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好习惯,提升专注力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联络簿三不五时就出现「上课不专心」评语
国内最大网站的讨论交流区,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留言求助:「真的很头痛,孩子不专心,老师交代的事情都听不进去,东西丢三落四,连课本也可以念到不见……他不笨,就是不专心!」
日复一日,父母每天都在与孩子的注意力「争宠」。亲子间的专注力拉锯战,常在芝麻绿豆的生活细节中登场。面对这种家庭战争,许多研究与实务经验均建议,家长得从生活型态开始检视,思考是否家庭本身就充满了「让孩子无法专心」的因子。其实,要让孩子成为「专心小天使」,你可以从五大专心好习惯开始起步。
好习惯一: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首先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大脑。根据睡眠专家研究,睡眠对脑部有非常重要的机能,它可以恢复、修补脑部受伤的组织。而白天所吸收的资讯,也需要在睡眠中整理、储存。
睡眠对孩子的学习如此重要,为什么台湾的中小学生却总是没睡饱?分析原因,家庭作息不正常与学习过度,是孩子没睡饱的两大因素。
睡眠杀手一:家庭作息不正常
家庭原本应该是提供孩子稳定作息的地方。心理师杨文丽长年协助专注力缺失的孩子,她发现有些孩子,因家里经常吵架、冲突的气氛,让孩子无法专心。
欧洲父母往往在九点前,就提醒孩子准备上床睡觉,这样夫妻在晚上才有足够的独处时光。「当父母与孩子的生活有适度切割时,夫妻才有时间相处谈心,孩子也才有足够睡眠,」她观察。
睡眠杀手二: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也是造成孩子没睡饱、无法专注的原因之一。
许多学生放学后的生活几乎都在补习班度过,一位国三学生形容自己的生活,「早上六点出门,起得比鸡早;一天上课十小时,累得像狗。」
「当小孩在学校上了一整天的课,已经脑力很疲倦、身体很疲乏。写功课永远都不是快乐、主动的经验,」为机械式抄写或背诵而占掉大部分时间,还因「多元学习」补一堆才艺的孩子,从早到晚的生活内涵都只有「学习」,虽然家长花了许多钱投资,得到的却是疲惫不堪、学习兴趣缺缺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