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网络天粮 不断补充中...

无 力

经  节: 大利拉说:「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参孙从睡中醒来,心里说:「我要像前几次出去活动身体」;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士师记十六章20节)

心远离神的其中一个记号,是缺乏属灵能力。如果你像参孙,你不会马上知道神的能力已经离开你。只有在参孙想打败敌人时,参孙才知道事情不对劲。他像从前一样起来对付非利士人,期待他们像从前战败,抱头鼠窜。然而,他们轻易地打败他。如果你允许罪蹑手蹑脚地进入生命,如果你拒绝顺服你的主,如果你不肯与伤害你的对头和解,你的属灵生命力是虚弱无力的。你可能以为每件事都很顺利,但是,你的祷告却似乎没有回应。你曾经正面影响你身边的人,然而,你现在的影响力极微,甚至于造成别人的伤害。你的生命曾经劝慰有纷争的人,使他们和解,如今你却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你身边原本倚靠你力量的人,发现你不再像从前能够帮助他们。你并没有为失去属灵能力而痛心疾首,反而无视于自己的灵性及与神的关系有所改变。如何让自己的灵性停止走下坡路呢?你一定要定期为自己的罪悔改,一定要求神鉴察,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必要除去的态度、人际关系或其他作为。你一定要热切地顺服祂的旨意。如果以这种态度与神同行,你的属灵能力会成长,并且可以被神重用。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TOP

事奉



  .在教会墙外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传福音的对象;在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所设立的传道人。

言词不过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子。
你每吸一口气,世界上就有四个人,因为没有接受救恩而永远沉沦。
最不配接受爱的人,却往往最需要人来爱他。
严格的说,基督教并非是一种宗教,因为基督徒是一种「生活」,而不只是一些教条、规则。
保罗和西拉被捕入狱,如果他们和别的囚犯一样垂头丧气,那个狱卒便永远失去得救的机会。
传道的人必须与他所传的道合一,他不是传一些话,不是传一些文字,他是传生命、传火热。
我们要的是实际工作,工作往往比言语重要,感谢上帝,圣经留给我们的是使徒「行」传,而非使徒「言」传。
传道人要认识人:认识在基督里的人;也认识在基督外的人。认识人最好之处;也认识人最坏之处。认识人的内在;也认识人之所好。传道人必须与人有个别的接触,才能在他们不同的个性、灵程上帮助他们。
.英国马礼逊牧师于一八○四年申请前来中国传道,他在申请书上说:「求上帝将我置于困难最多,和从世人眼中看来难成功的地区传道。」因此,他被批准到中国传道,并且死在中国。





--------------------------------------------------------------------------------

《五饼二鱼》,道声出版.

TOP

双倍的分量

经  节: 过去之后,伊莱贾对伊莱沙说:「我未曾被接去离开你,你要我为你做甚么只管求我。」伊莱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列王纪下二章9节)

从没有一个人像伊莱贾一样。伊莱贾曾经使死人复活、吩咐火由天而降,及透露神的严重干旱计划。以色列人一定肯定,没有其它先知拥有像伊莱贾一样的能力,直到伊莱沙的出现。毋庸置疑地,摩西是希伯来人曾跟随过的最伟大的领袖,然而,神安排乔舒亚成就摩西未完成的工作。在戴维的统治下,以色列国到达强盛的最高峰,但他被神拒绝建立圣殿,由他的儿子完成富丽堂皇的圣殿。我们可能会信任神在我们身边安排的属灵领袖,多过于信任神自己。历史教导我们,虽然这些敬虔的人是那么受重用,然而神总有另一个摩西、伊莱贾和戴维,通常后继者会有前辈加倍的灵。神的目的不是要依赖我们,祂有无限的方法完成祂的计划。这位带领摩西的神,同样也能使用乔舒亚。就算没有人愿意事奉祂,神照样能以祂自己属天的大能,完成祂的计划。对神而言,我们绝对不是不能替代的,祂会完成祂自己的目标。问题是:我们能否有分于神的作为,还是祂会找其它人?如果我们以为自己在神面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就是自欺了。事奉神是神赐给我们的荣幸,不是我们施给神的小惠。如果你正痛失自己的属灵领袖,不要沮丧。神会有另一位领袖,因为祂会确保完成祂的计划。也许祂正预备你成为那位领袖。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道声出版社.

TOP

福哉!哀恸的人



  耶稣在八福中所提的教训,有时候实在教人难以明白,为什么耶稣赞叹哀恸的人是有福呢?哀恸是人经历痛苦时有的表现,那有什么福气可言?

  可是,当我们尝试进入耶稣的天国观来细想,就会发现最宝贵的莫如经验生命。哀恸就是人生命中最深之情,惟有牵动这份情,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真实。只是,懂得为自己生命哀恸的人实在太少了,除非人能谦卑细察自己内在丑陋的真相,无情地揭视罪恶的黑暗面,人才会为自己的生命难过、哀恸。为别人的生命哀恸的人可能更少,因为人须要对别人生命有一份很深的情,才会为他设想为他难过,否则只有批评和攻击。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得到神的安慰。重视生命的人,神必重视他。对于这些为生命而哀恸的人来说,,是不能靠着自我安慰而得到解脱,他们需要神的安慰;因为神的安慰并不是一种情绪上的疏通,圣经讲及的安慰是指帮助人恢复信心,重新振作,再站起来。只有神能这样接纳及安慰人,蒙神安慰的人岂不是最有福吗?


        
人生应用
我有为生命的丑陋而难过吗?神怎样安慰我?.

TOP

深显神爱



  圣经提到安慰的另一重意义,是指神流露他的爱,安慰的力量乃是来自神自己的爱。人的安慰只是暂时的、表面的,惟有神的安慰是永远的、满有能力的。

  腓立比教会遭遇种种的逼迫,信徒都在苦难、惊吓中生活。保罗自己也没有例外,他知道在这些日子中能够离世归父是好得无比的,可是当他想到弟兄姊妹需要他,他就情愿帮助他们。

  在这苦难的日子中,保罗劝勉弟兄姊妹要彼此同心,互相鼓励支持,其中他提到要用爱心安慰。基督徒能在苦难中喜乐,是因为我们能经历到神的爱的安慰,这种安慰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下,信徒彼此之间显露出来的,神的爱就透过弟兄姊妹的关心、安慰而显现出来。

  一句「弟兄,不要怕,神爱我们,他会帮助我们,与我们同在!」心底间就得了安慰的力量,因为在痛苦中经历了神的爱。今天我们不一定为信仰的缘故,在肉身上受攻击,但心灵间却有无数的痛苦,我们实在需要同心,彼此以神的爱互相勉励安慰。


        
人生应用
我看见弟兄的痛苦吗?我有向他表达神的爱以安慰他吗?.

TOP

说话的艺术      
祈祷:   主啊,求你赐我说话的智慧,因为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放在银网里。   
        

箴言25:1-28

本章第1-8节是有关君王的论述。按所罗门说,一个君王若能治理得宜,就必被百姓赞颂为贤君,满有荣耀,而且他也可以得到臣民的效忠和拥护。此外,所罗门指出,一位贤能的君王应能明察秋毫,除去身边一切小人和奸臣,以致国权得以建立在公义的根基之上,难以被动摇。接着,所罗门亦提及那些高抬自己的人,并不适合被提拔担当要职,因为他们只会自我吹嘘,不理国事;而就算他们有才干,也只会自私地把它们用于令自己获益的事情上。

接着,所罗门又提出了几件与言语有关的事情(9-28)。

1. 小心?漏秘密:人往往很容易在与别人争论时?漏秘密,因此我们要小心控制自己的说话;另一方面,我们不应把别人的私隐当作公众话题,不论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得知别人的私隐,也不要传给其他人知道,因为这会使人怀疑你的诚信。

2. 美好言语,能有美好的效果:合宜的说话,除了能打动人心,也产生一定的好效果,例如那些听到美好言语的人,会被提醒,什至愿意积极面对困难。

3. 勿用言语伤害人:第18节明确地指出作假见证陷害人会带来极大的伤害,而「对伤心的人唱歌」(20),就如同是落井下石,使忧伤的人更难过。由此可见,言语既能造就人,也能伤害人,我们要小心运用!

4. 两种不懂说话的人:其中一种喜欢谗谤人(23),他们的舌头带有挑?性,任何出自他们口中的话都会惹人生气;至于另一种则是好争吵的妇人(24),她们的说话带有怒气,使听见她们说话的人都感到厌烦。

5. 学习说话的内容:一段好的说话内容,有强大的吸引和感染力,使人有得滋润得造就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使自己能在适当时间说出智慧的说话,而阅读、咀嚼、细味箴言,正是其中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言语有很大的力量,学习运用言语,是智慧的行动。请思想以下的经文:「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雅3:5).

TOP

惟有我是安慰你的

  
  人遇到威迫就惊惶,遇到苦难就惧怕、埋怨,却很少有人能在这些日子中学习忍耐、反省和执着对神的信念。这些都是人在诸般苦难中,能看见的生命质素。

  以色列人因犯罪而招致神的愤怒,苦难也随之而来。面对这些苦难,他们就惧怕那欺压的人,竟忘记了应惧怕的乃是神,所以神就责备他们。神强调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惟有神,才能安慰他们,帮助他们从痛苦中得到拯救,因为神是一位全能者,神有能力让欺压者惩罚百姓,也同样有能力拯救他们脱离那欺压者。

  「惟有神是安慰我的」这信念在我们面对痛苦的日子中,是非常重要的。因安慰既是来自神自己的拯救,我们就应相信他爱我们,在最适当的时候,他拯救我们脱离一切的苦难。他是我们在危难中惟一的希望。

  此刻若你正在痛苦中,你是寻求什么人的安慰呢?他是否有能力解决你的痛苦而使你得到真正的安慰呢?无论如何,要认定惟有神才可以真正安慰你痛苦的心灵。


        
人生应用
我否只寻求人的安慰?神对这有什么感受呢?.

TOP

愚昧、懒惰和传舌的祸害  
祈祷:   主啊,我愿意更深的认识你,更虔敬的爱你!      
        




