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在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非常有道理。
  “中国妈妈”是很伟大,她们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时间,精力,财力,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多的知识。但是“中国妈妈”也很可悲,因为她们是盲目的,盲目攀比,盲目付出,往往得到的结果是远低于付出的。
    为什么?这可能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关系,我们以前受到的教育是,要比别人好,如果哪里比别人差,就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超过别人。这样爸爸妈妈脸上才有光彩,才拿得出去,为家里争气。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和我们骨子里太爱面子有很大关系。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不是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程序都是一个版本,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爱好,不能一概而论,搞一刀切。如果看着别人而去努力的话往往结果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埋没了自己孩子的潜力不说,弄不好还给小孩心理种下了阴影。
    父母首先要观察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哪里,爱好在哪里,这是最主要的,恰恰现在很多父母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少,而为了攀比而让孩子学他不感兴趣的东西,花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结果弄得两败俱伤,家长恨其不争,孩子彻底逆反。我是不愿做这样的“中国妈妈”的。
    我是个5岁孩子的妈妈,我的女儿学画画,跳舞,钢琴,周六一天的安排都是她的,学得好像也不少,但别人问我女儿累不累,她说不累,很开心。为什么,我没有给她压力,这些兴趣都是她很喜欢的,画画能培养思维的拓展,跳舞作为锻炼身体,钢琴是提高修养。我尊重她的选择,不给她太大要求,有的时候当她有点情绪的时候也会适当用点小手段引导她。我不要求她一定要比别人好,但是要求她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有一点点进步就表扬她,让她时刻都充满了自信。应该说我女儿性格是比较在乎成败的,我反而在旁边和她开导,劝她不用太放心上。我在努力地让我女儿懂得以后她是要独立面对很多事情的,所以现在要对她的选择负责。
    虽然身在中国的畸形教育体制下我们是没有办法选择,但是我们作为父母真的要多考虑一下还我们的孩子一点自由和童年吧。
    我向“中国妈妈”们致敬,但也希望她们能够反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