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音乐] 你是个快乐的陪练吗?---欢迎学琴3年以上的琴童mm踊跃赐教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你是个快乐的陪练吗?---欢迎学琴3年以上的琴童mm踊跃赐教

女儿学琴3年。每天雷打不动的练琴。每周回琴。都是偶的活。
坚持,是美德。
琴童,很苦。琴童mm,也不易。
早在上第一节钢琴课的时候,钢琴老师就正色的告诫。“想学好琴,需要孩子+家长+老师3方的共同努力。”
为了学琴,牺牲了自己很多宝贵的休息时间,以及孩子的玩乐时间。
为了练琴,“河东狮吼"&母女冲突的机会大大提升。
这费钱费力费心的钢琴陪练真不是个好差事。
你是个快乐的陪练mm吗?
你和你的孩子都enjoy学琴吗?
欢迎家有琴童,尤其学琴3年以上的琴童mm踊跃赐教!
在这里,分享陪练的喜怒哀樂,汲取继续练下去的支持!.

TOP

先贴篇日志,倒倒自己的苦水,抛砖引玉下。

面子 
连着2周,小人洒泪钢琴课。
外婆年纪相仿的钢琴老师,除了授业,还要兼顾递纸巾、哄小人破涕为笑,外加做思想工作。
昨天的思想课的主题是为什么要弹琴?
其实之前妈妈也曾试图亲自给小人上过该主题的教育课,可却以败北告终。
任怎么说破嘴皮子,小人仍是认s了“我又不要弹琴,都是你们逼我弹的”硬道理。
从来没有一次主动提议练琴,也从来没有“好像弹得不太好,我再练练吧”的觉悟。
上琴先谈条件,“几遍?3遍ok?”弹琴只讲数量,“妈妈,弹好3遍了,可以了吗?”
练琴时只要妈妈一走开,练琴声就自动嘎然中止,直到妈妈重新坐回陪练位。
千叮咛万嘱咐现在是小学生了,要自己练琴,纠错,完善。妈妈只陪不负责对错。
可每天从繁忙的学业中挤出来的坚持练琴依然逃脱不了错误频频的厄运。甚至连续练1个月的曲子,每轮流出错,今天这儿错音了,明天又那儿忘了个空拍。每次回琴后总有不同的纠错功课。
可叹毫无钢琴基础的妈妈三年来雷打不动地辛苦陪练了1千多个小时,专业水准也愈来愈落后于小人的弹琴水平。除了监督陪同,除了能给小人指正下她不太理解的音值节奏和她容易忽略的音乐表情外,已不具备看谱听对错的专业陪练素质。
可怜妈妈每次回琴汗颜地听老师指错。“练琴要认真点---”的师嘱好像也在笑话又一段无果的练习。“最近功课很多,没空练琴吗?”
明明是很灵气的孩子,可就是经不起精雕细琢。老师说别的孩子是越“磨”越弹得有味道的。可小人越是越练久越不保证质量。心急,浮躁,马虎,有的错误在起步的识谱分手练时就落下了病根,从此一错到底也浑然不觉。
明明听着很流畅的曲子,可一拿谱子对着听,就发现节奏错、漏音滑音、少空拍等等毛病一大堆。这还不包括“必不可少”的错音。
“弹错了没关系,可至少你应该知道你错了,停下来改过来呀。”貌似的熟练下其实是个不正确、也不稳定的表演水准。你真的用心在弹,还是仅仅为了弹而弹,为了完成任务交差而已?
上周,为了在家练得蛮熟的曲子,弹给老师听时,竟然紧张得连合手也合不起来,更连音也找不到北。妈妈忍不住小声的批评了大失水准的小人一句:“怎么回事呀?”小人当场就捂住了脸。
这周,为了回琴前的激烈母女冲突,爸爸突然站出来打断上课给老师告状。此时小人刚弹完第一曲,听爸爸历数了种种不是后,顿时哭得稀里哗啦,还忿忿的回头质问妈妈:“是你让他来的吗?”可怜也感意外的妈妈还要被冤枉。
“要不老师以后就不来了吧。”老师会心的接过了妈妈传递的接力棒。
“要---学---的----”小人坚定的点了点头。以小人的胆小,除了极偶尔的敲打钢琴哭诉“我恨s钢琴了”发发脾气外,大概还不敢正式提出罢学的要求吧。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要学琴?是为妈妈学吗?”下课之后,老师严肃的让小人立正,复述刚才思想课的精髓。
“是为自己学的,学琴了本领更大。学琴了人会变得更加文明”老师的话果然比妈妈的灵验100倍。
“那你从今以后,为自己好好学琴,好吗?”微笑的应声而答但愿也能把一颗无暇的童心真正的带回到钢琴边。
晚上回家路上,妈妈试探性的问小人:"钢琴课上你为什么哭呀?”“好---没---面子。“小人的答案果然和爸爸的猜测吻合。“你女儿是个超级要面子的人。当着老师的面,爸妈批评./告状让她觉得太丢面子了。”看来还是爸爸更懂小人的心呀。
原来再童真的孩子也有要面子的坚强一面。原来自以为无所不在的母爱父爱也有不经意的忽略。
在心底诚恳的对孩子说声sorry.请原谅自以为是的妈妈无心却又粗燥的伤害。
让我们携手、努力,都做得更好点吧!
加油,宝贝!.

TOP

回复 3#ole24 的帖子

谢谢鼓励!.

TOP

回复 5#gybb0831 的帖子

让我们共勉,努力做得更好些!.

TOP

回复 6#yayama1102 的帖子

但愿n年以后,可以有机会说句无悔于当年学琴的选择!.

