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考虑购学区房的家长请进

我们家里也有过类似的争论,关于是否一定要进名牌学校以及要不要购买学区房。

其实这个争论在我小时候就有:我妈妈想要托关系给我进好学校,我爸爸则反复强调差学校里也有优等生(其实他是怕花钱)。小学的时候,我先在地段小学读了两年,后来转到市重点小学(妈妈托的关系)。比较起来的话,地段小学有不少自己搞的比赛,奖品丰厚,碰到一个作业很多的语文老师天天让抄写,要抄到晚上十一二点(后来我爸妈去跟老师说,我被“特赦”才不用抄了);在市重点小学,作业在学校里就能完成,经常有市级以上的比赛,没什么奖品(得了区一等奖也就是发本日记本),还专门从各班选出一些人进行课后辅导(免费),备战奥数(所以我对奥数是深恶痛绝的)。其它活动也很多,市里什么领导开个会,我们也去送花、放气球,在人家头上撒彩屑。同学有的家里有权,有的有钱,在一起就像个小社会,为了考试的时候抄一抄,考试前买零食贿赂人家;到组长那里背作文背不出来,投其所好送些邮票、火花之类。学校的有些领导也很势利,上课的时候拉书法好的同学出去抄公文,过几天连人家名字都忘记了。重点小学的同学资源丰富,各类书籍都有,我就专门找同学借书看,感觉是上了这个小学最大的好处。高考后看报纸上录取公告,前五十名里有十五个左右是小学同班/同校同学。

初中的情况跟小学时差不多:初一在对口的地段初中读的,在那里碰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老师,她就跟魏巍《我的老师》文章里的蔡老师差不多,受到所有学生的热爱;我后来两年转学到一个有名气的初中,但这个班的班主任管理有点问题,学生闹得“副科”老师都上不了课,一个学期下来历史老师换了六七个,当我看到有个老师被气得到教室外哭的时候,感到些震惊。天天基本就在谈笑和打闹中度过,每个同桌似乎都非常擅长讲笑话和编故事(基本都围绕这个正在上课的老师突然变成一把小锁或一头肥猪展开)。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我那时经常会编游戏给同学玩,现在好像编不出了。另外,学校的硬件不错,在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做实验条件都很好。

所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所谓的“好学校”主要胜在资源丰富。我们家小朋友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到处看房人都累瘦了,我老公又不太支持,自己也觉得不太值(大概实在是累了,自己也觉得“该咋咋的吧”)。最后买了一个对口区示范幼儿园的房子,看到这个幼儿园周末开展免费早教活动、小朋友家长也有到幼儿园当志愿者的,觉得这个幼儿园鼓励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该是不错的吧。为了让老公和我爸觉得这房子买得还值(我爸希望买框架结构的又大又新的房子;老公不想买房子),我就跟他们说,这叫学区房,只要有小朋友上学,以后还会有人想买,总归是保值的。再说这里还有个公园,地段也不错。他们终于觉得心里好过些了。其实,每个月还不是我要从工资里拿出钱来还贷?我对自己说:你真是想不开呀~苦笑,为了儿女,就像鲁迅说的“象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 本帖最后由 jiangy 于 2009-5-4 16:5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