箴言26:1-28

箴言作者在本章说明了愚昧人、懒惰人和传舌者的特质,并他们所带来的祸害,从而提醒读者远离他们。

1. 论愚昧人(1-12):箴言作者首先指出了接触愚昧人的坏处。愚昧人总是说不出合宜或好听的话,即使他们想说出箴言,到头来却只会破坏箴言的美好。愚昧人不会亦不应得到尊荣,反之,他们所得的,只有刑罚。箴言作者警告我们,在接触愚昧人时要小心,一方面,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另一方面,又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愚昧,方法是用他们说话的方式来回答他们,当他们觉得我们是愚昧的时候,这就如同是一面镜子反照着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原来是多么的愚昧。此外,箴言作者亦表明,愚昧人是不可靠的,请他们做事,只会叫人失望,而为了具体地表达这种失望,箴言作者以雇主聘用愚昧人为例,从而反映出倚靠他们的人会自招损伤。

2. 论懒惰的人(13-16):箴言作者精简但深入地讨论懒惰人的特点。当人要他们做事时,他们总是诸多借口,托词推搪,因为他们喜爱安逸,不愿作工。箴言作者生动地描绘出懒惰人的百态:他们「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像门扇在枢纽上旋转」;即使他们会「伸手取食」,但却会连把食物「放进自己口里也嫌麻烦」(14-15,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箴言作者的观察很精辟,事实上,不论是在俗世或教会中,都会有这样的懒惰人,叫人吃惊,我们实在需要引以为?。

3. 论传舌的人(17-28):传舌者是制造纷争的人,他们往往比愚昧及懒惰的人更可怕,因为:1他们会挑动别人的情绪,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争吵;2他们的说话都经过粉饰,而且充满诡诈,容易使人受骗;3无论是传舌的,或是接受传舌的,都会被传舌的祸患所害,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相信没有什么人会喜欢与上述三类人做朋友,然而,人生在世,实在难以避免会遇到这些人,同时亦会有机会与他们相处,故此,箴言作者在这里的仔细刻划和解释,正好对我们有提醒及教导的作用,叫我们引这些人为戒,并且学习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你可以怎样把今日所阅读的经文,应用于日常与人相处之上?.

TOP

马利亚:主耶稣的母亲 (1)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天使对她说:‘马利亚,不要怕!你在 神面前已经蒙恩了。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 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加福音一章30-33节)

研读经文:路加福音一章26-55节;约翰福音二章1-11节

这是生命之道零拾的新系列,主题是查考有关新约圣经里面的十个人物,让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属灵的功课。愿主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一个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命,荣耀神和造就身边的人。

这是《十个新约圣经人物》这个系列的第一课。这一课特别重要,原因有好几个:

这是关于童贞女马利亚的
神拣了她作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母亲(加四4);她会有后裔(创三15);她是童贞女(赛七14);圣灵奇迹地在没有男人的配合下使她怀有救主(太一20)。
圣经记载了有关于马利亚的事
好像介绍救主的施洗约翰一样(约三30),除了几次简短地提及马利亚,以及她在楼房出现(徒一14)外,她就逐渐的从圣经的叙述中引退。次经有很多关于马利亚的故事。后来,传统也编造了其他故事。但这些故事都未经证实,因此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接受。
马利亚的人格很高尚
圣经表明了这一点(路一28,30),我们也知道事实一定是这样,否则神不会给她那么大的荣耀。
天主教有很多错误,也有很多夸大的地方
根据天主教的教导,马利亚被提升到一个女性神只的地位。天主教的教义认为马利亚是没有原罪的、她终身都是处女、而且肉身升天、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也听人们祷告等,但是这些说法都不正确。
在基督教传统中,马利亚一直受到忽视
在这一课,我们会集中思想这个蒙厚恩的女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追溯圣经有关她的记载,因为这些记载反映出她的主要特质。


思考应用:

1. 我该怎样装备自己,好让父神能使用我的生命来成为多人的祝福?

2. 我该如何正确的认识马利亚并从她身上学习属灵的功课?.

TOP

马利亚:主耶稣的母亲 (2)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 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路加福音一章46 - 48节)

研读经文:路加福音一章26-55节;约翰福音二章1-11节

历代以来,人们对马利亚的身份和地位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因而引起激烈的争论。我们应该从圣经的真理中找出相关的记载,好好的思考,从而对这位蒙大恩的女子有合宜的态度和回应。

1. 我们最先读到有关马利亚的事迹是,天使加百列向她报讯说她将要成为耶稣的母亲。
请阅读圣经这段精彩的记载,路一26?37。马利亚居住在拿撒勒,一个臭名远播的城市,请看约一46。她是一个处女,已经订了婚(太一18)。路一26?37记载了天使加百列向马利亚作出的宣告。第38节告诉我们马利亚对神的信心,以及对神旨意的顺服。

马利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荣耀,不过我们不难想像得到这样的事情将会给她带来多少误解和怀疑!为了遵行神的旨意,我们经常都要面对这种情况,参阅林前二14。留意天使怎样美好地结束他的宣告,路一37。

2. 天使完成宣告后,马利亚离开拿撒勒,去到山区探访她的表姊伊利沙伯。
请阅读路一39的有关记载。可怜的约瑟,我们不禁同情他,但从太一18?25中,我们看到神对他的施恩和眷顾。

3.再提及马利亚时是与耶稣的出生有关的
请阅读路二6?7。主耶稣出生后,有牧羊人去探望他(路二18?20)。后来博士也去探望他(太二1?12)。马利亚看到这一切。我们得知她“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覆思想”(路二19)。后来他们给孩子起名,进行犹太人的礼仪(路二21)。

其后他们逃往埃及(太二13?15),最后回到拿撒勒。在那里,马利亚花了十二年时间教导和养育她儿子。耶稣“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路二40)。为人父母的请参看箴廿二6。

4. 耶稣十二岁时,马利亚和约瑟带他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守节
请阅读路二41?52。在儿子十二岁时第一次上圣殿守节之后,耶稣失踪后,马利亚和约瑟发觉他“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6)。留意路二48和49所用的有趣字眼。“你父亲和我…来找你”,“…我父。”这里耶稣以独特的方式完全承认神是他的父亲,也以独特的方式承认自己是神的儿子。



思考应用:

1. 如果父神的旨意要我去接受一项我不愿意面对的任务,我会有什么回应?

2. 在名誉、财富和地位面前,我把履行父神旨意放在哪里?为什么?.

TOP

马利亚:主耶稣的母亲 (3)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福音十九章25 - 27节)

研读经文:路加福音一章26-55节;约翰福音二章1-11节

当一个好母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马利亚是救主耶稣基督肉身的母亲,她需要以恰到好处的态度和方法来与她的长子相处,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信心和毅力!请好好查考有关马利亚的生平,它能帮助我们如何成为讨神喜欢的父母。

1.耶稣在迦拿的婚宴上将水变为酒时,马利亚也在场
请阅读约二1?11。马利亚宣布酒用完了。我们的主回答他母亲时好像很无礼,但那其实是一个表示尊敬的字眼,也显示他们关系的改变,他不再属于她(路二51)。第5节指出,马利亚说的话美好地显示出她的信心和顺服。

2. 马利亚也在加略山的十字架那里出现
请阅读约十九25?27。马利亚站在那里,看着她的长子被当作普通犯人一样钉十字架(这里应验了西面的预言,路二35)。突然间,耶稣看着她,对她说话(第26节)…接着耶稣看着约翰,向他说话(第27节)。

神劝告我们要孝敬父母(弗六2)。我们的主说的话有什么重要性呢?他在地上的工作已经完成,约翰很荣幸,可以在马利亚在世上馀下的日子照顾她。

3.最后一次提及马利亚是在使徒行传一14
只是到了五旬节时,马利亚才完全明白主耶稣的位格和他的工作。只有受到真理的灵光照后,我们才能明白这些最深的奥秘。

让我们为了马利亚因为蒙拣选作我们救主的母亲而得到的荣耀感恩。事实上,救主的子民世世代代都称她为有福的,路一45?48。



思考应用:

1. 马利亚对主耶稣的信心和顺服给了我什么启示?我对主耶稣的吩咐有什么回应?

2. 求主帮助我能清楚明白主耶稣的位格和工作。.

TOP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诗篇八十四篇6节)



你是否到过「流泪谷」?流泪谷原文是巴卡谷,意思是悲惨谷。相信你一定知道它的位置,熟悉那地方,谁没有到过那里一两次呢?
  每个人也都到过幽暗谷,不过,当他们从那里走出来时,所表现的是那么不同。有人从那里出来,已经筋疲力尽、憔悴得不成人形;有人却越战越勇,精神抖擞。后面这种人,就是诗人所说:「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泉源之地的人。」在上帝的福音里,他们学会把病痛、忧伤、烦恼..之日,化为机会,在逆境中查找重新得力的新泉源。
  有信心并身体力行的基督徒,能把幽谷化为泉源。一位老姐妹见证时提到,老年人也有他们的难处。藉着每天十五分钟安静与神交通,她在这段时间静静聆听神的话,直到烟消云散。在神光照下,她能看清楚方向,平安度过一天。
  你的试炼可能是身材矮小,或丈夫性情古怪,或是自己脾气火暴,抑或罹患风湿病,也可能是经济拮据等等。无论如何,只要相信在荒芜之处,必然有隐藏的泉源。
  我经常在路边查找「勿忘我」的小草;也曾在阻碍难行的篱笆背后查找野玫瑰。
  神不会给我们一条没有泉源的路。假如祂的道路须越过荒芜的沙漠,这沙漠必涌出活泉;旷野必然欢呼,像盛开的玫瑰。.

TOP

把他们交付你的手里

经  节: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不要怕他们;因为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他们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约书亚记十章8节)

再也没有比确定自己行在神的旨意中,更让基督徒放心、有自信的了。神不会命令你去做一件事,却不保证你能成功。神向约书亚保证,当他与迦南人争战时,没有甚么可惧的。神允许以色列人打这些战役,在他们拾起武器之前,早已决定战役的胜负了。在他们打仗时,这一点的保证,带给他们何等的自信!虽然他们的敌人毫不留情地攻击,约书亚的军队早已胜券在握。神并没有保证你所计画的每一件事,都能够得到胜利,但是,祂曾经应许你,只要你顺服祂的旨意,你必定成功(申命记廿八:7、25)。是否有人妨碍你顺服神的旨意?要安息,要确信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事物,阻挠祂儿女完成祂的计画。要谨慎,要以神的方式来评估胜利。当你陷入困境,神要做的也许就是赐下平安在你的心中。当你被人苛待,神要做的也许就是创建你一颗饶恕的心。也许祂现在正要除去你生命中的罪恶。如果你以世人成功的标准来评估自己,你会觉得挫败。倘若你看的,是神要藉着当前的处境完成甚么事,你会发现神是成功的。如果你确定自己行在神的旨意中,而你正面对高涨的反对势力,要有信心,神必完成祂手上的工。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TOP

手潔心清   
經  節: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的人。(詩篇廿四篇3~4節)

神嚴格地要求那些想要享受與神有親密關係的人。那些手不潔、心不清的人很難見到神。倘若耽溺於罪惡及厚顏地違背神的話,又膽敢厚顏無恥地進入至聖所,這是公然地侮辱神。在舊約時代,一個人的手代表一個人的作為。清潔的手象徵純全的作為。祭司要進入聖殿服事之前,要洗手。這象徵著,只有那些潔淨的人,才能敬拜聖潔的神。親近神是有層次的。當你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你與神開始建立關係。然而,如果你繼續犯罪,罪會隔離你與神,阻攔你享受與神親密的關係。倘若你僅僅遵循神基本的命令,卻每回都拒絕神給予你的特別個人指示,那麼你永遠不能與神建立更深的關係。若像詩篇中的詩人,瞭解神的聖潔,你會照著祂的標準去調整自己的生命,立即回應祂的指示,好與祂建立更深的關係。愈親近神,對自己的小罪就愈敏銳。愈瞭解神的本性,就愈瞭解在朝見神以前,手潔心清的重要性。你是否願意讓全能神使你在祂面前全然潔淨,好能享受與祂最親密的關係?


