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swx88
(在这里随手写下你现在的心情)
发表于 2009-8-11 11:38
显示全部帖子
转载下列文章,值得高考改革参考
学习美国高考不妨更彻底些(来源:新闻晨报)
民间高考方案以美国高考SAT为范本,把高考变成“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集中于基本的语文和数学能力。这本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但是,这样实施的结果,可能加重高中教育的重复性。
众所周知,高中教育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内容越单一,高中的教育就越单一。高考如果只考语文数学,学生就只学语文数学。
美国的SAT,表面上就是语文数学(另有一部分逻辑,许多学校未必参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美国的大学录取并非以SAT一考定终身。SAT是民间设计的考试,属于录取的参考成绩,大学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考。目前决定不参考这一成绩的大学日益增多。第二,除了SAT普通考试以外,SAT本身还有二十门左右的专业考试。在SAT以外,还有其他考试。其中仅高级课程考试(AP
Tests),即大学初级课程的考试,就有三十多门。学生通过了这些高级考试,进大学后可以免修相关课程,而且也提高了自己进大学的机会。《新闻周刊》在给美国高中排名时,就把这种考试视为重要的指标。美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时,可以在这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中选择,以突出自己的学术优势。第三,除了这些复杂的专业考试外,高中成绩、课外活动、社会服务、个人成就、家庭和种族背景(越是穷困、越是少数族裔就越能获得加分)等等,都是录取的重要参照。第四,大学录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考生的作文,特别是自传性作文。这被美国各大学视为体现考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尺度。这不是闭卷考试,而是考生拿回家自己作。
以上诸项,并非都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只需注意一点,那就是SAT仅仅是在多元录取标准背景下的一项因素。我们的高考,则基本是录取的唯一因素。考试科目固然应该注重基本技能;但是,如果设计得太窄的话,则会指挥高中的高考复习进行更枯燥的重复。因此,我建议学SAT不妨彻底些:不仅学其普通考试,还要学其专业考试。我们可以设计语文和数学两门为普通考试科目,再设计十几、二十门的专业考试科目。普通考试属于必考。专业考试则属于选择性考试。这样就给大学和考生两方面更大的自由。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参加哪些考试。有的可以在外语方面发展,比如掌握三门外语;有的可以在数学方面发展;那些喜欢全面发展、有广泛知识面的学生,可以多准备几门考试;那些注重专精的学生,可以在有限的科目中拿高分。这样,大家就不必被一个模子所塑造。
从我个人的高考经验看,几年反复围绕着有限的内容死记硬背,浪费了大好青春。美国如今流行的高级课程考试,则给优秀的高中生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的机会。他们不必为提高SAT普通考试的几分而不停地重复练习,而可以去开拓新的知识疆域,把许多大学课程都学了。甚至有调查发现,即使是功课差的学生,跳过基础科目学习高级课程,在最喜欢和擅长的专业上表现反而更好。
总之,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希望所有高考制度的改革者重视这一点。(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