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纯真童年
(......)
发表于 2007-11-7 11:39
显示全部帖子
孩子的自尊难道就可以这样伤害吗
有一天孩子回来,告诉我,每个班的英语口试没有考好的最后三名学生,学校在中午的广播中点名通告,并且点名说这是最差的学生。试问,什么是好生?什么是差生?我有点不明白学校这样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督促孩子?教育孩子?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但是无论怎样的出发点都有必要在全校这样点名通告吗?这样做,对这一群7、8、9岁的孩子们,心里面会留下一段怎样的印痕?在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尊重的寓意和重要性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自尊心却正在接受考验。我不知道,这样一群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将会是什么样子。教育大师们不是常常强调孩子的自尊同样要得到尊重、重视。可是,现在,孩子们原有的天真、烂漫、无暇的童年生活在这里将会由什么颜色来替代。孩子的语文书中不是就有这样的谚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童年,是人一生中最最最美妙的时光,也是每个人心中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段最最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几年之后,“无忧无虑”这四个字就会渐渐远离,然后就将不复存在了。虽然这个时期是那么短暂,但是人到暮年时,往往最记忆犹新,最念念不忘、最津津乐道的或许也就是这段充满童趣的孩提时代。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童趣、天真、无暇都渐渐被早熟、世故、察言观色所替代。等到他们老的时候,他们回忆起来的孩提时代将会是什么,是五彩缤纷,还是往事不堪回首。这样的教育是孩子的悲哀还是无奈,这样的教育是代表进步还是退后。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个时代好像在我的记海中早已被科学的教育模式所替代,还给孩子们一片纯净的天空,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已经提到了重要学科的位置。可是现在在这里,是怎么了?星星之火?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为人之本是要先懂得如何做人。学校=教育=教+育,在这里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天堂,也应该是孩子们思想教育的指向标。如今,在教育领地中,孩子们EQ的教育培养早已被教育学家们视为重中之重。为人之道是这群在温室的花朵们在人生路上最最重要的一课。可是,作为家长,我能重视起来品行的教育和引导,那作为孩子们教育的先驱者们该有怎样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