。当然我们不是主张打孩子,不是生搬硬套国外和境外的做法,但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孩子犯了错误,给以一定的批评教育以至惩罚都是必要的,当然这只能是辅助手段,但没有也是不行的。
但是大家不要理解错了,以为我主张专制,提倡粗暴,我这里说的是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如果整天批评那就更不对了。批评要少用、慎用,但是不能不用。
.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5-18 11:40 发表 \"\"
比如孩子答应每天练琴一小时, 第一天做到了, 夸她“果然说到做到啊!”加上鼓励的眼神!打后每天记得继续用鼓励的眼神加上身体接触(比如拥抱,捏捏脸蛋,摸摸脑袋), 肯定她的努力。

第一周都做到了, 要私底 ...
谢谢,具体案例分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lucy_sky 于 2010-5-18 16:20 发表 \"\"
很有启发哦!谢谢BBMM的分享!我平时太严厉了,表扬很少的,还经常夸奖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女儿那是相当反感啊!
是的,我有时候也经常拿好的同学说事,孩子也很不愿意听。
看来我们家长有很多说话技巧和教育经验需要学习提高!一起加油!.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19 10:48 发表 \"\"
妈妈说:“儿子,你看XX同学多好,成绩好,身体好,老师喜欢,他的朋友也多,你要多向他学习啊。”
儿子说:“好的。XX同学的妈妈也很好,长的漂亮,衣服也漂亮,我们老师也很喜欢的,你也要多向他学习哦。”
楼上的对话,让我联想起了经典的《搞笑父子对话》:童言多可爱啊!大家一起来放松一下!
(童年是多么让人留恋啊,让我们家长多留给自己孩子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

子:DADY,我今天拾到10块钱,可是我还给那个人了。
父:GOOD GTRL!那个人有没有和你讲THANK YOU 啊?
子:没有啦!………… 他拉着我的耳朵我才把钱还给他的,他那里会和我讲THANK YOU……
父:★‰☆$…

子:爸爸,如果地上有一张5块和一张10块,你拿哪一张呢……
父:当然是拿10块的咯……
子:爸爸你很笨的,你不会两张都拿……
父::★‰☆$…

子:爸爸,为什么上个月那个人来跟你讨钱,你告诉他没有钱还他,这个月他又来跟你讨钱,你又说没有钱还他……
父:哎呀,爸爸要守信用嘛×※%¥

子:DADY,今天我们在学校老师要我们捐钱。
父:啊,那你有没有跟她讲你没有钱!!
子:我讲了……可是他说你有,
父:×※……%¥#%%……

子:爸爸,为什么人家的房子那么大,我们发屋子却这么小?
父:爸爸没有钱嘛……
子:那要怎么样才能拿到大大的房子呢
父:你要好好用功读书,长大了之后赚多多的钱就可以住大大的房子了
子:那你为什么小时候不好好的读书?
父:×※……%¥#%%…….

TOP

引用:
原帖由 白雪公主宝宝 于 2010-5-19 11:51 发表 \"\"
做家长的现在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因为现在的孩子一直在接受新的事物,他们的领悟力在不断地提高,曾经有一次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轻轻地委屈地说了一句话:你为什么只看到我的缺点
其实我也有表扬过孩 ...
一点都不罗嗦,有感而发很真实!谢谢分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19 12:01 发表 \"\"
比较喜欢跟儿子交流别人和自己的故事,希望他能自“觉”和自“悟”。有时候,或者是儿子有点麻木,不接翎子,或者我编的故事不太好,我会着急,骂上两句。
另外,选择合适的读物,孩子和BBMM一起读、一起交流,这也 ...
呵呵,我们家长都要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