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rabbithong
(如欢如歌)
发表于 2011-12-30 10:22
显示全部帖子
路加福音
各位,我现在来念一段文字,请各位投票,猜猜这段话的出处。到底是旧约,是新约,还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保证会是其中之一。我念完之后,请各位马上表决。这段话是这样的。“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会怎样呢?”(加23:31)它出自路加福音。是耶稣背十字架上骷髅地途中所说的话。祂告诉耶路撒冷的妇女,不要为我哭,要为自己哭。“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会怎样呢?”这话是用木匠的话说的。今天我没有罪,你们杀我。如果有一天你们反抗罗马,他们会如何对你呢?
我提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路加福音是最受喜爱,也是最没有名气的一本福音书。你可能会觉得惊讶。路加福音独有的经文,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至于它其余的经文,则普遍受到忽略。在马太、马可或约翰福音里有的,一般人就不去读路加福音。我写下几句经节,这是其中一句。“坐满我的屋子。”我怀疑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它出自路加福音,是耶稣说的。再来一句。“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这一句话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还有一句,“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我还可以继续举例。路加福音的某些经节,我想大家确实耳熟能详。像是浪子回头,好撒玛利亚人,这些大家都知道。矮子撒该千方百计爬树看耶稣的故事。马大和马利亚,与主同钉十字架的犯人,以马忤斯路上的故事。
但是我要带各位去看看你所不知道的路加福音。例如,在约翰福音里读到你们是世上的盐。我听过很多传道人谈到这里的盐。说是防腐剂,是调味料,全都想象成厨房用的盐。但是你读路加福音就会发现,耶稣的意思并不是厨房用的盐,路加提到的盐是田里的肥料,是马桶用的消毒剂,用在粪堆上,这种从死海挖上岸的盐富含碳酸钾。钾盐适合用作肥料,也适合作消毒剂,所谓世上的盐,它的意思并不是指防腐和调料,而是做社会的杀菌剂和肥料。促成好事,抑制坏事,这才是更有意义的解释。大家从马太福音断章取义,自行赋予食用盐的意义。这里的盐变成食物了。而在路加福音里路加告诉我们正确的意思。
我们继续往下看,我们再来看看整卷路加福音。我们对作者知道多少?在读他另一部作品使徒行传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他。我们知道他是外邦人,外邦人医生。他是圣经中唯一的一部外邦作者。其他39位圣经作者全都是犹太人。路加是唯一的外邦人。路加出身于安提阿。那是叙利亚的一个大城,一直到现在还存在。耶稣的信徒最早就是在此被称为“基督徒”。基督徒不是信徒的自称,而是别人对他们的称呼。路加毫不避讳用“神”这个字,他跟犹太作者的作风不同。马太不爱用“神”这个字,因为他是犹太人,因此他说“天国”。路加却随心所欲地提及“神国”。犹太人怕提到神这个字,可是外邦人不会。
我们知道路加是医生。他习惯研究并且习惯于记录。这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记录十分真确。他在路加福音中大量使用医学用语。像是彼得的岳母患热病,这个医学用语只有医生才会用。在这里我发现神其实很幽默,祂要一位医生来告诉我们处女怀孕的事。我们都知道医生向来强烈怀疑医治和身体的奇迹,所以神拣选一位医师来告诉世人这一切。于是路加他就雀屏中选,负责从马利亚口中得知详情。马利亚未曾谈论这件事,她把一切藏在心里。路加医生以问病的亲切态度和她谈话,问她怀胎生下耶稣的过程。路加也是旅行家,他走遍许多地方,而且还跟彼得一起旅行。他的眼界宽,见识广,因为只有他称加利利海为加利利湖,对祂而言,那只不过是个湖,仅仅13英里长,8英里宽,对渔夫而言,加利利是海,但是路加知道那只是个湖,在行遍世界世界的旅行者眼中,它确实如此。路加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相当高明。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他是如何高明地编写故事,他是如何地编写比喻。