--------------------------------------------------------------------------------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TOP

神的试验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献为燔祭。」(创22:1,2)

这些事以后,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没有经试验的人是不能证实有力的人,没有经过试验的事,也是没有定论的事。神并不满意我们的现状,乃是对他所爱的,所要重赏的人,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严厉的考验,好知道他们到底怎样。使被试验的人也知道,他自己的光景如何。

神要试验的是什么呢?就是爱与顺服。这两件事也是合一的,爱的最大表现在于肯放弃自己的意思,为着爱而牺牲一切,献出一切,来成就所爱者的目的,讨他的喜悦。这需绝对的顺服,尤其是对于神,顺服是与神同心同行的最基本条件,我们不能盼望神顺服我们,我们真正敬畏神,也是从顺服上表现出来。

神试验我们爱与顺服的途径,就是叫我们献上唯一心爱的东西,或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成为这人的心爱对象,什至偶像是离不开,少不了的。别的都肯放弃,只有这个是舍不得的,而神却正要求舍去这个,放下这个,这就试验出一个人究竟是爱神或是爱别的呢?顺服神呢,或是坚持自己的意思呢?谁是第一,最大的呢?如果神所要的是次好的,不十分心爱的,那很容易,但神所要的正是最难舍弃的。在这个试验里成功或失败就显出你是怎样的人,你的心究竟如何,对神到底怎么样,同时也决定了你的前途。.

TOP

神是我的安慰
                                                             那安慰丧气之人的神  



  保罗给我们的印象向来是一个非常坚强,而且又是大有信心的人,所以我们完全不能想像,他会有丧气的时刻。可是当我们认识生命的真相,就会明白世上没有超人,每一个人遭遇困难的时候,都会有惧怕和丧气的时刻。

  丧气并不出奇,问题是如何面对丧气,保罗虽然遭受困苦,心里有恐惧,但他仍是认定及仰望他的神,他相信他的神是一位能够安慰丧气之人的神。神的安慰并不是抽象的感情反应,而是具体的鼓励行动。

  神是借着哥林多教会的转变来鼓励保罗,当保罗写了第一封书信给哥林多教会后,知道他们仍没有改变,保罗心中便满有忧愁,于是他再另写一封信严严的责备他们,只是保罗心里极度难过,什至后悔用的词可能太重了。当他心中正在丧气之际,神就借着提多带给他哥林多教会改变的消息,使保罗心得安慰与鼓励,神就是这样再度提升保罗的斗志。

  你是否为生命的奋进正在感到丧气呢?抬起你的头来,仰望那位能安慰丧气之人的神,他一定能把具体的安慰与鼓励带到你的面前!


        
人生应用
神可以怎样安慰我呢?.

TOP

心被坚立

  
  保罗写给每间教会的书信,末了都有祝福的说话,他的话并不是例行式的祝祷词,而是从他对弟兄姊妹生命的认识与负担写出来的。

  保罗不单劝勉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要成为成熟的人,也期盼他们同心合意,彼此和睦,也要受安慰。一间教会强壮与否很在乎弟兄姊妹的成熟程度,与及是否彼此同心。哥林多教会过去曾出现纷争,彼此攻击、批评,以致各人心灵间都曾受了很多创伤,保罗有见及此,便加以劝勉。

  保罗在这里强调要「受安慰」,是在其他书信中少有的。「受安慰」是信徒间彼此心灵得到坚立的重要途径,「受安慰」是表示大家都学习放下自己,愿意彼此宽恕,治疗心灵中的创伤。更重要的是既能在心灵里彼此坚立,便能一同追求基督的生命。

  你若要处理与弟兄姊妹的关系,不要只追求表面上的友谊,更要学习在心灵间彼此受安慰,互相坚立,同心合意,追求成熟的生命。


        
人生应用
我愿意接受别人的安慰吗?为什么?.

TOP

圣洁自守        
祈祷:   天父啊!感谢你赐下独生爱子,为我牺牲,显明你对我的爱!愿我能竭力追求圣洁,又以你的爱去爱人。   
        




彼得前书1:13-25

作为神圣洁的儿女,基督徒理应分别为圣地过每天的生活,以表明我们因得着救恩,而拥有新生命和新生活。

使徒彼得在信首的颂赞和感恩祷告后,开始了对收信人的劝勉。第13节的「所以」一词,把上下文连接起来。上文(3-12)讲述奇妙的救恩,本段经文则说明借救恩而有的新生命。有新生命的基督徒会有以下四方面的表现:1专心盼望,等候主的再来(13);2追求圣洁,如神的圣洁一样(14-16);3存心敬畏,靠主渡过在世的日子(17-21);4彼此相爱,切实力行真理(22-25)。

有些信徒在跟随基督之后,或会因常常受试探而走回头路。彼得告诉我们要约束自己的心,谨慎自守,并要像我们的天父一样,凡事圣洁,因为天父是圣洁的。「圣洁」(15、16)一词表示人对神完全的敬畏和委身,分别为圣让神使用,并且脱离一切的罪和罪的捆绑。我们生命的重心和焦点都应对准神,这样我们才不会走回头路。我们不能靠自己成圣,而只能靠神所赐下的圣灵来帮助我们,赐我们力量胜过罪恶;我们不要替自己的软弱和跌倒找借口,而只要求神赐我们能力,脱离罪恶的捆绑。

此外,我们在世生活,又要常存敬畏神的心。「敬畏」(17)一词的意思并不是奴仆对残暴的主人的恐惧,而是指信徒对全能神的崇敬。神是全地的审判者,我们不可漠视他,也不应对他掉以轻心,以为我们是神的儿女就可以任意妄为。我们不要作被宠坏的孩子,而要作讨神喜悦的儿女,对天父常存敬畏的心。当我们敬畏神的时候,就能活出真道,过与人切实彼此相爱的新生活。

旧约以色列人的神,也就是新约基督教会的神,他是圣洁的,其道德标准与彼得时代的外邦宗教教导迥异。他不爱争斗、奸淫和仇恨,也不像第一世纪的外邦宗教那样残忍和充满淫乱。基督教的神是有怜悯和公义的神,作为他的跟随者,神期望我们能够有崇高的道德标准,并且与他一样,有圣洁、充满怜悯和公义的生命;他又期望我们像主耶稣基督一样,为着别人而愿意牺牲自己,表明对人的真爱。对于神的期望,我们应如何回应?我们有活出基督徒应有的生命吗?.

TOP

是否诚实        

「耶和华的眼目偏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代下16:9)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

有的信徒怕神忘记了他,或者觉得神不肯帮助他,这种想法值得深思,我们知道神是无所不知的,他不会忘记他所造的人,而且他一直察看每一个人,他知道每一个人的需要,困难,不是不愿意帮助人,解决人的困难,特别是属他的人,他也不是没有能力,改变人的各种问题。

不过这也要看人的内心,对神怎样。如果人不敬畏神,不信靠,不尊重神,什至顽梗、悖逆、不服,神就不会帮助他。不是神没有看见他的难处,而是神不能帮助他,使他继续错误下去,乃是应当加以管教才对。但对那向他心存诚实的人,神不但看见他们的难处和需要, 并且要显大能帮助他们,使任何事都可以解决。神的大能可以作一些事,人所不能的,神都能,有神的大能帮助,是什么都不必担扰惧怕的。

所以我们不必怀疑神是不是看见我们,是不是忘记我们,也不必愁他肯不肯帮助我们,能不能帮助我们,这都是不成问题的,只要问我们自己对神的心是否诚实,明晓得神的意思,却不肯照着去行,明明是神的话语却不愿意相信。明知道自己不对却不肯改,这都是对神不诚心。.

TOP

神是我的安慰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经文
诗篇七十七1-13

1我要向神发声呼求;我向神发声,他必留心听我。
2我在患难之日寻求主;我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3我想念神,就烦躁不安;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细拉)
4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什至不能说话。
5我追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
6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
7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
8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
9难道神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细拉)
10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
11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你古时的奇事。
12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
13神啊,你的作为是洁净的;有何神大如神呢?

        
经文背景
这是一首个人的求告诗,诗人在极大的痛苦中,因回想神过去(特别是摩西的时代)的作为而得到安慰。   
        
经文浅释
第10节可译为「我便说,这是我的弱点,以为至高者的权能有了改变」。        
        
经文默想

1. 诗人心灵间有什么痛苦?
2. 思念神过去的作为,为什么能安慰诗人的心?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你有试过想起神就感到痛苦,心里不肯接受安慰的经验吗?好像诗人一样,他在患难之日,理应想到神就会心觉安慰,谁知却是相反的!

  因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使他无法感受到神是一位慈爱的神,他不断向神祷告发声,但神却好像睡了。现实与信仰实在有很大的分歧冲突,他所受的困苦愈来愈大,心灵无法相信、接受神是可以安慰他的,这样大大增加他心灵的痛苦。

  诗人这一刻心灵里完全没有出路,他质问自己,「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诗人没有逃避自己的疑问,他坦诚摊摆在面前,自问之馀,反能了悟自己的境况,他承认这是他自己的懦弱,他追想以前神的作为,重新认定神的属性,他的心灵才得到安慰。

  痛苦会使人的心不肯受安慰,神是绝对明白的,但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在困境中陷入绝望中,要追想神过去在你身上一切的作为,反思神是一位怎样的神,这样心灵就能得到安慰。


        
人生应用
我有留心自己心灵的痛苦吗?有想过最近不愿祷告的原因吗?.