TOP

引用:
原帖由 huyan11 于 2008-9-25 12:01 发表 \"\"
我家宝宝学小提琴有两年了。开始是抱着学学玩玩的想法,也没有考级;但是心里还是急,拉不好就会朝他吼。上小学后周一到周五排得满满的,哪有时间练琴啊,看孩子那么可怜,也舍不得逼他。如果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 ...
学习第一,学琴第二,玩怎么也要留出点时间的。
为此,上了小学后,我们就改2周回琴一次了。不想太满负荷的赶,毕竟小一让孩子轻松愉快的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是最重要的。毕竟学琴只为了艺术熏陶不强求进度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oyce0403 于 2008-9-25 14:39 发表 \"\"
我们也是以遍数来完成一天的任务!我也是自从宝宝学琴开始,我自己也练就了一番河东狮吼!
可能每个孩子适合的方法不同。
其实如果质量不保证(有错),仅确保数量,并不是最佳的练琴方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偶现在的4步练琴法:
1.弹对(主要靠自己看谱、核对、分手练)

2.弹至少3遍(偶挑不出毛病的才可算一遍)(当然,有时为了哄哄女儿,也会恩赐几次1-2遍就pass的奖励

3.慢弹弹熟(先不求快)

4.提速弹流畅弹优美

[ 本帖最后由 如意妈 于 2008-9-27 10: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smun 于 2008-9-25 16:45 发表 \"\"
除了监督陪同,除了能给小人指正下她不太理解的音值节奏和她容易忽略的音乐表情外,已不具备看谱听对错的专业陪练素质。
=============
超级同意!


[ 本帖最后由 如意妈 于 2008-9-27 10:37 编辑 ].

TOP

回复 14#粘宝妈妈 的帖子

退出陪练位也是我的终极目标
很久前就听老师说她有学生(也才小一)都是自己练琴的。妈妈只负责接送。连上课都不听的。狂羡慕,一直盼着女儿上学了偶也能翻身得解放的。。。.

TOP

收获的喜悦

引用:
原帖由 cathyericpeng 于 2008-9-26 09:05 发表 \"\"
陪练得的过程是艰辛的。
儿子学琴两年半, 我也陪了两年半,有争吵,有泪水,也有收获的喜悦。我想学弹琴和学其他的东西一样, 都是艰辛的。
最近在练贺绿汀的经典曲目《牧童短笛》,下载了朗朗的演奏版,一直给女儿听,也自己听。
1个多月的苦练后,昨晚的最后一遍终于听上去有点点接近原版的味道了。
为了偶像的深刻烙印,女儿练琴时还刻意地加上了换踏板时在琴凳上一跳一跳的小动作。只因为”朗朗弹琴也是跳起来的"
哪怕只是0.01%的朗朗,哪怕你投入的表情有点夸张稚嫩,只要你enjoy音乐,享受钢琴诠释的美丽,就是辛苦学琴最大的收获最沉甸甸的喜悦。.

TOP

回复 30#elianehua 的帖子

谢谢分享!
你的学琴历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借鉴、启迪
非常赞同你说的
音乐只是生活的一剂调味
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音乐环境
让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
才是最最重要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ncoin00 于 2008-9-26 20:06 发表 \"\"
请个陪练吧,我以前是陪练, 但是脾气比较急, 效果不好,

现在请3次, 剩下时间我给看看, 还可以. ...他现在挺喜欢钢琴....

虽然练还是不自觉, 但是自己愿意坚持学下去...
偶们现在练琴不定时的。功课做完了能练多久就练多久,以既定睡觉时间倒计时的。
再说陪练如果不跟去上课,不了解老师的要求,不每天盯着,总感觉还不如偶这个水平“低降”(这是偶女儿批评偶只会动口(挑毛病)不会动手(示范)的独创词汇)但忠心不二的业余陪练呢

[ 本帖最后由 如意妈 于 2008-9-28 11:54 编辑 ].

TOP

本来想发个新帖的,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发帖了。就在老帖里继续吧
还是关于钢琴,

                =====关于学琴的先天条件======

都说只是为了熏陶熏陶艺术修养,不为了成名成家走专业路线学的,都说只要不是搞专业的,手的条件并不重要。
家有琴童,习琴3年多,考过5级,大约5-6级的水平。
第一次去启蒙老师那儿试课,诚惶诚恐的把小人的手请专家过目。老师淡淡微笑,敷衍我迫切的询问“她的手是否合适弹琴?”。
从第二个老师那儿,偶知道了小人的手,和其他琴童比,有“条件不太好。手指太细了,小指也太短。”的先天缺陷。
因为又矮又瘦,小人的手脚不是一般的小。比过很多同龄甚至比她小好几岁孩子的手,她的手是最小的。有一次带她去钢琴交流,第一排的家长都在议论她的小手。手掌小小的,手指细细的。只有偶知道,用这双手,弹到如今的水平,要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音符跨度,越来越复杂的表情起伏,是怎么的不容易。也因此,小人的弹琴手型一直不算太漂亮,因为为了弹出扎实的声音,为了够音,需比别的孩子用更多的力。
5级的孩子,至今够不到八度(极限宽度:7度)。至今够不到踏板,从考5级至今都是几乎站着踩踏板的。
静静想想,其实学什么都是要天赋的。先天条件虽然不能决定一切,却可以轻而易举左右你学习的难易。
很想知道,差不多级别的琴童,是否也在学琴过程中遭遇过这样的先天障碍?
关于八度,
关于踏板,
关于学琴的种种甘苦,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共同探讨!

[ 本帖最后由 如意妈 于 2009-3-6 13:1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