我们每一次提到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多半就是谈到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浪子的故事,那其实是浪子父亲的故事,那位父亲把家业分给两个儿子,简直就是浪费钱,但是事实上你往下再读两章的话,会发现会有一条贯穿的主轴,看见路加如何巧妙地制作出圣经中可读性最高的经卷,第十五章一开始就写到,税吏和罪人在屋内和耶稣一起吃饭,法利赛人和文士在屋外议论纷纷,这就是本章的背景。接下来两章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带出耶稣的比喻来。于是耶稣开始讲故事。第一个故事祂讲到迷羊的比喻。一只羊走失,羊知道自己迷失;接着是失钱的比喻,但钱不知道自己失落;一个主人是男人,一个主人是女人。两个人都掉了东西。耶稣接着说到主要的故事,关于两个迷失的儿子。重点不在小儿子,而在大儿子。他比小儿子还要迷失,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小儿子像迷失在远方的羊,但他自己知道。大儿子就像失落的那一块钱,自己却不知道。你看到这样的对照了吗?当我们进入第十六章的时候,会看到另外两个角色,对应着两个。那是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故事。记载着耶稣成为不义的管家,各位记得吗?有人想不通,但是有趣的是,两者确实是同样的用字。小儿子在远方浪费财物,管家浪费他主人的财物,同样的用字,同样的性格。而大儿子样样都做对,他未曾违背过父亲的诫命,就像这个财主,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犯过罪,最后竟然落入地狱。因为他对别人漠不关心,纵容自己,远离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条主轴贯穿前后,路加巧妙地将这些主题贯穿在一起。可惜的是,有人用章节来切割圣经,容易让读者忽略它的连贯性。我们从错误的点开始读,却失去了线。
路加福音中有一条条美丽的线。他是高明的作者,这只是一个例子。如果你想欣赏路加风格的经典之作,不妨读读使徒行传最后船难的叙述,不曾有任何船难叙述像他那样堪称完美。路加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传福音的人,他渴望自己能够为基督的人。他自己成为基督徒以后,就希望人世人都知道,但是他的方式不是讲道,他不会讲道,但是他会写作。他运用写作的恩赐,带领人信主。
那么,他是写给谁看呢?并不是写给一般的非信徒,而是为一个人而写。路加做这些研究,写下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都是为了他在书中所称呼的这位提阿非罗大人。以后在使徒行传中,我会再为各位详细地说明。基本上我相信一件事,路加做这些研究,他写这两卷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救保罗脱离罗马的是审判。当时他和保罗在罗马。当然在审判的时候,辩护律师和法官都想要知道犯人之所以被告的原因。所以路加写下这两卷书。一本是讲建立这个信仰的耶稣,一本是讲宣扬这个信仰的保罗。我们一旦掌握到这个重点,就会发现这两卷书都合情合理。
例如,在这两卷书中,路加福音三次声明耶稣是无罪的。使徒行传也三次声明保罗是无罪的。各位记得吗?本丢彼拉多三次说耶稣是无罪的。同样的,在使徒行传这卷书的最后,罗马法官也三次说保罗无罪。此外,在这两卷书中,耶稣和保罗都未曾违抗罗马政府,这一点罗马兵丁最清楚不过了。这两卷书都在表达,无论是基督信仰的创始者耶稣,或者是在狱中受审的保罗,都没有违反罗马法律,而是犹太人在造谣生事。以上就是这两卷书背后的人为因素。只要从这个观点来解读,就会发现路加福音是在对那位法官或辩护律师说话。“大人”是当时的一种官衔。所以他才称他为提阿非罗大人。
路加福音是为保罗辩护,我们知道路加成功了。保罗因而被释放,并且继续传福音的事工。直到二度被捕入狱,最后被送上断头台。所以,路加福音是为保罗和耶稣所写的绝佳辩护书。上呈对象是罗马法庭。但路加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写的是圣经,也不知道这本书在两千年后会流传全世界。他写作纯粹是为了要帮助狱中的朋友保罗。但是神却有别的打算,这是神一贯的作风。我们以为自己只是在帮助别人,神却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伟大计划。路加到哪里去弄到这些资料的呢?
