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南风-童童
(......)
发表于 2008-7-25 21:38
显示全部帖子
转别的家长心得:挺好的,发给大家看看,我也在学习: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买孩子感兴趣的书。
要让孩子喜欢,就必须让他感兴趣。我的儿子但刚上一年级时,他对书的兴趣并不浓。一本书东翻西翻就随手一抛,看书看几页就坐不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看《乌龙院》(一种漫画书),坐在沙发上半天时间一动也不动。真是入了迷。抓住这个契机,我给他买了《乌龙院》2,从此他每个周末都缠着要去书店买《乌龙院》。这时,我就给他讲条件,看一本《乌龙院》,就必须再看另外一本书(这本书由他自己选),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挑一些故事性而又短小的书给他,比如:《小故事大道理》,《故事大王》等。就这样,看完第六本《乌龙院》时,他主动提出不要买《乌龙院》了,还是其他的书好看。同时我每月都给孩子制定一张读书计划表: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看了什么书。一本书看完,可以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玩半小时电脑游戏,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这样,他读书的尽头可大了。一年级暑假里,我给他买了本《安徒生童话》,他居然三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之后还会讲给我们听。所以,对于不爱看书的孩子,首先还是要选他们爱看的书来吸引他们。
2、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孩子的榜样。我和老公说好,不管工作有多忙,应酬如何多,每天必须抽一个小时和儿子一起看书。并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就这样我们坚持了半年,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儿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习惯也养成了。现在,即使我们不管,也不必担心儿子不去看书了。
3、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能静心读书。
我儿子刚读课外书的时候,常常静不下心来,不能进入角色。为了引他进入故事情节,我常常陪着他一起看,他看一段,看累了我就读给他听。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去公园,我们在石桌上看少儿版《三国演义》,一直和他一起看到第七章,他才入了迷,晚上回家后,吃完晚饭他立刻就坐到床上去读《三国演义》了,有时候读累了就叫他爸爸读。现在,儿子已能读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外书籍了。这对他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4、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不能坚持看书。据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书产生兴趣时,家长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如随时找机会让孩子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他们的感想,也可以让孩子把他喜欢的书或书中的精彩片段推荐给家长读。有时,家长还可以参与孩子讨论读这本书后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语文学习中,这样做既强化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又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读书的质量。比如现在史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孩子看几页书,然后写出知道了什么。就是提高孩子读书热情的很好的方法。每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进步,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读书作文比赛,比如,在这次暑假读书活动中,我儿子的作文获得富阳市二等奖,亲朋好友都打电话来报喜:郦林霄,你的名字上富阳报了。他听了非常得意,同时也使他有了一种成就感,读书的热情高涨,写作文的兴趣也浓了。
5、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比如,我儿子一年级初喜欢看漫画书,《乌龙院》、《神奇宝贝》、《樱桃小丸子》等;下半期开始读一些故事性强的书,《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中国成语故事》、《预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二年级时偏向知识性丛书:《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五千年》、《中华五千年》、《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而现在呢,范围就更广了。对此,只要书的内容健康,我都不做干涉。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习惯,现在我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用操心。他会自己上网查资料,自己看报摘录新闻,自己选择作文题材。当然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时刻的关注并给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