TOP

司提反: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 (1)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哥林多后书三章18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六章5 - 15节、七章 1-60节

新约有关司提反的记载集中在徒六5?15;七1?60;八2;十一19和廿二20。他肯定是神其中一个“属灵巨人”,他荣耀的侍奉因为殉道而戛然而止。我们认为他是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这是正确的。很多人都跟随他的脚踪。事实上,今天仍然有多人接续他,为了福音的缘故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司提反是“七个”(徒六3)获选“管理饭食”(徒六3)的人之一。但有趣的是,差不多在刚获选后,司提反便“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徒六8)。像很多神使用的人,也是我们在徒读到的人那样,司提反也是一个“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大有信心……能力”(徒六3和8)的人。在这段有关他的生平和事工的记载中,有七个重要的真理。

对神最大的服侍,也是每个信徒都能够做的服侍,是为他发光

我们不是每个人都像司提反一样能够布道、行神迹及为信仰而斗争。但我们都可以像他一样为主发光──读徒六15。这是每个基督徒都有能力做,而又是最重要、最荣耀的侍奉。摩西经历过面容发光这祝福──读出三十四29、30和35;我们也读过我们的主在登上圣山时改变容貌──读太十七2。我们都遇见过一些基督徒,他们的面容真的闪耀着主的荣耀──但怎样才能够有闪亮的面容呢?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读林后三18!



思考应用:

1. 我羡慕侍奉主吗?我可以怎样在生活中为他发光呢?

2. 我的主、我的信仰,值得我为他摆上自己的性命吗?.

TOP

司提反: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 (2)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 - 10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六章5 - 15节、七章 1-60节

司提反是“七个”执事之一,也是一个“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大有信心……能力”(徒六3和8)的人。在他的生平和事工的记载中,给了我们很多的真理指引和教导。

被圣灵充满的仆人都是很熟悉圣经的

你可曾注意到这点?在使徒行传第七章,司提反讲述了整个犹太的历史。他实在活生生地示?了提后二15的描述!每当神重用一个仆人时,那仆人都是以神的道为食物,也被神的道充满的。被神的道充满是被圣灵充满的途径,而被圣灵充满就是被神的道充满。每个信徒都能获得特别的恩待,可以被圣灵充满,请读弗五18;重要的是我们给圣灵所保留的空间。

一个“属灵上的婴孩”可能像一个成熟的信徒一样“被圣灵充满”,两个人都可能被圣灵充满,但成熟的信徒的空间一定比“属灵的婴孩”的空间大得多。达致成熟的唯一途径是以神的道为食物,这是扩大让圣灵充满的空间的方法──读西三16。

对神忠诚和受逼害是连在一起,不能分开的

读徒七54、58和59。司提反坚决要对神忠诚,宣布一切真理,正如我们从徒二十27读到的一样。他这样做使他的敌人十分愤怒,但是司提反知道主曾经说过,走顺从和侍奉的路绝对是不容易的,请读太五10?12;约十六33;徒五41;腓一29和彼前四12?19,并比较来十一34?37。重要的是要活在神的旨意中,顺从神,尽管这样做有可能会引致“被人用锯肢解”或“需要逃亡”。

真正的信心透过看见或看不见的主而能够忍受考验

我们读到摩西靠着信心能够这样做,请读来十一27;司提反也这样做,请读徒七54、58、59,以及55和56!“当前景不妙时,尝试看天上的情景!”请读林后十二7?10。保罗和西拉在监狱受苦时,仍然能够祈祷和唱诗赞美神。他们证明神的恩典是足以支持他们的,请读徒十六22?25。



思考应用:

1. 我对真道有多渴慕?我该如何提升对神话语的爱慕?

2. 我对神的信心是否可以经得起考验?.

TOP

君尊祭司、圣洁国度、神的子民   
祈祷:   天父啊!感谢你赐我尊贵的身分,我不单是你的儿女,更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和属神的子民!      
        




彼得前书2:1-10

基督徒得救后不应只原地踏步、沾沾自喜、不思长进!反之,我们要靠主的宝血除去一切罪恶,渴慕成长,像初生的婴孩渴慕母亲的奶一样,以致能长大成人,成为成熟的信徒(1-3)。

彼得在本段经文引用了旧约圣经(参出19:5-6),指明信徒得救后所拥有的属灵地位。他们可以一起被建造成为灵宫的活石(5),又有主成为这灵宫的房角石(6-8);他们更是君尊的祭司(9)、圣洁的国度(9)、属神的子民(9),以及传福音的使者(9-10)。

彼得将教会描绘为一座有生命的灵宫、属灵的殿宇,而基督是这灵宫的基石,每个信徒都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信徒与基督联结起来,被建造成为灵宫,成为主的圣殿,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参弗2:20-22),成为一个永生神的圣教会(参提前3:5、15)。

在旧约时代,神的百姓不能直接亲近神,祭司就成为了神和百姓之间的中间人。祭司代表百姓,在神面前献祭赎罪;他们也代表神,把祝福赐予百姓。到了新约时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成为那更美的大祭司,以致我们可以因着他,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参来4:16)。同时,我们因着与基督联合,便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和属神的子民」的身分,并有责任承担使人与神和好的祭司工作,成为一位传福音的使者,带领别人来到神面前,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使人归回神的怀抱。

每个婴孩都有一种自然的特性,就是渴望快快长大,跟哥哥、姐姐、父母一样成熟。当你重生的时候,你也只是一个属灵的婴孩,也会渴望成长。你有否热切渴慕神的话语呢?你有否积极地每日灵修、祷告和读经呢?但愿主的大爱吸引你,你便快跑跟随他。

此外,彼得说,我们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和属神的子民。我们应如何好好珍惜这尊贵的身分呢?.

TOP

司提反: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 (3)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 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5 - 57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六章5 - 15节、七章 1-60节

司提反堪称为初期教会的一个“属灵巨人”,他荣耀的侍奉因为殉道而戛然而止,成为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两千年来,很多人都跟随他的脚踪。事实上,今天仍然有多人继续为了福音的缘故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有关他的生平和事工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真理。

基督徒是像基督的人

作基督徒不单是表白(我们所说的话),更是拥有(我们是谁)。基督徒是拥有基督的人,拥有他就是变得像他,请读加二20和西一27。司提反好像他的主。他谦卑恭顺,为那些恶意地利用他的人祈祷,请读太五44和十一29。像耶稣一样,司提反死时也向神祈求,请比较徒七59和太廿七46;他将自己的灵魂交付给神,比较徒七59和路廿三46,并参彼前四19;他也为他的敌人祈祷,比较徒七60和路廿三34。我们呢?是否像耶稣?

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籽

在听到司提反的见证和临死时的祈祷,并亲眼看到他被人用石头打死的人群中,包括了大数人扫罗,请读徒七58和廿二20。毫无疑问的,整个事件在这个敌对福音的年青人心中和良知里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司提反的死在扫罗信主这件事上结出了果子(徒九1?17)。但这不是司提反的死唯一的即时好处,请读徒十一19。基督徒被分散,因此福音也就传开了!腓一12包含多么伟大的真理啊!

对信徒来说,死亡只是睡觉

留意徒七60最后三个词。司提反已经将他的灵魂交托给主(第59节)──但睡着的是他的身体──请读和比较帖前四13?17。司提反“离开了肉身”,并“与主一起”(林后五6?8)。死亡等于睡觉。这是多么美丽啊!因为睡觉表示劳苦后休息,脱离恐惧、哀伤和生命所有重担。睡觉时,我们从一天走进另外的一天,而对基督徒来说,死亡是从地上的小麻烦进入天上永恒的荣耀!你和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像睡觉一样死去,但即使我们会这样,也不用害怕,因为…,请读林前十五51?58!



思考应用:

1. 我的生命是否可以反射出基督的荣美?

2. 我对于死亡的认识有多少?我怕死吗?.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心得安慰        

        
经文
歌罗西书二1-5

1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并一切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地尽心竭力;2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神的奥秘,就是基督;3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4我说这话,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语迷惑你们。5我身子虽与你们相离,心却与你们同在,见你们循规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坚固,我就欢喜了。

        
经文背景
歌罗西的教会并不是由保罗亲自建立的,乃是以巴弗建立的,保罗在信中表达他同样关怀这教会,鼓励他们在基督里有长进。  
        
经文浅释
1. 「神的奥秘」(2节)──这里是指过去隐藏但现在却公开让大家知道的神的旨意。
2. 「循规蹈矩」与「坚固」(5节)──原文指军队列阵井然有序,屹立如山。  
        
经文默想

1. 保罗怎样安慰歌罗西的弟兄姊妹?
2. 是什么使保罗也得安慰?
                        
        

心得安慰




  保罗在建立教会方面,并不看重什么工作上的成就,他看重的是人的生命,他尽心竭力为生命劳苦,什至连一些没有见过面的信徒,也是如此。

  保罗所付出的对弟兄姊妹有很大的影响,使他们在爱心、信心上大大的进步,而且他们的心也得了安慰。劳苦是保罗的,受安慰却是弟兄姊妹的。这安慰是带着喜乐、愉快的意思。

  原来心灵得到安慰,可以是来自生命被建立的,当教会人人重视生命的建立,弟兄姊妹的生命就会有改变,在信心和爱心上尤其显着。这样的生命转变会使众人的心得到安慰,并且大大的喜乐。

  在末世的日子中,教会也会慢慢忽略了生命建立的工作,我们极度劳苦,可惜不是在生命上,而是在追求上,因此众人的心所感受到是压力,是愁苦,并不是安慰和喜乐。弟兄姊妹,你有想过改变由你开始吗?你可以竭力为生命劳苦,使众人的心得到安慰。


        
人生应用
我在教会中为了什么而劳苦?这些使弟兄姊妹的心得到安慰吗?.

TOP

神是我的安慰
父亲的心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二9-12

9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10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11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12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神。

        
经文背景
保罗非常疼爱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姊妹,待他们好像儿女般爱护,尽力劝勉、安慰和嘱咐他们。  
        
经文默想

1. 保罗怎样表达他爱弟兄姊妹的心?
2. 作为属灵的父亲,他怎样帮助弟兄姊妹?
                        
        

父亲的心



  要建立人的生命,有两方面是须要注意的,一、要立志过圣洁的生活,以成为别人的榜样;二、是要有父亲的心肠,才能劝勉人、帮助人。

  父亲安慰儿女是带着强烈的关怀、慈爱、宽恕、接纳及鼓励,这安慰不是放纵,乃是爱的期望,期望有一天儿女能够成长。

  保罗就是以这样的心去安慰、劝勉他的属灵儿女,帮助他们的生命成长,在生活上做到合乎基督的标准,使神得到荣耀。这颗父亲的心是引导及启发属灵儿女的心灵,使他们不是在成长挫败中感到恐惧,乃是得着激励安慰。

  今日在教会中,可能有很多严严的教师,却很少有信徒以父亲的心去安慰那因成长挫败而受伤的心灵,以致很多人已经失去对生命奋进的心,成为一个不冷不热的基督徒。在你的教会中,你看见有多少位属灵的父亲呢?你会否愿意成为其中一位去安慰众多儿女的心呢?