我可以告诉各位答案是这样的。保罗在该撒利亚坐牢的那两年,路加有的是时间。他四处去收集有关耶稣的资料。想必就在那段时间里,他去拜访了马利亚。有迹象显示,路加访谈过雅各,说不定还有马太,一定也有约翰。因为路加福音中某些部分只在约翰福音中才有。像是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记不记得彼得把刀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这段是从约翰那里听来的。路加既不是门徒,也不是使徒。他从没见过耶稣,也不是目击者,所以他尽可能仔细地找到每位目击者,试图了解关于耶稣的事迹。在该撒利亚等了两年,等到保罗被押解到罗马。等保罗到了罗马,又有两年的时间,让路加写完保罗的故事。
使徒行传不尽然是使徒们的行传。几乎没有使徒出现在使徒行传里。保罗一出场,其他人就被遗忘了。这个故事是讲保罗跟基督信仰的关联,以及他行遍罗马帝国所发生的事。这一切都是目击证人的说法。他在路加福音一开始说到自己的用心。他尽可能地去找出事情的真相。虽然有好些人提笔作书,但是路加他自己深入去调查收集目击证人的证词。那些才是司法审判所需要的证据。二手资料不够好,必须有目击证人对事件的证词。路加自己并没有目睹保罗或者是耶稣的事迹,而他的资料都是来自目击者的口中。
路加谨慎地将这些资料汇整起来。这是一部惊人、独创的研究成果。路加在罗马见到了马可,大量取材马可福音。但是自己也做了第一手研究。特别是耶稣出生的记事。之后路加有大量地着墨在耶稣南行的这段路程。马可只花一章写这段路程,路加却写了好几章。耶稣就是在那个时候说了浪子的故事,乃至最后的复活和基督受死,路加都用心找出许多独一无二的资料,作为佐证。所以路加福音有哪些地方是独一无二,是其他福音书所没有的呢?第一,耶稣的出生,完全出自马利亚的角度。马太福音中的耶稣诞生完全是出自约瑟的角度,完全从男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所以找不到怀孕生子的细节。显然马太是从约瑟得知耶稣诞生的故事,但是路加是从马利亚得知。这就可以解释两卷福音书族谱不同的原因。你有没有注意过其中的不同?马太福音是从约瑟的父家回溯到大卫王,路加福音则是从马利亚的父家回溯到大卫王。可见耶稣的双亲都是大卫的子孙。就父亲而言,耶稣是大卫合法的子孙,就母亲而言,耶稣是大卫的血脉,路加福音中的诞生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写的,从伊利沙伯和马利亚她们两个人的角度来写的。路加从她们口中得知这个故事。所以只有路加福音中提到耶稣的童年,只有他设法发掘耶稣30岁以前的生活。相当令人惊奇,不是吗?我们知道耶稣是一个木匠,但是祂在12岁的时候举行成人礼。不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过犹太人的成人礼,成人礼代表有能力行善,犹太男孩长到12岁的时候就有能力行善。所以要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男孩在12岁之前犯错误,父母要受罚。我们的社会如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改善许多。但是到了12岁,男孩有能力自我约束,是一个成人了,于是他就会被带到会堂,念几段摩西的律法,然后就正式成年,摆脱幼稚的事物,还有幼稚的玩具,成为他的父亲在工作上或者是其他方面一个得力伙伴。我们的社会文化缺少成年仪式,让男孩可以成为男人,不是吗?所以男生永远长不大。男孩和男人的唯一差别只有玩具的价格。我们需要公开仪式说,这个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了。于是耶稣12岁的时候,约瑟和马利亚就带祂上耶路撒冷。当时的人出远门时,家里的女人要先出发一天,走上15里的路程,然后搭好帐篷,做好饭菜,准备好等家里的男人抵达。很好的安排,对吧?女性主义者如果听到一定会抓狂的。无论如何,12岁以下的孩子和母亲一起走。12岁以上的孩子呢?12岁以上的孩子则跟着父亲。当他们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女人会先到耶利哥城搭好帐篷,煮好饭,等男人来。