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花朵妈
(因为孩子,我们活了两辈子)
发表于 2010-12-15 16:26
显示全部帖子
相信叶的女儿将来文字能力应该不差,有遗传,但能否学好语文,难说。
语文和文学是两个概念,尽管教材有很多不足,但原封不动将一些经典名著搬上课本是不妥的,至少小学阶段是如此。比如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内容很好,但选入教材,其中的生字生词怎么处理?在小学低年级就出现难认难写的字词是否合适?篇幅长短对某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是否合适?我这里说的小学生是指一般的、大部分的学生,并非作家之后或某些小文学发烧友。
过去编教材的叶圣陶等,自己就是集作家、教师、编辑于一身,他们编的老教材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很能说明问题。而现在编教材的老师,自己能文通字顺吗?怕还不如学生。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无非是例子。”远比这说明问题的例子在浩瀚的书海中,语文的外延原本就是无穷的。想当初自己对语文的兴趣又哪是从教科书引发的?各位想想自己读书的经历就可明白这一道理。
[ 本帖最后由 花朵妈 于 2010-12-17 10:46 编辑 ].