        
人生应用
在我教会中,有没有因成长挫败而受伤的心灵?.

TOP

被骂不还口      
祈祷:   天父啊!求你使我学效主基督,他愿意顺服、坚守真理使命,就是面对苦难压迫也能忍耐下去,且能以善胜恶。     
        




彼得前书2:18-25

彼得在本段经文教导信徒有关受苦的功课,包括为神受苦(18-19)和为义受苦(20),此外,他又向信徒介绍了一个受苦之仆的典???基督(21-25)。

彼得指出,作为神的仆人,信徒能因敬畏神的缘故而顺服和善待自己的主人(不论他们是善良的还是乖僻的),这是可喜爱和得神喜悦的事(18-19),信徒这样做,正是把神的保守和恩典,在他们自己身上彰显出来。

彼得又认为,信徒为义受苦也是有福和得神喜悦的(20-21)。事实上,为义受苦是信徒蒙召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未信者能因信徒的忠心忍耐而最终归荣耀给神(参2:12)。神呼召我们,吩咐我们要学效基督,忍受别人所加的苦害。

信徒在面对困苦和冤屈之时应如何面对呢?彼得吩咐信徒要学效主基督的榜样。因着基督的受苦,救恩得以成就。他是信徒的榜样,叫信徒能够跟随他的脚踪而行。他虽然清白无辜,且从来没有犯过罪,却仍甘心和默默地忍受极度的痛苦。面对无理指控者的辱骂,他不还口;面对压迫者的虐待,他默然地承受,并单单仰望神的公义审判。那位曾受鞭伤和被挂在木头上的主,亲身担当了人的过犯,使人得以脱离罪的捆绑,蒙神医治,重新过公义的生活。当我们阅读第22-25节时,或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彼得在这里是引用了旧约以赛亚书第53章受苦之仆的经文,来鼓励那些正在受苦的信徒,要坚毅地忍耐下去。

受苦,在神眼中是可喜爱的!我们遭受苦难,可以源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苦难是由人犯罪而来,有些苦难是因为我们的愚昧所致,另有一些苦难则可能是来自这个堕落的世界。然而,彼得在本段经文所提及的苦难,是由行善及遵行神的旨意而来。正如基督从没有犯罪,但他为了使人脱离罪的捆绑,于是甘愿受苦;同样地,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也要随时准备好为别人而受苦。我们应效法基督面对苦难的态度:他默然忍耐、内心平静且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谁是掌管一切的主宰。

在苦难中,我们听到神给我们的微声吗?不用怕,只要信!.

TOP

比起将来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8)

谁都不愿意受苦,在受苦的时候,都会感到难过、忧愁、焦急,失去平安、喜乐。人似乎很难胜过苦楚,除非脱离苦楚。但有些苦楚是无法脱离的,或者一个苦楚过去,另一个接着又来,能将人压得透不过气来,有时真是再也忍受不住了,怎么办呢?

保罗告诉我们一个办法,那是他自己的经验,那就是用现在的苦楚比将来的荣耀,现在的苦楚最长不过是几十年,而将来的快乐却是比几十年多过亿万倍,乃是永远的。现在的苦楚如果是贫穷,那将来乃是享有宇宙和万有(林前3:21),如果现在的苦楚是卑微,将来乃是作王到永永远远(启22:5)。如果现在的苦楚是疾病,那么将来是再没有软弱、痛苦的属灵身体(林前15:42-44)。如果现在的苦楚是孤单、别离,将来再无生离死别。要居住在千万可爱的人中间,享受无穷的爱和最深的友谊。如果现在的苦楚是生活艰难、劳累,将来却是永远的安息、幸福,在那极美的城里、有说不尽,享受不完的美丽、丰富、荣耀、快乐。

现今的苦楚若与将来极重永远荣耀相比,真是短暂(林后4:17),就不足介意了。我们现在和他一同受苦,将来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

TOP

神是我的安慰
信心得坚固而来的安慰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三1-10

1我们既不能再忍,就愿意独自等在雅典,2打发我们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神执事的(作神执事的:有古卷是与神同工的)提摩太前去,坚固你们,并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劝慰你们,3免得有人被诸般患难摇动。因为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4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预先告诉你们,我们必受患难,以后果然应验了,你们也知道。5为此,我既不能再忍,就打发人去,要晓得你们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诱惑人的到底诱惑了你们,叫我们的劳苦归于徒然。

6但提摩太刚才从你们那里回来,将你们信心和爱心的好消息报给我们,又说你们常常记念我们,切切地想见我们,如同我们想见你们一样。7所以弟兄们,我们在一切困苦患难之中,因着你们的信心就得了安慰。8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9我们在神面前,因着你们什是喜乐,为这一切喜乐,可用何等的感谢为你们报答神呢?10我们昼夜切切地祈求,要见你们的面,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

        
经文背景
保罗一人独自在雅典,但心里仍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所面对的逼迫而心感挂念,后从提摩太口中,得悉他们的长进,使保罗心得安慰,也渴想见他们的面。  

        
经文浅释
1. 「患难」(3节)──指帖撒罗尼迦信徒所遭遇的反对和迫害。
2. 「摇动」(3节)──原文指狗尾巴的摇摆,用来指「巴结」、「勾引」或「扰乱」、「煽动」。        
        
经文默想

1. 保罗担心帖撒罗尼迦信徒些什么?
2. 当提摩太分享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情况后,为什么保罗会深感安慰?
                        
        

信心得坚固而来的安慰

  
  作为一个属灵的父亲,心底里常挂念儿子是很自然的事,特别是在儿女遭遇患难的日子。

  当保罗知道帖撒罗尼迦教会遭受反对和迫害时,心里实在非常沉重,担心他们会因此软弱离开神。这种忧虑迫使保罗立刻采取行动,打发提摩太前去,坚固他们,并且在患难中安慰他们。

  及后保罗从提摩太口中得知他们信心坚固,能靠主站立得稳,保罗立时就得到安慰,心里的重压也得到释放,保罗什至用「活了」来形容这种释放,可见这安慰对保罗来说是何等的大。他的心灵由沉重受压变成释放喜乐,实在表明了他对弟兄姊妹那份负担。

  今天在教会里,还有多少像保罗那样关心弟兄姊妹生命的人呢?我们心灵沉重很多时都是为了自己,少有为了别人的生命,以致心灵在痛苦中得不到安慰。盼望你也能有保罗的经历,由沉重受压变为释放喜乐,是因为看见弟兄姊妹的信心得到坚固!


        
人生应用
我常常为了什么事情而感到心灵沉重?.

TOP

安慰身陷病苦的

  在这痛苦的世代中,人们极需要安慰,我们实在要有敏感的心灵,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需要,才能加以安慰。

  人类其中一种痛苦,就是在病患中身心所承受的痛苦。耶稣在毕士大池边见到那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他就立刻感受到他的痛苦。在这里的病人有许许多多,但耶稣只向这病人探问,约翰也特别记载耶稣知道他病了许久,耶稣所问的问题其实正说中这病人心底最痛苦的地方。

  这病人在肉身上受尽折磨,他不能行动,终日只能躺着,三十八年来所尝尽的滋味实在不是外人所容易理解明白的。在他回答耶稣的话里,更流露出他最深层的悲戚。毕士大池本是他的希望,可是这许多年来他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帮助,这是一种被遗弃和绝望的痛苦,这心灵的痛苦比肉体上的痛苦还要大,耶稣的话与行动成了他极大的安慰!

  有无数的病人身陷这样的痛苦中,实在需要我们的安慰,虽然不一定能解决他们肉身上的痛苦,但我们却能安慰他们的心灵,并且可以借祷告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让主亲自安慰他们。


        
人生应用
这个月我有没有朋友在疾病的痛苦中呢?我能去探望他并为他祷告吗?.

TOP

多作主工        

        
「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我们所有的信徒都像仆人一样,将来要在主面前交账。我们怎样用主所给我们的一生光阴、才干、金钱,以及一切所有的;怎样过我们一生的生活,究竟为主作了什么,如果整天闲站,虚度光阴,白占地土,就要受至惩罚,更不用说犯罪作恶,随从肉体情欲,违背神的旨意了。

许多信徒也觉得不该糊涂的度日,一生白白地过去,却不知道作什么才好,似乎没有目标。工作的方向,找不着门路来事奉主,我们究竟能作什么呢?

首先应当确定的,就是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主,完全为主用,不再为自己。凡不是为着主的就不作,凡所作的都是为主而作,有了这个基本的原则以后,就要求主指示我们当为他作什么,能为他作什么工作。如果不知道,就当每天多读圣经,多祷告求主指示。我们从圣经中会渐渐清楚,应当为主作什么,主的工作在那里。例如传福音,作见证,领人归主,帮助软弱的肢体,寻找迷失的羊,服事众圣徒,为万人代祷,以及各种施舍、行善、荣耀神的事、借着祷告求圣灵引导,环境的安排,预备机会。如果有心想要为主作工,是不会找不到工作的,若无心,遇见机会也要错过。.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充满忧虑的  

        
经文
马太福音六24-34

24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

25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27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译:使身量多加一肘呢)?28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29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30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31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32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34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经文背景
这段经文是登山宝训的其中一段,主要是教训人不要为衣食忧虑。      
        
经文浅释
「当」(34节)──指担当之意。  
        
经文默想

1. 耶稣对金钱有什么看法?
2. 为什么为衣食忧虑是不对呢?
                        
        

安慰充满忧虑的

  

  忧虑是现代人最普遍的毛病,似乎人类的文明、生活改善了,却无法消除人类的忧虑。现代人每天都为着各样大小的事情忧虑,所拥有的忧虑会失去,没有的却忧虑得不到,生命难怪充满痛苦。

  一个人若太重视金钱,他的生命就会充满忧虑,整天患得患失,他不单为今天的衣食忧虑,而且也为未来忧虑,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愁苦。

  耶稣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去安慰这些忧虑的人,他告诉人天父是何等的慈爱,一只雀鸟不种不储蓄,仍能每天活着,因父神看顾它们,何况是我们呢?地上花草,不用劳苦,不用纺线,父神尚且装饰它们,何况是我们呢?

  问题是我们不肯完全信托这位父神,只是有保留地相信他会看顾我们,于是拚命追求地上的物质,忘记了属天的事,故此,我们天天忧虑、天天痛苦。只要我们安然信靠主,心灵就得安慰,因为一位慈爱的父神必然看顾。所以每天只管安然交托,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人生应用
我今天在忧虑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忧虑?.