这个时候,马利亚对约瑟说,耶稣呢?约瑟回答,我以为他跟你在一起。不对,不对,他已经12岁了,应该跟你。他不归我管,归你管,夫妻俩就是这样把耶稣搞丢的。两个人都以为耶稣是跟对方在一起。于是最后他们只好回头,找了很久后,在一个地方找到他。就是犹太会堂里。这里所发生的对话很精彩,马利亚这个焦急生气的母亲对耶稣说,你到哪里去了?你父亲跟我到处找不到你。但是耶稣回答说,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意思就是,我是父亲的伙伴,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耶稣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最奇妙的是,耶稣还是回答拿撒勒。顺从他的父母。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耶稣知道自己是谁,即便他当时只有12岁。虽然马利亚不曾告诉过他,她只说,你父亲跟我来找你。他们以为耶稣一直把约瑟当做父亲。但耶稣知道祂的父是谁。路加想必是从马利亚口中得知这奇妙的故事。接着我们知道,在耶稣受洗的时候,路加在此提到别处没有的资料。路加说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岸并祷告,正由于祂那番祷告,圣灵才降在祂身上。这是非常有趣的。因为路加比其他圣经的作者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圣灵的洗。像是路加说,耶稣在水里受洗以后,站起身来站着祷告。显然是要求父神赐下圣灵,于是圣灵如鸽子一般降下。路加对圣灵非常感兴趣,远比其他圣经作者,像是马太和马可更有过之。路加福音的耶稣教导中有几件事,像是登山宝训这里变成平原宝训,每个祝福都配上一个祸。哀哭的人有福了,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可见耶稣不止一次传讲那个教训,而且以不同形式传讲。路加告诉我们一个跟登山宝训完全不同的形式。内容更简短,很显然是耶稣在不同场合讲的。每一个祝福都有一个灾祸,灾祸是一种诅咒。耶稣确实曾经诅咒人。
路加福音最宝贵的地方当然就是比喻。像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还有浪子,浪子父亲的比喻,两个失落的儿子,不敬虔的官的比喻,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那不是一个很棒的比喻嘛?其中有什么信息?半夜为朋友求饼的比喻,半夜去敲邻居的门。直到拿到饼,可以招待突然来访的客人。耶稣说,你们求圣灵也当如此。要不断地敲神的门,直到得到圣灵为止。因为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将圣灵给求他的人么?不结果的无花果树的比喻。还有不义的管家的比喻。拉撒路和财主的比喻,财主最后落入地狱,那是唯一指名道姓的比喻,拉撒路。所以这可能不只是一件虚拟的事,而是真人真事。另外还有两个欠债人的比喻,在路加福音中,还有很多人的故事,我们现在来看看其中几个,那个在法利赛人家中用香膏膏抹耶稣双脚的妓女。这是福音书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耶稣说,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还有个女人趁众人簇拥耶稣的时候摸祂的衣裳繸子。耶稣知道有能力从祂的身上出去,还有马大和马利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故事。爬到树上看耶稣的矮子撒该,当耶稣说我要去你家吃饭,他简直是受宠若惊。可见耶稣为了得到一个朋友,甘愿失去很多朋友。还有患水肿的男人,跛脚的女人,十个麻风病人得医治,只有一个回来道谢的故事,很像我们真实的人生。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迫切祷告。但是有多少次,我们回到神面前道谢呢?另外还有捕鱼的神迹,十字架上的贼,以马忤斯路上的那两个人美好的福音,所以,我们注意到,路加对“人”很感兴趣,路加福音比其他福音对人更感兴趣。家庭医师很自然会如此,但是不只是这样。他至少对六种人特别感兴趣,这点相当值得注意。
