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中国人,心安何处

开始,是我们努力鞭策自己要努力工作,加油,加油,实现自我价值!

然后,在某一晚办公室落地窗外星光与华灯的交相闪烁中,我们忽然瞥见了无比落寞的自己,恍然醒悟,我们已经沦为不留在这里加班就无处可去的一群;

当火热的爱情在婚姻里变得温吞吞,我们再次意识到,正如从自己身上无法获得安宁,从另一个人身上也无法找到喜乐……
=========================================================================================.

TOP

现实种种,让“心安何处”叩问温饱之后的中国人,嗡然震颤每颗渴望幸福的灵魂。
================================================================================.

TOP

急奔猛赶的过程中,没人留意灯火璀璨的繁华都市何时开始变成了不夜城。只有当醺醺然回到居所时,夜归的人才清楚体味到,肆意欢愉留给心灵的,是更深的空虚和寂寞。

每当华灯初放,霓虹迷离闪烁,属于都市夜归族的“生活”才刚刚从暮色中开始。在加完班的夜晚走进那一间间藏在城市迷人灯光下的酒吧,三五同伴推杯换盏,无非为卸下白天的疲惫和面具。.

TOP

人成为了职场上不眠不休、高速运转的机器,好处是有能力的人尽展所长,短时间内就可以向更高的社会地位靠近;后遗症则是,一步步向上游奋进后,发现上游之上总是还有上游,预期的满足感难以在心灵长久驻留。

“透支健康,透支情感,透支生活,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

TOP

在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说,“你很棒,只因为你是你,你不需要迎合我对你的期待,也不需要跟那个第一名相比,你只要是你自己,你就是我最爱的。”

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到的依然是“你看看别人做得多好”。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价值观剧烈变化和冲突的时代,缺乏自我认同教育的国人难免会陷入内心价值感的混乱当中,进而随波逐流。
-------------------------------------------------------------------------------------------------------------------------------------------

还好,对孩子我很宽容,是西方人理念.

TOP

快与慢

“放慢步伐,慢慢来”,也许就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分野。

“当物质满足到达幸福阈限,放慢脚步,停下来思考、转型,将工作的目的从‘物质追求’向‘享受过程’转变,那么真正属于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就呈现了。”韦志中表示,这样的目标听似很空泛,却可以与现实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

TOP

其实看重人,不只无损竞争力,常常更是提高竞争力的秘诀。

一句嘉许的话,一个认可的眼神与拍拍肩膀,常常比加薪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

因为加薪只能增加人对生理的满足——譬如可以到馆子大吃一顿,或安全——譬如银行的存款多了若干,

但是拍拍肩膀却能叫人觉得被爱与被尊重。
===================================================================================.

TOP

谢谢,非常有启示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