TOP

耶利米书十九至廿二章   
        

重点: 耶利米下监;被巴施户珥打;向神诉苦;预言耶城被毁;生命之道和灭亡之道。

钥节: 又建筑巴力的邱坛,好在火中焚烧自己的儿子,作为燔祭献给巴力。这不是我所吩咐的,不是我所提说的,也不是我心所起的意。(十九5)

内容:


神吩咐先知向匠购买瓦瓶,又带百姓的长老和祭司的长老往欣嫩子谷──尼希米记所提之粪厂门前,在他们(民事和宗教领袖)面前打碎瓦瓶,借此向君王和百姓宣告神无情的审判;犹大要像瓦瓶一样被打碎。

迦南原是外邦拜偶像之地,神将那地的居民全消灭,赏赐给他子民成为圣洁之地,并在其上建立圣殿──神的居所。可是,他的子民离弃神,敬拜那地的偶像,仿效外邦人的模式敬拜神。外邦人在祭祀时将孩童献为祭,是神曾命令禁止的(利十八21);神子民却效法他们的行为,玷污了神的圣殿和圣洁之地。

神诉说他们的作为,「不是我所吩咐的,不是我所提说的,也不是我心所起的意没有神的命令」,那么,他们的行动乃出于他们自己的私欲,效法世人的样子行;这也是我们的写照。

神的命令和旨意已全记载在圣经上;在圣经人物中,我们也可窥见神的心意、爱与恨、好与恶;只是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是有心无力。如何解救?难道主的救恩有不及么?



默想: 「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我们有否放弃自己的挣扎,全然投靠他?.

TOP

跑得奖赏        

        
「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林前9:24)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今天在全世界预备参加各种比赛的人多极了,都在那里较力、斗智、争胜、赢利、得名。但所得的好处仍是太少,太小了。有人用尽一生的心力, 并不一定成功,从属天的眼光看来,那不过如捕风捉影,毫无价值。

但有一种是真正的赛跑,是神所指定的,跑得好的人,要得到极大的奖赏,不朽坏的冠冕,永远的荣耀,这都是我们所要参加的。保罗及历代古圣也都参加了,竭尽一生的精力,惟恐不逮,所以不只是走,而是快跑(来12:1)。

这究竟是一条什么跑道呢?怎样能跑好呢?(提后4:7)保罗提到是有标竿的(腓3:14),不是乱跑,乃是一天比一天离标竿近,就是向那里跑,跑得越快越好。这样离世时就能够跑尽。这标竿不是别的,乃是基督自己和他的十字架,天天效法基督(林前11:1),特别是效法他的死(腓3:10),来舍己顺服神(腓2:8),爱人(约壹3:16)。这只有借着里面基督的灵来引导,用信心来仰望,死而复活的主(来12:2)。天天遵行神的旨意,才能快快地达到(来13:21)。.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被罪孽打击的        



        
经文
以赛亚书五十七14-19

14耶和华要说:你们要修筑修筑,预备道路,
将绊脚石从我百姓的路中除掉。
15因为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原文是住在永远)、
名为圣者的如此说:
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
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16我必不永远相争,也不长久发怒,
恐怕我所造的人与灵性都必发昏。
17因他贪婪的罪孽,我就发怒击打他;
我向他掩面发怒,他却仍然随心背道。
18我看见他所行的道,也要医治他;
又要引导他,使他和那一同伤心的人再得安慰。
19我造就嘴唇的果子;
愿平安康泰归与远处的人,也归与近处的人;
并且我要医治他。这是耶和华说的。

        
经文背景
神向百姓表达他重视的人,并且与这样的人同住,医治及安慰他们。   
        
经文浅释
1. 「相争」(16节)──即责罚之意。
2. 「我所造的人与灵性都必发昏」(16节)──可作「有气息之人,他的灵性都必发昏」。
3. 「远处的人」和「近处的人」(19节)──远处指外邦人,近处指以色列人。
        
经文默想

1. 神重视怎样的人?
2. 神怎样待他们?
                        
        

安慰被罪孽打击的

  

  很多人根本不意识或留心罪恶所带来的痛苦与咒诅,对生命是有何等大的打击。

  被罪孽打击的人,他的灵性会发昏,感受不到神的同在,难以察觉属灵的事物,因此在他的生命中看不见光明,只能在罪恶黑暗中生活,这对一个拥有神生命的基督徒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另一方面,他的生命也会受到罪恶的伤害,破坏与神、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决裂会引致心灵里有着很大的伤痛。

  神仍是不断向这些被罪孽打击的人施予安慰,他宣告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医治他们因罪恶而来的创伤,并且引导他们,使他们得到安慰。

  你的属灵生命是否感到昏暗呢?是不是尝透被罪孽打击的痛苦?只有神才能安慰你的生命,他是乐意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亲近,也盼望你经历到神的安慰后,也把同样受罪孽压伤的人带到神的面前,让他们也同得安慰。


        
人生应用
我的生命有什么地方被罪恶打击呢?.

TOP

多加:做了很多好事 (1)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 神,就是永生 神;我几时得朝见 神呢?”(诗篇四十二篇1、2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九章36-42节

这课的主题是多加的故事。这故事启发了数以千计的人。故事充满宝贵的教训,所有这些教训都挺重要,有的在今天什至更值得特别强调。多加住在约帕,那是一个位于地中海海岸的城市,是当时巴勒斯坦的主要港口,请比较拿一3和徒十5?8。约帕有一个基督教教会,信徒很可能在多加家里聚集敬拜神。这是当时的习俗,请读徒十二12和罗十六5。

留意多加名字的特别意义
第36节告诉我们她的名字在亚兰语是大比大,在希腊语则是多加,意思是羚羊或瞪羚,一种非常优雅的动物。一位作者说“她的名字在圣经中象征拿弗他利(创四九21),口出嘉美言语的人;也是切慕溪水的,追求神的一切(诗四二1);双脚快捷灵活(撒下二18);也能跳跃(赛三十五6);表达出温柔的爱(箴五19);形态优美(歌二9);因耶和华的声音而多结果子(诗廿九9)”想想这一切吧!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好像羚羊般优雅,请读徒四33和十一23,并比较约一14。

留意多加被称为门徒
读第36节──“有一个门徒”。门徒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初期的追随者,任何经文汇编都会指出这个词儿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都很常见。但门徒是什么人呢?是学习者。耶稣的门徒是坐在他脚旁向他学习的人,请看路十38?42和太十一29。当时用门徒这个词儿来形容基督徒,正如我们从徒十一26及很多其他引文可以看到。可惜今天有很多基督徒在真正和实际的意义上却不是主的门徒。作真正的门徒的意思是接受主的主权,让他作为主的身份,接受他的管教,以及实行他的旨意。你是信徒也是门徒吗?



思考应用:

1. 我是否渴慕与主亲近,像鹿渴慕溪水一样?

2. 我是主的门徒吗?是一个什么样的门徒?.

TOP

多加:做了很多好事 (2)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以弗所书四章11 - 12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九章36-42节

多加的生命充满了美好的善行,为人所尊敬和仰慕;她的名字是羚羊的意思,含义优美,让我们来从多加身上学习多行善事的功课,在教会配搭事奉,建立基督的身体。

留意多加献身行善
第36节告诉我们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是的,她正是这样做!她是一个有实际行动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说话的人!第39节告诉我们她实际从事的服侍,那服侍花去她很多时间,“她做里衣外衣……”,针是很细小的东西,今天很多人都懂得使用这工具,但在这里却成了主最接受的事工,而且为他的孩子带来很多安慰和补助。也要留意多加“广行善行”,这是我们最需要的教训。

我们在弗二8?9和多三5可以知道,没有人可以靠行为得救,但每个得救的人都应该好像多加一样:“广行善事”,请读弗二10。比较以下两个有关信心的陈述:“救恩强调的第一点是它与我们的行动无关,但第二点是得救的结果、证据和表现是行善”,请看提前一15和多三8。读雅二14?26,特别留意最后一节。各位女士,最好的装饰是提前二9?10所提及的。我们都需要像多二14所说那样!

留意教会运作时不同类型的事工
多加死时,我们读到:
(1) 有些女人把她的身体洗了,停在楼上,第37节。
(2) 有两个不知名的男人走到吕大找彼得,请他到约帕,第38节。
(3) 彼得到了那里,以信心和祷告作了一件特别的事工,第39?41节。
(4) 那些寡妇也参与服侍,第39节。

神的教会有很多不同事工让愿意服侍的人参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第(1)种事工……但所有人都可以做第(2)种事工,即神的差役;有些人可以多做一点第(3)种事工……其他人可以做第(4)种事工。读林前十二4?14和弗四11?12。神的计划并不是“一人事工”,而是“众人参与的事工”,因为每个信徒都获神分派了不同的任务,并要求他们去认真的执行。



思考应用:

1. 我在教会中有没有参与事奉?教会的事务哪一类比较能够让我发挥我从神领受来的恩赐?

2. 我有没有注意其他人的需要?我是否愿意以积极的行动来广行善事?.

TOP

多加:做了很多好事 (3)  

系列五:十个新约圣经人物

“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路加福音十五章8-10节)

研读经文:使徒行传九章36-42节

备受爱戴的多加因病安息主怀,但父神却借着彼得,使她复活,给众人带来极大的震撼。让我们来仔细的查察此事,和反思对我们的意义。

彼得作出信心的祷告,使多加从死里复活
彼得对整件事的处理方法是很有启发性的。它教导我们怎样挽回死去的灵魂,就是那些“死在罪恶过犯之中”的人,请读弗二1。
(1) 彼得叫所有人出去(第40节)。只有神才能够使多加复活,所以彼得一定要单独和神一起。
(2) 彼得跪下祷告(第40节)。敬畏、真诚、认真,信心的祷告(雅五13?18)。
(3) 彼得对多加说话(第40节)。在寻求灵魂回到一个身体里时,我们一定要作见证(伯廿二29;诗一零七2)。
(4) 彼得扶她起来,并表现出同情(第41节)。我们对初信者的栽培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5) 彼得将多加活活的交给别人(第41节)。对彼得、多加和约帕的圣徒来说,这是多大的喜乐啊!当神祝福我们的事奉时,那是多大的喜乐(诗一二六6)!每个死去的人复活的时候,在天上也有很大的喜乐,请看路十五5;8?10和23?24。

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拓展他的国度
请读第42节。是的,很多人相信,所以多加患病、死去、和复活都是值得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原来是为了将福音传得更广远,请读腓一12。

将福音传开!让福音跑向
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
告诉全世界,基督死了,又复活了,
他赦免我们,赐我们生命和平安。

神圣的主啊,将你的福音传开吧!
将爱的神圣火?在我们心里燃起;
爱付出一切,没有任何怨恨
为耶稣的缘故,奉耶稣的名。



思考应用:

1. 我如何为病危的亲友祷告?只是求神的医治吗?