第一种人是撒玛利亚人,从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可以看出这点。另外,只有路加清楚指出,回来道谢的那个麻风病人是撒玛利亚人。其余的都是犹太人。他们得到医治的恩典,却视为理所当然。但是那个撒玛利亚人回来道谢。雅各、约翰曾想求天上降火,烧灭撒玛利亚人,因为他们对耶稣不敬。讽刺的是,使徒行传记载说,后来约翰回到撒玛利亚祷告,求神降下圣灵的火给他们,所以耶稣说,你可以求天降火在他们身上,但不是你所想象的方式,多年以后你会回来做这件事。
接下来路加感到兴趣的人第二种人是外邦人。他自己是外邦人,不是犹太人。所以路加福音里一再提到外邦人,像是萨勒法的寡妇,叙利亚的乃缦将军,一再显示他对外邦人的关注。
路加感兴趣的第三种人是边缘人。那些大家不想看、不想接触、社会所摒弃的人。包括麻风病人、税吏,甚至是牧羊人,还有娼妓。路加对这些社会所以其的人很感兴趣。
第四种路加特别感兴趣的是女人。马大,马利亚,触摸耶稣以上的女人,主背十字架的时候,为祂流泪的那些女人,路加提到十个女人是在别处所没有的,这再度显露他医者的心肠。这也是令路加福音深受妇女喜爱的原因。
第五,他对穷人特别关怀,简直可以说他偏爱穷人。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他记得耶稣这么说过。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根据新约的标准,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富足的。耶稣说富足的人有祸,贫穷的人有福。马太则是说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路加说,贫穷的人有福了,他只说贫穷。他说贫穷也是种福气,真实不可思议。因此他特别关心没有丈夫可以依靠的寡妇。我想你们大家都知道,在路加福音里提到了好几个寡妇。
最后一种人你们一定想不到,那是罪人。路加特别关注罪人,请注意罪人是指谁呢?别以为罪人是指那些恶贯满盈的坏蛋,食人魔、重刑犯,这些都不是圣经所指的罪人。有一次我坐在以色列的巴士上,说不定你们当中有人跟我曾经搭过同一班车,当时以色列的司机和导游坐在前面,我透过扩音器说话,我说,我要你们知道什么是罪人。车上就有两个罪人,两个都坐在前面。前面那两个人,他们坐得直挺挺地。他们的目光瞪着正前方。我说,车上这两个人就是罪人。罪人就是不努力遵守摩西律法的人。今天是安息日。司机不应该开车,导游不应该工作。但是因为经济的压力,他们得要养活一家大小,所以只好违反摩西律法,为了我们。但是就技术上而言,他们是罪人。罪人就是说自己无法遵守那些律法的人。生活真辛苦。我还说他们是罪人。他们两个正襟危坐,眼珠子转也不转一下。接着我说,耶稣弥赛亚来了,祂是罪人的朋友。祂不喜爱遵守律法主义、自以为义的人,祂要作罪人的朋友,就像我们的导游和司机。祂爱他们,他们也爱祂。这时候两个人转过头来,嘴咧到耳边,笑得好灿烂。这个就是重点。他们都是好人,不是坏蛋罪犯,也没有恶贯满盈,他们人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遵守律法,因为生活太辛苦了。这就是圣经所说的罪人,耶稣爱罪人。他们也爱耶稣。真奇妙。那就是法利赛人恨恶耶稣的原因。因为祂跟那些不守律法的人混在一起。所以这是非常博爱的福音,同时也是超自然的福音。不只是关心地上的人,同时也关心天上的人。
我们继续往下看。在路加福音中出现的天使比其他福音书要多。天使一再地出现在路加福音中。主的使者向伊利沙伯或撒加利亚显现,报告施洗约翰诞生的消息。向马利亚报告耶稣诞生的消息。耶稣在旷野受试探时,有天使来服事祂。天使在客西马尼园服事耶稣。到处都有天使的踪迹。
