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南风-童童
(......)
发表于 2008-7-18 10:40
显示全部帖子
网上百度来的,大家看看:
家长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转贴)
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抱怨,跟孩子反复说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将来找不到工作,就没法儿生活,可孩子就是不听。家长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问此问题应该怎么办?
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一般有四个动力源:兴趣源、责任源、竞争源和未来前途源。
激发孩子的任何动力,都应与孩子近期利益密切相关。就象要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就用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来激励一样。因为,儿童看问题容易看表象的东西。再者,我们的孩子生活上无忧无虑,甚至有的家长还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要,再让他们去为自己未来的生活着想,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家长经常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工作,没法生活等,用未来前途源调动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效果不佳。
用兴趣源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有效的,因为,兴趣最能点燃人的激情。在调访中我发现一位可敬的父亲,他的儿子因学习成绩不好,长期受挫而厌学,不得不辍学在家。面对一个12岁刚上初一的男孩不能上学,父亲没有抱怨、打骂孩子。也没有求人托关系,找门路复学。而是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竭尽全力点燃孩子的激情。父亲发现孩子在家无聊地拆卸家中的小闹钟,便觉得时机到来了。他对儿子说:“你想办法将它装起来呀。”儿子一脸的无奈。父亲没有责骂,而是与儿子商量,星期天一起去书店买一本组装闹钟的书,儿子欣然同意。父子俩用一整天的时间,对照着书,将闹钟攒了起来,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父亲便借机说:“孩子,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可以帮你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它会增添你的生活乐趣,读书其实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你说对吗?”孩子默然无语。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位有育子智谋的父亲,用较高的价钱将电器修理师请到家中,让他对着书本,讲解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的知识,让孩子学习拆装家电——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工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又在实践中尝到了乐趣,不但复学读书,而且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了一名很有造诣的物理学博士。
所以,聪明的家长,当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时,不应总用未来找不到工作吓唬孩子,那样,孩子对未来没有憧憬,就更不可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用责任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也是不错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孩子承担家庭的责任——好好学习,有了本事,就能充当家里的顶梁柱,让父母过上美好生活。经常告诉孩子家中的困难,父母的病痛及家中的为难之处,让孩子有改变家境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家长千万不要说“我督促你学习,是为了你将来有个好工作,免得没工作,活受罪,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说法表面看上去家长是为孩子着想,可孩子很难领情。因为儿童是很难对自己未来前途负责任的,特别是在过度保护,过度关爱的‘小皇帝’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要经常启动孩子的孝敬之心,不要总把他们抱在怀里,让他们永远享受父母之爱。父母应随时靠在孩子的肩膀上,启发他们赡养的责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有些家长采用启动竞争源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我觉得要慎重。因为,在竞争中,如果没有正确的规则,加之孩子的好胜心理,很容易把孩子引到畸态竞争中去。有一位同学,为了要在数学成绩上超过同伴,就盼着同伴的爷爷早点死,因为同伴的爷爷是数学特级教师。这样的竞争是另人毛骨悚然的。现在,有的同学怕同伴的成绩超过自己,在学校就假装不学习,回家后,再拼命学;也有的在考试前将同伴的学习材料毁掉或藏起来,使得同伴没法复习;还有的自己会的知识却告诉同伴不会,怕同伴会了超过自己。当然,还有为了获得好成绩,就采取作弊的手段。这样的所谓竞争,会使孩子的人格形成发生偏颇,将来无法结交挚友,很难融入社会,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将会屡屡受挫的。
家长应尽力发现孩子的特长,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要时,要肯于让他们承担责任,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