2. 但愿我的生命能够时时刻刻荣耀主、高举主!.

TOP

要彼此切实相爱  
祈祷:   天父啊!求你帮助我,教导我在信心、爱心和盼望上都能荣耀你的圣名。      
        




彼得前书4:7-11

彼得有?于末日和主再来的日子近了,于是勉励信徒,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7)。而对信徒所属的群体(即教会),彼得则要求他们以爱心相待(8-9),并要作神恩赐的忠心管家(10-11)。

1. 谨慎自守,警醒祷告(7):信徒的生活充满盼望,是因为基督有日要再来,而在迎见主以先,主要求信徒竭力爱神和爱人(参太22:37-40)。警醒和恒切的祷告,既使人信心坚固、勇往直前,亦叫人有能力和勇气将信仰付诸行动,切实帮助有需要的人,从而实践爱神和爱人的命令。

2. 以爱心相待(8-9):真正的爱,能使人宽恕别人的过错、失败,且让失败者重新振作,不再犯罪和软弱下去(8,另参箴10:12)。此外,信徒向弟兄姊妹表达爱心的另一个途径,就是毫无怨言地彼此款待。在彼得的时代,信徒彼此款待是尤为重要的事,因为他们在当时既要面对反对者的逼迫,又要面对粮食渐渐短缺的问题,故此彼得鼓励信徒们守望相助,共渡时艰,从而表达对弟兄姊妹的爱心,并使神的名得荣耀。

3. 作神恩赐的忠心管家(10-11):有些人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才干,并认为可随己意运用它们;有些人却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彼得在本段经文明确地指出,每个信徒都可以拥有从神而来的恩赐(10,参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的翻译:「每一个人都是神各样恩赐的好管家」),故此,作为「管家」,我们要找出自己的恩赐,继而忠心地按神所赐的力量善用它们。当我们按着神的引导,以自己的恩赐来帮助别人、造就教会时,别人就会因我们而看见基督,并且因着所得的帮助和造就而赞美神,使神的名得荣耀(9-11)。

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名誉和地位,最终都必归于无有,惟有愿意相信主的人,才可得着永恒的生命,故此,若我们只在今生花时间追寻一些没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将来必一无所有,后悔莫及。亲爱的弟兄姊妹,请将你的时间、才干和恩赐,投资在有永恒价值的事情上吧!彼得勉励信徒要彼此相爱、互相服事,因为末日和主再来的日子近了。你同意吗?你对此有何想法?你可以如何落实圣经的教导呢?.

TOP

耶利米书廿六至廿八章   
        

重点: 耶利米被抓;预言受尼布甲尼撒统治;哈拿尼雅的假预言;哈拿尼雅死。

钥节: 耶和华如此说:「你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对犹大众城邑的人,就是到耶和华殿来礼拜的说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一字不可删减。」(廿六2)

内容:


神爱他的子民,吩咐先知耶利米向百姓宣讲审判信息,劝他们悔改。忠言逆耳,先知的事奉自然受到许多压迫,什至招致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

神命令先知向来圣殿礼拜的人宣讲,而且要一字不改地说出神所吩咐的一切话。当他遵命宣讲之后,他被捕了。先知为何甘心冒生命危险而直言呢?因他体会神的心肠。

神为何要宣告审判的信息呢?不是他喜好刑罚,喜欢人受苦。神的心在想:「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头离开恶道,使我后悔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3节)

神就是爱,他爱世人,不愿一人沉沦。基督舍命十架,受人鞭打、吐骂,是为了爱。耶利米愿为传讲信息受害,也是为了爱神,爱他自己的同胞。

传福音需要有爱;传神话语要用爱心。爱是我们事奉的力量。.

TOP

以受苦作为兵器  
祈祷:   天父啊!求你帮助我,叫我不怕吃苦,并能以受苦作为兵器,战胜罪恶与恶人。
        




彼得前书4:1-6

面对恶人的逼迫、攻击和毁谤时,信徒应如何自处?彼得在本段经文再次提及基督的受苦,并借此鼓励信徒,要以受苦为兵器,战胜罪恶(1-3)和恶人(3-6)。

世人多会千方百计逃避痛苦,但彼得勉励我们,作为基督的跟随者,当我们与罪恶争战时,要紧紧的倚靠主,有吃苦的心志,学效基督受苦的榜样(1)。在肉身受苦的过程中,又或是当生命遭遇危难时,我们真正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就显得清晰。我们要竭力遵行神的旨意,在俗世中见证基督,渡过在世上的日子(2),又要胜过一切罪中之乐,不再随从外邦人和不信者的邪情恶欲(3)。

彼得又指出,当不信者看见我们信了基督后,有新的生命,且活出新的生活,便会因我们不再与他们同流合污而逼迫、毁谤我们(4),对此我们不必惧怕,只要仰望那位全然公义、且在将来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的主,这样我们必有力量和勇气胜过一切恶人(5-6)。

最后,彼得在第6节指出,那些肉身已死的信徒,当他们尚在人世时,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而他们也的确信了主。这些信主的人虽然与不信者一样,都要经历肉身的死亡(「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但因着对基督的确信,他们的灵必可以与主一起享受永恒的生命。

当我们悔改信主后,我们的生命会经历转变,这些转变包括拒绝再参与某些神所不喜悦的活动、戒除违背神心意的坏习惯,或把生活的重心和价值观重整,叫它们与世俗的观点有所不同。当我们不信的朋友看到这些转变时,或会轻视什至耻笑我们,?中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新生命间接地指出了他们的罪行,以致他们「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4)若我们透彻地明白到现今所身处的境况,便应该与身边的弟兄姊妹互勉,更努力的倚靠主,坚守对他的信心,在他里面有长进。愿神帮助我们!.

TOP

自我謙卑   
經  節: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加福十四章11節)

有兩種方式會得到別人最高的敬意。一個是世界的方法:捉住每個機會在眾人面前表揚自己,抓住每個被賞識的時機,並且操縱環境,好得到眾人的注目。另一個是神的方法:謙卑自己。寧願先求他人的益處,不努力贏得眾人注目,及得到有影響力的職位。要培養謙卑,因為它不是自然而然就能擁有的。基督徒生活有個看似自相矛盾的道理,就是當神看到你真誠的謙卑自己,祂反而高舉你。箴言十六章18節警告我們,驕傲在敗壞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耶穌曾經提到一個想提高自己形像的人(路加福音十四:7~11)。當他去赴宴席時,馬上跑去坐首位。結果主人看到了,就要他讓位給更尊貴的客人,他只好羞愧地坐到較低的位置上。耶穌說,最有智慧的作法是先去坐末位,如果主人看你為尊貴,他自會請你到首位落座。世界尊榮你的方式與神尊榮你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箴言廿五章27節指出,尋求自己榮耀是不對的。當世界高舉你的時候,你就得到了功勞。如果你尊重神,神必重看你(撒母耳記上二:30)。要竭盡全力謙卑自己,把榮耀歸給神。以討祂歡喜的態度尊榮祂,祂必重看你。.

TOP

知識
經文: 我的民因無知而滅亡。(何四6)

  有人出去旅行,到一個地方,看到潮水碧藍可愛,波光瀲灩,像是向他招手。天氣炎熱,更加慫恿他躍身入水。旁邊有一面牌子,寫著:「水深危險,禁止游泳!」只是他不識字,警告牌對他沒有作用;死亡卻不曾寬容他。結果,不幸滅頂了。
  有人抓住了半句經文:「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就莫名其妙的把「知識」醜化,說成了壞事,說知識是愛心之敵。其實,那節經文,是對特有的情形,在特別存在的教會說的。不能造就人的,是只知已不知有人的「知識」。
  沒有知識,絕不是品德。法國哲學家盧騷(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著書詬斥現代文明,把「高貴的野蠻人」理想化;以為憤世嫉俗的伏爾泰( Voltaire,1694-1778)會同意,寄去給他評賞。那知,伏爾泰回信說:「老夫無意回復四肢並用走路!」
  大漁人彼得,無論以任何標準來衡量,都不能算是知識份子。但他說:「有了信心...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彼後一5)。他知道知識是靈德,應該「分外殷勤」地追求。
  聖經說:「我的百姓因無知就被擄去」(賽五13);又說:「愚昧人因無知而死亡。」(箴十21 )今天,仍然有許多人,因為缺乏屬靈的知識,沒有識辨力,就被邪說異教擄去,走入陷害人的異端,以至淪亡。
  知識不是靈德的終結,而是開始,是增進的根基。但願我們播揚屬靈的真知識,使「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十一9;哈二14)。

摘錄自《默想主恩言》,宣道出版.

TOP

五十元一封,投資希望中
                                                                                                洛杉磯時報
小小的50元美金,傳播了希望與愛
印 第安那州的一間教會,有一天收到五十個信封,每個信封
裡有50元,無名的捐獻者要求教會將這些信封給教會中願
意幫助人的會友,把50塊錢用在他們認為最值得花的地方。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小小的50元,帶來許多令人欣喜的變化。人們發現只要稍微地關心一下周圍的鄰居,付上小小的代價,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許多志願者在拿到信封後,花了好幾周時間,思考如何把這50元花在最值得的地方。許多人開始在街道上注意來往的行人,尋找需要幫助的人。有些會友則開始關注鄰居,將50元送給最需要的人。
        有的50元錢,從門縫中送進了單親母親的家;有的50元錢,送到了偶然在醫院相遇的病人家屬的手中;有的50元錢放在了成日站在公路交叉的流浪漢手中。有的會友甚至自掏腰包,招得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到農場遊玩。
        許多參與這項活動的會友發現,五十個信封的捐獻者對會友的充分信任,認為他們可以智慧地傳遞愛心,感到責任重大,從而小心地選擇目標。而當他們把錢花完之後,發覺他們的心比以前柔軟,對周圍的人感受有了敏感性。更體會到成為一個好鄰居的重要性。
        捐獻2500元的會友承認,她將錢分成50元一份讓會友去傳遞愛心是受電影《讓愛傳出去》(詳情參見《讓愛傳出去測試基督教文化市場》)的影響,正如電影中所描述的一樣,其正面的結果讓更多人對美好的未來有了更大的希望。
        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感到,雖然50元是小數目,但只要播種,就會有收成。如果在自己的周圍找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而自己又能給出愛心,是非常非常快樂的事,畢竟「施比受更有福」。
        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二十章中,使徒保羅這樣教導基督徒﹕「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做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印第安那州的這間教會所做的這件美事,正是這句話的一個見證。您願意加入這支有福的行列嗎?.