路加福音非常强调圣灵。比马太福音还有马可福音更多谈到圣灵。因为是圣灵的大能,使耶稣得以完成事工。圣灵在耶稣诞生、受洗,还有行神迹的时候降临。路加福音末了也说,耶稣要门徒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他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加对圣灵兴趣盎然,尤其是在使徒行传中更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赞美和敬拜的福音。不断将读者提升到天上,在这里有最美的赞美的诗歌。这些诗歌至今仍在教会中传唱。像是“马利亚的颂歌”。这原本是一个拉丁字,意思是“我的灵魂歌颂主”。那是在马利亚得知要生儿子的时候,马利亚所唱的歌。然后是“西面颂”。你有唱过西面颂吗?主啊,释放主人安然去世。那是在圣殿看见木匠夫妻抱着婴儿的那个老人西面。他知道那个婴孩就是弥赛亚,于是他赞美主。他说:主啊,我可以安然去世,因我已经看见了祂。那是一首自由的演绎曲。主啊,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了你的救恩。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赞美、敬拜的颂歌。
路加是一个敬拜者。最重要的是,路加记载祷告。他记载的耶稣祷告,远比其他的福音书要多。常常可以看到耶稣上山祷告,求问父神,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要选谁当我的门徒。你要我离开这里吗?我们可以说,耶稣的祷告生活是非常真实的。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总结:路加福音是适合每个人阅读的福音。每个人都能够在路加福音中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每个人都会在当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它之所以适合我们这些外邦人的原因。它是非常适合外邦人读的福音书。路加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来认识耶稣。他说法是,“凡有血气的”。“凡有血气的”这个说法在福音书里不断出现,凡有血气的都要看见神的救恩,使徒行传里也有这种说法,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这是他一直在强调的重点。无论一个人的出身如何,什么种族,肤色都不要紧,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这一点非常地美。路加福音的场景是犹太地。但是到了使徒行传,故事结束在外邦帝国的首都罗马。所以,路加福音一开始,就有天使报告大喜的信息,这是关乎万民的。每年圣诞节都有人引用。这段圣经故事里的叙述可以说是最有名的。路加福音里还提到,人要从东南西北各方面来齐聚在神的国中。这是全球归主的异象。马太把耶稣视为犹太的王。路加则说耶稣是世界救主,是为世人而来。我是写这本书的外邦人,你是读这本书的外邦人。耶稣为你我而来,这是路加福音所要强调的。
我要用三个形容词来总结路加福音:它是属人的福音,是属天的福音,更重要的是,它是快乐的福音。它是一本快乐的福音书。路加福音中,与喜乐有关的字比其他福音书多。这本福音书满有喜乐,天上也有喜乐。只要有一个人回转信主,天使就会欢呼庆贺。一个罪人悔改,天上就要喜乐无比。你很难在马太和马可福音中找到“喜乐”的字眼。但是路加是一个快乐的医生,他写下这本快乐的福音。它是属人的福音,属天的福音。也是非常快乐的福音。它是唯一提到“笑”的福音,很有意思吧。其他的福音书里找不到这个字。我想整本新约都没有这个字。但是路加福音里有“笑”这个字,因为救恩是为罪人预备的。我们可以说,路加福音非常浅显而且易懂,也是需要深入探讨,但是它很浅显易懂。刚才一开始我给你的句子你可能没有听过,“坐满我的屋子”。那是出自大筵席的比喻。是说,有一个人摆设筵席,请了许多客人,客人却开始找借口推辞。筵席的主人对仆人说,如果他们不来,就到大街小巷拉人进来,仆人照着主人的话去做,回来回报主人说:我们已经到街上去找人来坐席,但是还是有空位。主人要仆人到偏远的地方去找,把人都带进来。主人说:要坐满我的屋子。天堂就是这样,不会有任何空位,一定要坐满。神会让祂的家数目满足,祂要我们去到远方,把人带来,因为要坐满我的屋子。要坐满外邦人,撒玛利亚人,罪人,女人,穷人。屋子要坐满,这可以说就是路加福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