TOP

謙卑
經文: 「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

  謙卑的心是一種真正能感動人的美德。但是有些基督徒誇示其謙卑的方式,反而暴露其動機的錯謬。我們開口閉口談謙卑,但所表現出來的,卻往往只是保羅所謂的「故意謙虛」(西二18),背後隱藏著的是自私的動機,而不是單純的謙卑。這種謙虛也許改稱作驕傲更合適!
  真正謙卑的人卻不是這樣。他是真誠的,他的行動自然,言語謙和,就像主一樣。他會「拿一條手巾束腰」,為別人洗腳,因為他總是看別人比自己強。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也不會太高傲,而不肯向人求助。難怪旁人看見他,都會互相問道:「他如此甘心事奉的那位主,到底是何許人啊?」
 
 
摘錄自《喜樂的心》,美國活泉出版.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被迷信捆绑的        
        
经文
以西结书二13~三4

第二章
13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或译: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14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15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

16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17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18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有古卷: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地自高自大,19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神大得长进。

20,21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22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23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第三章
1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经文背景
保罗写信给哥罗西教会的信徒,指出他们受诺斯底主义的影响,并教导他们离开迷信,追求真理。  
        
经文浅释
1. 「字据」(14节)──是指借债的人亲笔写下的欠单。
2. 「执政的、掌权的」(15节)──指灵界的邪恶力量。
3. 「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21节)──「拿」在原文有性接触的含义,这里说不可拿是有禁欲的意思、其馀两项是与饮食有关,是一些禁食、苦修的规条之意。     

        
经文默想

1. 当时信徒有什么迷信的事?
2. 保罗怎样帮助引导他们?
                        
        

安慰被迷信捆绑的

  

  在末世,因为人心失去安全,就会陷入迷信之中,遵守很多奇怪的法则,希望能避开一些灾祸,谁知这样的人就会不自觉地永远被迷信所捆绑,落入恐惧的痛苦中。

  歌罗西教会就是面对这一种痛苦的威胁,他们虽然信了主,但异端邪说却非常盛行,他们遵守各样迷信的规条,什至苦待己身,来表达他们对信仰的虔诚,以逃避各种的灾祸。保罗就警戒他们,他们所相信的神是至大的神,在十字架上已经败坏掌死权的恶魔,所以一切执政的、掌权的空中邪灵都要服在主之下,因此基督徒应当追求主自己,而不是那些迷信的世俗小学。

  追求迷信的法则有另一种危险,就是渐渐偏离真道,使生命在恐惧中被一切迷信的规条控制,不能自拔,这样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保罗就劝勉我们要追求属天的事物,在基督的生命享受他的喜乐、平安与荣耀,这是神给我们的安慰,叫我们不再在恐惧中生活。


        
人生应用
我有被一些迷信的事物控制吗?.

TOP

一切在神        

        
「因为这事出于我。」(王上12:24)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争战,各归各家去吧!因为这事出于我。’”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遵着耶和华的命回去了。

我们常不明白所遭遇的各样事情,有的是非常痛苦,不幸的事,烦恼伤心的事,有许多事令我们不愉快不称心,感到忧愁、恐惧、愤怒、不平。怎么办呢?我们想冲出来,与之对抗,但结果常是更陷入苦恼,失败之中,达不到所想望的目的。不然就是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这不但没用,也只更增痛苦和罪过。

这时最要紧的是心中平静下来,听听圣灵的声音和神的话语。我们会听到有声音说,「这事出于我。」不管事情如何都是出于神。虽然许多事不是神直接作的,是人所加给我们的,什或出于撒但的攻击。各种的试探,但都有神的许可,也可以说都是出于神。否则不会临到我们,好像约伯遭遇的不幸一样(伯1:12,21;2:10)。耶稣受试探也是出于神(太4:1),因此当顺服神,服在他大能的手下,相信神的意思是好的(创45:8;50:20)。

不过我们也应当明白神的意思,为什么叫我们遭遇这一切的事,好叫我们得到其中的教训和益处,改正我们的错误,有些事不能明白,只有相信顺服,等到神的时候,就明白了(约13:7)。.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心受挂念之苦的      

        
经文
腓立比书二19-30

19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20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21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22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23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24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25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26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27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28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29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30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经文背景
保罗在狱中写这信给腓立比教会,表达他心中对弟兄姊妹的挂念,同时当以巴弗提送礼物给保罗时,也病倒了,以致腓立比教会也为他担心,所以保罗就安慰弟兄姊妹。   

        
经文浅释
1. 「明证」(22节)──指提摩太是经过考验,可以承当重任。
2. 「以巴弗提」(25节)──是腓立比教会一位忠心的传道人。      
        
经文默想

1. 从信徒们的彼此挂念中,可看到他们的关系怎样?
2. 保罗怎样安慰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姊妹?
                        
        

安慰心受挂念之苦的



  挂念也是人生另一种痛苦,在这个繁忙的大都会中,各人只顾自己的事,很少想到去安慰那些挂念自己的人。

  保罗很重视挂念,他挂念腓立比的弟兄姊妹,也知道他们挂念自己,所以就立即差派提摩太到他们中间,把自己的近况告诉他们,也带回他们的消息,使彼此都能得到安慰,在挂念中得到满足。

  其后他又想到腓立比教会是以巴弗提所建立的,弟兄姊妹都深爱他,而且因为以巴弗提病倒了,使他们深感忧虑与挂念,保罗就急忙差派他去腓立比见他们,使众人能在挂念中得到安慰与喜乐。可见保罗是何等重视这份情,安慰那些正受挂念之苦的人。

  弟兄姊妹,你有想过那些挂念你的人吗?你的父母、家人、主内弟兄姊妹、朋友,你可能因为太忙,已经忽略他们多时,是时候安慰他们,免得他们心受挂念之苦。当你见到他们,就会发现这安慰是何等的大,也是在痛苦的人生中需要的彼此安慰,这也是神的恩典!


        
人生应用
我有多久没有与家人、朋友、弟兄姊妹见面详谈呢?.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不信耶稣爱他的      
        
经文
路加福音十五11-24

11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12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13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14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15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16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17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馀,我倒在这里饿死吗?18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9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20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21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22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23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24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经文背景
这是耶稣所讲论的浪子比喻,主要是表达神的爱。   
        
经文浅释
1. 「应得的家业」(12节)──约是父亲财产的三分之一,因为依规定长子得两分。
2. 「放猪」(15节)──在犹太人眼中,猪是不洁的,所以视放猪是十分卑贱可耻的工作。
3. 「袍子」、「戒指」、「鞋」(22节)──长袍是地位的象征,戒指代表权力,鞋是子女资格的承认,奴隶只能是赤足的。
        
经文默想

1. 浪子醒悟什么?
2. 父亲怎样安慰这儿子?
                        
        

安慰不信耶稣爱他的




  有些人从小至大都感受不到别人的爱,他的经验告诉他,没有人会爱他的,即使他相信了耶稣,他也用这种概念来看神,他难以相信耶稣会爱他,可能他头脑上知道神是爱,但感情上却没有这种认同,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耶稣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神对罪人的爱,这比喻称为浪子的比喻,其实这故事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是浪子的回转,而是父亲的爱。当浪子走回家时,还在很远的地方,父亲已经看见了他,可见这父亲是天天站在门外,期盼儿子的归来;他没有想到儿子对他所作的,只想到那儿子,是他深爱的儿子。他看见儿子就动了慈心,儿子激动了他内里的深情,立刻跑去抱着他,表示完全的接纳他、爱他。

  耶稣就是这样向人表达他的爱,他的爱不是因为你做过些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他所疼爱的。我们实在要把这样的安慰带到无数活在痛苦中、认为神不会爱他的人,使他们能在神的爱里重建自己的生命,在基督里得到真正的安慰,生命重新充满了爱!


        
人生应用
我要默想神怎样爱我,我也要与人分享。.

TOP

神是我的安慰
安慰不能宽恕别人的      

        
经文
创世记四十五1-15

1约瑟在左右站着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吩咐一声说:「人都要离开我出去!」约瑟和弟兄们相认的时候并没有一人站在他面前。2他就放声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3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是约瑟。我的父亲还在吗?」他弟兄不能回答,因为在他面前都惊惶。

4约瑟又对他弟兄们说:「请你们近前来。」他们就近前来。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5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6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有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7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馀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8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9你们要赶紧上到我父亲那里,对他说:『你儿子约瑟这样说:神使我作全埃及的主,请你下到我这里来,不要耽延。10你和你的儿子孙子,连牛群羊群,并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与我相近。11我要在那里奉养你;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属,并一切所有的,都败落了。』12况且你们的眼和我兄弟便雅悯的眼都看见是我亲口对你们说话。13你们也要将我在埃及一切的荣耀和你们所看见的事都告诉我父亲,又要赶紧地将我父亲搬到我这里来。」14于是约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悯的颈项上哭,便雅悯也在他的颈项上哭。15他又与众弟兄亲嘴,抱着他们哭,随后他弟兄们就和他说话。

        
经文背景
约瑟向哥哥们公开他的身份,并向他们表达他的宽恕。        
        
经文浅释
1. 「情不自禁」(1节)──不能仰制自己。
2. 「法老之父」(8节)──是法老大臣的尊称。   
        
经文默想

1. 约瑟与弟兄的心灵,哪一方最痛苦,为什么?
2. 约瑟怎样安慰他的弟兄们?
                        
        

安慰不能宽恕别人的




  不单不能宽恕自己是痛苦,不能宽恕别人也是痛苦,心灵里就像被憎恨一直捆绑至死,永不能得到安慰,其实不宽恕别人,不单令别人受伤,也令自己受伤。

  约瑟的事迹便是宽恕别人的最好典范,因为论到不宽恕别人,约瑟绝对有资格不宽恕他的哥哥们。意图杀害、最终出卖兄弟,在情在理是难以宽恕的,可是约瑟却做到了。

  约瑟能够做到原谅曾对不起自己的哥哥们,是因为他愿意顺服神的旨意,他能够从神的角度看这一切不公平的事,他认为被卖,只是神差他到埃及作宰相的一种方法,哥哥们只是神所使用的媒介,所以他完全能够接纳、宽恕哥哥们所作的一切,他的心灵间充满了神的爱,他不单因此得到安慰与释放,同时也安慰了惊惶的哥哥。

  今天在教会中,很多弟兄姊妹彼此间有嫌隙,为的可能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足以令彼此的心灵都活在痛苦之中。盼望约瑟的宽大心怀都鼓励我们去宽恕别人,使彼此都能得到神最大的安慰!


        
人生应用
我心中最不能宽恕的人是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